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與吉林省高校負責人座談交流 積極拓展吉林與東盟教育交流合作
中國吉林網12月27日訊(吉網 吉刻APP記者 崔佳):2017年12月25日,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在東北師範大學與吉林省高校相關負責人座談交流,就拓展吉林與東盟教育交流合作交換看法。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蘇忠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胡仁友,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韓東育、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張景萍、副處長孫德勝,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赫然,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曹炳志等30所高等院校的校領導和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50余人出席。中國—東盟中心新聞公關部副主任張學海參加。
座談會現場
蘇忠民、韓東育分別介紹了吉林省及東北師範大學與東盟國家教育合作情況。他們表示,吉林省與東盟十國教育領域交往頻繁,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等與東盟國家高校建立了形式多樣的校際合作關係。相關高校借助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商務部援外培訓班、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育東北基地、華文教育基地等平臺,大力支持東盟國家人力資源建設,積極參與中國—東盟中心舉辦的活動,不斷加強與東盟國家高校的聯繫,並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吉林省急需拓展教育對外交流合作,希望吸引更多東盟國家留學生來吉林留學深造,期待中國—東盟中心一如既往給予支持和協助。
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蘇忠民
楊秀萍結合國際地區形勢和中國外交,介紹了東盟成立50週年發展成就、中國—東盟關係歷程以及雙方務實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她表示,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係以來,中國—東盟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務實合作持續深化,人文交流日益緊密。在東盟諸多對話夥伴關係中,中國—東盟關係是最具活力、最富內涵的一組關係。今年是東盟成立50週年和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雙方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明年將迎來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和中國—東盟創新年。雙方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東盟共同體2025年願景》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的對接,共同制訂“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為中國—東盟關係的未來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空間,各領域合作正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
楊秀萍介紹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情況以及中國—東盟中心為此所做的工作。她表示,中心始終將促進教育交流合作作為重點工作方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各國政府、教育機構牽線搭橋。中心著力推動合作機制建設,倡議或推動成立了中國—東南亞教育科研網絡、中國—東盟職教合作聯盟、工科大學聯盟、藝術高校聯盟、旅遊教育聯盟以及中國—東盟語言文化中心、漢語言文化教育基地等多個平臺。促成雙方職業教育機構簽署了450多份合作諒解備忘錄,400多名東盟學生通過中方各類獎學金項目來華留學。中心還大力支持和推動青少年交流,舉辦夏令營、冬令營、青年論壇、青少年足球賽等活動,為中國—東盟友好事業培養更多接班人。相關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讚譽,為促進雙方人文交流、鞏固雙方關係的社會和民意基礎作出了重要貢獻。
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韓東育
楊秀萍積極評價吉林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成就以及為促進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吉林省科教、人才、人文優勢突出,擁有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等58所知名高校,教育資源豐富,與東盟國家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具有較好的基礎。今年,中國領導人倡議實施“中國—東盟人才發展計劃”,2018年為東盟提供3000個研修名額;未來3年中國將向東盟十國提供不少於2萬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雙方還制定了《教育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共同努力打造“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升級版”。希望吉林省高校抓住難得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拓展與東盟高校合作形式和內涵,推動吉林與東盟教育交流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為中國—東盟關係持續深入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東盟中心將繼續充分發揮一站式信息與活動中心作用,積極提供支持和協助。
相關高校負責人踴躍發言,高度評價中國—東盟中心為促進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介紹了本校辦學特色以及與東盟國家高校合作進展情況,並就中外合作辦學、招收東盟國家留學生以及農業、軌道交通、中醫藥、藝術等專業的合作潛力等與楊秘書長交流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座談會前,楊秘書長還參觀了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等教學設施,了解學校辦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