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首頁>> 吉林頻道>> 外事交流>>“第一動力”正加力——2017年吉林省創新發展走筆

“第一動力”正加力——2017年吉林省創新發展走筆

2017-12-12 10:20:5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張琪   |  責編:劉徵宇

  十九大報告再次明確創新的地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2017年,吉林省創新成果豐碩,形成了跟跑、齊跑、領跑的新格局;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吉林省傾力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創新“獨唱”變“合唱”……

  以創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吉林在創新發展之路上不斷加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11月21日12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拔地而起,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個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此次發射的衛星性能指標再創新高,幅寬從原有的11公里提高到20公里。由原來的3天回訪一次縮短到1天回訪一次,時間解析度實現了新突破,極大地提高了衛星的服務能力。

  距離發射成功僅9個小時後,首幅影像就已回傳。與兩年多前發射的吉林一號視頻01、02星相比,這3顆新視頻衛星在技術上有了質的飛躍。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宏光説:“2015年衛星發射成功至回傳首幅影像用了約20多個小時,而今年只用9個小時。視頻衛星的處理能力已由過去的4個小時提升到現在的15分鐘,衛星的功能也由視頻單模式新增至視頻+圖像雙模式。”

  紮根吉林省創新發展的戰略需求,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實現從跟蹤到引領的轉變。吉林,有底氣。

  6月26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G123次列車,從北京南站出發,滿載著576名乘客開往了上海虹橋站。

  “復興號”來了,中國改寫世界速度。而這裡,凝結了長客人的創新智慧,締造著“中國製造”的不朽傳奇。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鐵技術專家鄧海告訴吉林日報記者:“列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

  吉林省站在新一輪科技創新的風口上,“創新鏈”正在形成。

  打造“中國碳谷”,成為碳纖維項目的“洼地”。

  吉林化纖12萬噸高改性複合強韌絲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工藝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項目能夠形成從原料竹漿粕到竹纖維、竹紗線的完整産業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竹産業紡織原料生産基地。吉林化纖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宋德武説:“我們掌握了項目的核心技術,是我們的專利産品,在産品定位、技術裝備、成本控制、安全環保等方面,都可以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於創新,各類企業要把創新牢牢抓住。”

  創新驅動,企業先行。

  長春新産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依託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設立的高科技企業。企業年生産鐳射器3萬台,銷售到120多個國家,生産的紅、綠、藍、黃、紫外鐳射器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我們每年都要有幾項新技術研發成功,要保證在同行業內創新的領先地位。”公司副董事長王虎冰堅定地説。

  企業是創新主體,掌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産業也能變成朝陽産業。

  “我們的競爭對手是德國和日本的高端生産線。”在吉林省金沙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的廠房裏,董事長菅齊自豪地對吉林日報記者説。

  2009年,菅齊成立了金沙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研發汽車剎車盤生産線,這在中國當時尚屬空白。2012年公司研發出首條生産線。2013年初,山東隆基公司一次性訂購60條生産線,訂單過億元。

  目前,金沙數控公司主要産品——全自動剎車盤生産線,佔80%以上市場份額,國內外訂單數不勝數。

  發揮企業的創新主導作用,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機械手有節奏地舉起油桶,精準擰開油桶蓋子,操作過程平穩有序……這宛若科幻電影裏的鏡頭,出自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負責人勾陽説:“作為從事專業細分領域研發與生産的科技型小企業,公司一直專注于專業領域技術的創新與研發。”

  20年來,他們在危化品灌裝領域只研究一件事情:以機器人取代人。今年企業初步實現了這一目標:公司生産的灌裝機器人生産線已經有效實現了在危化行業灌裝領域機器換人的生産工藝目標。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

  創新驅動以人才為第一資源,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

  李凱軍,一汽鑄造模具設備廠鉗工班班長,被譽為在金屬上雕刻的“大國工匠”。“會技術只是底線,能創新才是王者,作為一名好工人,就要件件出精品。”一句話,詮釋了李凱軍堅守五尺鉗臺近30載,用精湛技藝為企業創造品牌、贏得聲譽、創造價值的精彩人生。

  目前,經李凱軍完成的國內外各種複雜模具已有200余套,總産值8000多萬元。其中改進創新百餘項,基本上做到了件件産品有改進、套套模具有創新,添補了多項國內製造技術的空白,創新成果在生産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節約經濟價值達600多萬元。他獨創的一套手工工具及操作技巧為企業開闢了發泡模具的新市場,僅此一項就創經濟價值242萬元;由他獨創的“大型模具裝配法”“複雜水路加工法”成功地解決了制約民族汽車工業自主研發的瓶頸問題。

  李萬君是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的一名普通焊工,30年前,他從水箱工段幹起,時至今日仍手持焊槍,奮戰在焊接一線,他為中國軌道客車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國城軌車、地鐵車、高速動車組成功製造的功勳簿上,都有他的名字。

  在焊接作業上,李萬君嚴格控制每一道焊縫的品質,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環節,努力做到完美。就這樣,李萬君憑藉精湛的焊接技術參與了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以及出口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巴西、泰國、沙特、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列車轉向架項目,總結並制定了20多種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技術攻關100多項,其中21項獲得國家專利,代表了中國軌道車輛轉向架構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準。

  創新,讓吉林省勇立發展潮頭。在過去的一年裏,吉林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深入開展“兩所五校”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加速推進首創科技成果在省內就地轉化,已有10個基金項目實現批量生産;加快推進集成創新綜合體建設,目前已有北湖科技園、中科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等308家企業及創新平臺進駐;穩步推進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建設,初步形成跨機構、跨行業、跨國家的綜合性、複合性技術轉移格局;持續推進科技金融結合,建設省級科技金融示範基地2個;實施百戶科技型創新企業培育工程,深入推進中小企業入規升級專項行動,認定第一批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49戶;積極創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吉林省長春新區、吉林大學、長春光機所、長春國信現代農業公司4家獲批……

  創新發展之路,吉林步履鏗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