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2017年吉林省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亮點寫真

2017-12-15 09:39:53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沃野歡歌——2017年吉林省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亮點寫真

  收穫之季,千里沃野,捷報頻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吉林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今年是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戰略啟動第2年。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個冬季,將白雪皚皚的吉林大地點染得豐饒厚重、生趣盎然:

  結構調整一減多增——在去年基礎上,調減籽粒玉米221.1萬畝,其中增加水稻50萬畝、大豆88.76萬畝;

  農産品加工業持續向好——14戶玉米加工重點企業滿負荷生産,加工量增長20%,平均利潤增長近1倍;

  繼續加強農機裝備建設——189家新型農機經營主體活躍鄉野,30個糧食主産縣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建設啟動;

  穩步推進規模經營——從事種植業新型經營主體達16.8萬戶,同比增長38.8%,土地託管、土地股份合作、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正成為吉林省規模經營主推模式;

  ……

  年初以來,吉林省圍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以農民增收作為核心目標,攻重點、抓亮點、補短板、建模式、強政策,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三大支柱”建設,全省農業現代化取得了豐碩果實。白山松水,再續傳奇,廣袤的田野,正譜寫一曲豐收的讚歌!

  亮點一:推動各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走進梨樹縣喇嘛甸鎮王家園子村,一道獨特的風景映入眼簾:佔地56畝的高標準冬暖型日光土溫室棚膜瓜菜園區洋溢著現代農業的氣息;21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在冬日暖陽下熠熠生輝——這是當地村幹部帶領村民投資400萬元興建的。在其帶動下,2017年,全縣共有7個合作社申報建設高標準冬暖型日光土溫室園區。

  吉林市孤店子鎮是水稻種植主要産區,但原來的分散經營導致其科技含量低、品質上不去。東福集團主動進入,投資億元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形成節地、節水、節能的現代科技農業發展格局,鴨稻共養、蟹稻共養、魚稻共養……目前共種植綠色有機水稻8.9萬畝,成為國家級綠色水稻標準化示範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示範基地。

  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從種植結構調整,到發展棚膜經濟;從推動畜牧業平穩發展,到農産品加工業持續向好……吉林省頻出“組合拳”,農業産業體系建設進入嶄新境界——

  全省兩年累計調減籽粒玉米553.68萬畝,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西部易旱區和東部冷寒區,僅松原、白城和延邊3地就佔59.8%;

  設施農業種植面積新增30萬畝,累計達到144萬畝,比上年增長26.3%,園藝特産業總産值實現540億元,同比增長10%;

  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前3季度實現銷售收入2950億元,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畜産品加工業實際屠宰加工畜禽1.33億頭(只);

  啟動建設125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農業産業化項目,敞開認定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休閒農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

  以糧為基、農牧結合,糧牧特加並舉、突出綠色安全,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高效益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産品有效供給……在推進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吉林省揚帆起航,正創造新的“三農”佳績!

  亮點二:增強綜合生産能力,科技創新注入新活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

  9月18日上午,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崗子村人流如織。南崴子遼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奚德武面對參觀的客人,一臉喜色地説:“水稻豐收不僅是因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更得益於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房身崗子村作為高標準農田核心區,推廣了稻田養蟹、養鴨、養魚的種養模式,大大提高了咱農民的收入!”

  走走,學學,看看,現代農業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這是吉林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進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典型現場會的一個生動場面。

  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繼續加強農機裝備,穩步提升科技支撐能力,陸續啟動建設五區三園……吉林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夯實綜合生産能力,科技創新成“第一動力”——

  整合省發改委千億斤糧食工程項目,省國土、省農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30.9億元,在14個率先地區安排建設任務215萬畝;

  實施保護性耕作項目200萬畝、深松項目1460萬畝,全程機械化生産示範區項目達20個;

  基本實現化肥施用量零增長、農藥施用量負增長,測土施肥糧食主産區全覆蓋、手機信息化服務全覆蓋,實施農田滅鼠1600萬畝、生物防螟3340萬畝;

  有序推動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保護區、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創建在長春市和8個縣啟動……

  建設以人為本、設施裝備配套、工程與技術綜合集成,高産出、高效率現代農業生産體系,全面提升農業生産力水準……白山松水間,一場嶄新而深刻的農業變革正悄然推進!

  亮點三:新型經營模式凸顯效應,品牌與信息化建設漸入佳境,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不斷提高吉林農業的品質效益,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今年年初,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圍繞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這個根本任務,指明瞭發展的重心和關鍵。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從深度推進規模經營,到品牌建設漸入佳境;從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成效明顯,到農業信息化進村入戶……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逐步構建,助力吉林省“三農”發展的品位與內涵實現了一次嶄新的“嬗變”——

  今年全省土地流轉面積達2366萬畝,佔家庭承包面積的37.56%,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建設881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覆蓋縣鄉村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推進松原小米和扶余四粒紅花生品牌規劃落地,選址新建4處雜糧雜豆物聯網數據採集點,啟動農業部花生大數據、吉林食用玉米品牌和“白城綠豆”“白城燕麥”兩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全年受理331個“三品一標”認證申請,158個獲認證,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合格率分別為97.8%、100%、100%;

  整省推進2350個信息進村入戶新增標準化信息服務站,運用“吉林一號”衛星遙感數據資源建設農業衛星數據雲平臺,開發建設16項應用系統……

  經營主體組織化、要素投入集約化、生産過程專業化、服務體系社會化、産品經營品牌化……在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深度探索中,吉林省新型農業經營組織方式正凸顯帶動效應,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以農村“三産”融合為標誌,在廣袤的黑土地上釋放嶄新的創造力、生産力和生命力!

  銀裝素裹風光好,滾滾春潮現生機。圍繞“三大體系”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乘著黨的十九大春風,吉林大地,沃野豐饒,正演繹一闕最美的“三農”傳奇!(記者 伊秀麗 張力軍 翟勁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