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長春電影市場2017年度報告之一:8年增近10倍 長春56家影院咋分這超4億票房
中國吉林網12月20日訊(欒喜良):
寫在前面
500億關口的一次跨越,讓中國電影市場再成聚光燈下焦點。
電影,在視覺文化語境下,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構成了電影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話題,而長春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其重要要素電影院,為人們提供了別樣的文化空間。
憶往昔,工人文化宮、電業文化宮等老字號今猶在;看當下,萬達影城、歡樂城國際影城等一批現代化影城伴隨著綜合體興起遍地開花。
繁榮之上,成熟未滿,行業發展背後也催生了市場新現象,商家燒錢為攬客、影票賣出盒飯價、行業競爭白熱化、老影院涅槃欲重生……梳理過往,凝視遠方,從即日起,吉網、吉刻APP推出《長春電影市場2017年度報告》系列報道。
雞年的電影票房,刷出了“5.0時代”新高度,有了高票房,影院自然勁頭足。
還有10多天,2017年就將畫上句號。但對於長春市內各大影院來説,這個節骨眼上,誰也不敢懈怠,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是一年中最後的搶金時刻。
長春,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大小影院56家。長春影院分佈有何特點,票房“蛋糕”有多大,中國電影市場繁榮本地影院感知到了什麼?
追憶光影年輪,聚焦影院現狀。吉網、吉刻APP記者在採訪中探尋未知的答案。
現狀
一、就近找個影院真不是啥難事
中國電影票房高速增長,同樣也為長春影院撒下繁榮的種子。
“這幾年感覺長春新開影院特別多,只要新建商業綜合體,就有影院入駐。”長春市民鄧宇説,現在想看電影,別管在哪個區域,就近找個影院真不是啥難事兒。
事實上,鄧宇的這種直觀感受,折射出了長春影院發展軌跡。
按照業內公認的説法,長春電影院從膠片時代進入數字化時代,工人文化宮電影院打了頭陣,而2006年萬達影城進駐長春,則拉開市場繁榮的序幕。從一二家到幾家,再到幾十家影院,時間向前,長春電影院市場迎來空前發展。
2006年萬達影城進駐長春,拉開市場繁榮的序幕。
“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間,長春電影院絕對可以説是進入了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本地一家影院李經理如是説。
二、56家影院分超4億票房
長春影院市場表現,如果用數據呈現,或許更加直觀。
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電影處為吉網、吉刻APP記者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12日,長春(含雙陽、九台、德惠、榆樹、農安)影院數量56座,銀幕數量340塊,其中2017年新增12個影院,新增銀幕56塊。票房方面,長春市的票房總體收入約4.39億。
長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提供的另一組數據中則顯示,2017年,長春地區共有50家電影院産生了票房收入。其中,長春市區內産生票房收入的影院共有39家。
三、影院的從屬形式可分為資産聯結和簽約加盟兩種
吉網、吉刻APP記者梳理後得知,長春影院的從屬形式可分為資産聯結和簽約加盟兩種。
資金實力雄厚的院線公司往往以自有資本直接對外投資、開發和建設影院,對影院的日常經營、管理有著絕對的控制力,萬達最具代表性;簽約加盟形式進入院線的影院主要以供片為紐帶,在院線公司的指導下自主經營管理。
四、城區影院分佈以朝陽區為首
長春市內影院分佈有何特點?
製圖:王麗華
從分佈看朝陽區最多,一共有包括萬達重慶路店、吉影喜都影城、恒大名都影城等15家電影院在2017年産生了票房收入。
寬城區與南關區次之,各有包括長春耀萊成龍影城、星軼IMAX等共10家電影院産生了票房收入。
另外,綠園區有4家,二道區、高新區各有3家,經開區有2家電影院産生了票房收入。凈月高新區則有1家電影院在本年度有票房收入。
軌跡
長春票房省內佔比近6成
如果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與國內電影市場同呼吸共命運的長春影院,也以年代為軸白描出行業發展軌跡。
吉網、吉刻APP記者根據官方數據整理,2008年長春票房僅為5107萬。次年,同比增長了52.9%,票房達到7804萬。此後票房更是一路上行。2010年長春地區電影票房“破億”,達到1.26億。基於國內影市好的基本面,票房穩步提升,2011年、2012年票房分別為1. 45億、1.8億。
2013年長春電影票房再上新臺階,當年票房接近2.2億。過了一年,長春地區電影票房變成了2.9億。
長春地區電影票房突破4億關口出現在2015年。那一年,長春地區電影票房“斬獲”4.456億。而在去年市場稍有回落,票房4.19億元。同樣在觀影人次方面,亦有飛躍式的提高,從2008年“百萬”人次到當下的“千萬”人次。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要問了,長春票房中哪個影院貢獻最多,在省內和國內排在啥位次?
吉網、吉刻APP記者同樣找到了答案。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各影院票房十強中,長春地區影城佔據八家,其中萬達影城歐亞賣場店以4496.1579萬位居首位。
當年,吉林省票房達7.05億元,其中長春地區各影院電影票房達4.190億元,佔全省票房的59.44%。
對於全國主要城市排名,從官方渠道統計排名較少,多為第三方機構排出。吉網、吉刻APP記者在一份名為2016年第四季度內地影市(TOP200)簡報統計看到,長春市全國排名25位。場均25人次,平均票價31元。同為東北地區城市,瀋陽排名17位,大連排名19位,哈爾濱排在24位。
現象
商業地産熱衷與影院“全程熱戀”
吉網、吉刻APP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發現,商業地産熱衷與影院“全程熱戀”,電影院已成商業體標配。
具體來看,長春現代化影院起步于商圈,其中以重慶路萬達影城為代表。此後,歐亞賣場、新天地、住邦城市廣場、棲樂薈、力旺中心、歡樂城等城市商業綜合體,電影院也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另一個主要陣地是高校周邊
與此同時,擁有穩定客流的高校周邊商業體,也成了影院集聚地。例如長春大學對面的吉影相國影城,被“凈月大學城”包圍的吉視迅馳影城,以及坐落于吉林大學校園中的吉大巨幕影城。
電影院是商業項目中最聚人氣、提高留客時間、最有效拉動關聯消費及同向人群的業態。
專家:電影院作為體驗消費可以催生關聯消費
“電影院消費群體,多以年輕人、中年人為主,最符合商業銷售特徵,線下綜合商業根本競爭利器一定要把體驗經濟挖透,電影院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吉林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辛本祿在接受吉網、吉刻APP記者採訪時表示,商場競爭激烈,商家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市場,電影院作為體驗消費,可以催生關聯消費,因為商業綜合體經營體系,吃喝玩樂購模式已經定型,背後財富驅動力自然吸引商家關注。
市場需求倒逼影院硬體升級
人們越來越願意到電影院感受豐富的影視文化,同時對電影院的設施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倒逼著影院硬體升級。
調查中記者發現,伴隨著科技迭代,從普遍引入3D、IMAX技術,再到4K、數字鐳射引領行業,長春影院不斷地自我升級,與前沿技術親密接觸。
市場之問
長春影院為何遍地開花?
文化需求 政策導向 城市文化基礎
數量激增的長春影院,為何集中入市?
吉網、吉刻APP記者調查中得知,背後原因既有文化需求釋放,也有政策指引方向。
文化需求釋放,影院觀影早已成為大眾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由於此前現有影院在數量和品質上均不能滿足市場觀影需求,因此政府一度鼓勵各類資本投資改造和新建高標準的影院。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7月我國頒布的第一部文化産業專項規劃《文化産業振興規劃》明確指出,推進電影院線、數字電影院線的跨地區整合以及數字影院的建設和改造。隨後,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指齣電影數字化發展目標。
而在票房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電影院佈局也呈現出大型院線集中化與區域化特點。長春目前現狀,就是真實寫照。
專家:長春電影市場具有常態繁榮的可能
同樣的問題,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教授關大我在接受吉網、吉刻APP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個人觀點。
“長春是電影城,百姓對電影不陌生,受眾非常好。另外,長春高等教育在國內也是發達的,看電影的人群,一般以青年人為主,尤其是學生與電影有種天然的契合。”他表示,當這個市場出現現代化影院,大家需求就釋放了,這表明瞭城市文化基礎好。
有言道,需求創造供給,關大我通過另一個維度,闡述市場繁榮。
“電影是一種文化,擁有傳統的魅力,到影院去看電影,擁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是用電視用手機看電影無法比擬的。”關大我認為,作為省會城市,長春經濟具有一定規模,文化市場有基礎。有受眾的行業,就一定有商家投資。當有商家試水影院取得巨大成功後,也就迎來了跟風者,這也間接證明了長春電影市場的活力。對於未來,就行業本身而言,在影片品質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市場具有常態繁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