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頻道消息:2017年,吉林省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堅持以保障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為主線,統籌推進民政工作法治化、標準化、社會化、信息化,加快推進傳統民政向現代民政根本轉變,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民政事業實現新發展。
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準不斷提高
2017年,吉林省共籌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和醫療救助資金58.3億元,比2016年增加1.64%。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31.9萬人(其中,城市低保60.7萬人,農村低保71.3萬人),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月人均484元和年人均3734元,比2016年分別提高8.8%和9.4%;保障城鄉特困人員11.3萬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員1.2萬人(其中,集中供養0.4萬人,集中供養率38%),農村特困人員10.1萬人(其中,集中供養1.8萬人,集中供養率18%);吉林省救助15.1萬人次臨時救助對象,人次均813元;吉林省累計資助136萬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資助106元,累計開展直接醫療救助58萬人次,人次均救助813元(其中,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18萬人次,人次均救助1269元)。
二、防災減災救災體系進一步完善
出臺了《吉林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防災減災救災政策制度進一步健全。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859萬元,支持靖宇縣、舒蘭市、乾安縣、圖們市、雙遼市、松原市等6個市、縣(市)救災物資儲備庫新建,提升了救災物資保障水準。有效應對了“7.13”“7.19”特大洪澇災害和“7.23”地震災害,累計向受災地區下撥中央和省級救災資金6.112億元,緊急調運3.7萬床棉被、1.1萬張折疊床、1.4萬條毛巾被、1000套單衣褲、600頂帳篷、62台發電機、37台凈水設備等省級救災物資,第一時間保障了緊急轉移的51.4萬人(次)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傷病得到及時醫治。大幅度提高倒房重建和房屋修復補助標準,進一步減輕了受災群眾經濟負擔,吉林省37564戶因災倒損房屋迅速完成修復、重建,保證了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三、養老服務業品質有效提升
出臺了《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實施意見》等6個政策性文件。採取新建一批、整改一批、疏導一批、取締一批“四個一批”辦法解決養老院安全隱患問題,取締非法運營民辦養老機構757所,改造不合格養老機構362所,疏導安置老人近1.5萬人。2017年末,吉林省有養老機構1383所,其中公辦620所,民辦763所,總床位數119165張,入住老人共計66283人。民辦養老機構數量明顯增加,佔吉林省養老機構總數的55.2%,床位總數佔全省機構養老床位總數48%。開展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醫養結合服務等試點工作,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3300萬元。吉林省637個社區依託社會力量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佔城市社區總數的45%。
四、福利和慈善事業進一步加強
深入貫徹落實《吉林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意見》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落實分類實施關愛保護和救助措施。指導7個地區開展未成年人保護試點工作。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由原來的1000元、700元提高到1300元、900元。
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吉林省共為50萬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4.84億元。出臺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産業的實施意見》,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部署了六項主要任務。
吉林省慈善組織共募集善款4.82億元,其中,省慈善總會本級募集款物2.37億元,市(州)慈善組織共募集款物2.25億元,縣(市)募集款物2000萬元,特別是在吉林、延邊地區部分縣(市)抗洪救災過程中,動員社會力量捐贈款物1.93億元,為決勝抗洪救災、支持災後重建做出了重大貢獻。紮實開展慈善救助活動,使用款物4.53億元,救助困難群眾、受災群眾150萬人次。吉林省銷售福利彩票34.62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0.6億元,為民政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社會治理創新取得新發展
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不斷強化。第10屆城市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全面完成。積極推進社區協商。出臺了《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城市社區工作用房平均面積達828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佔36.6%,2000平方米以上佔3.2%。農村社區完成村總數25%、2335個村的農村社區建設任務。24個縣(市、區)實現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
社會組織管理水準不斷提升。鼓勵各級政府部門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制定了《吉林省慈善組織認定辦法》《吉林省民政廳關於建立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穩妥推進“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省市縣三級行業協會商會第二批脫鉤試點基本完成。開展了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清理規範活動,共有20個行業協會商會減免取消會費919萬元。全面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省本級社會組織共建立117個黨組織。
社會工作健康發展。吉林省共有6353人取得社會工作師證書。各縣市區均完成了在10%的社區建設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的目標任務。吉林省共有324個社區設立了社會工作服務站,佔總數的22.8%。2017年,列支187萬元福彩公益金,購買了23個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
六、擁軍優撫安置工作紮實推進
開展紀念建軍90週年系列慶祝活動,改革雙擁模範城(縣)評選辦法。殘疾人員傷殘撫恤金、“三屬”定期撫恤金、紅軍老戰士生活補助和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提高11%;“兩參”人員生活補助提高9%;農村籍老義務兵生活補助提高25%;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提高13%。下撥資金2321萬元,不斷提高優撫事業單位服務保障能力。全面建立“三後”問題聯動保障機制。推行退役士兵“陽光安置”,促進公開公正。舉辦了2017年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為退役士兵提供了2481個優質崗位,現場達成就業意向745人。積極協調省財政廳及時下達軍休經費86977萬元,確保軍休幹部各項生活待遇得到落實。
七、專項社會服務水準不斷提高
區劃地名和界線管理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更加規範,出臺《吉林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通知》。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加快推進,開展地名圖錄典志編纂工作,制定《地名志編纂規範》,出版《吉林省地名志》系列叢書6卷,開展地名文化保護,設置政區、居民點、街路等系列地理實體標誌8053個,標準化處理不規範地名522個。
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殯葬和婚姻登記服務管理工作全面提升。2017年,共下撥流浪救助補助資金4962萬元,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萬人次。改善落後殯葬基礎設施,落實惠民殯葬政策,培育綠色生態殯葬典型。吉林省共接待祭掃群眾217萬人次,祭掃車輛39萬輛,實現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加強婚姻登記信息化、標準化建設,2017年吉林省共辦理結離婚登記32.9余萬對。持續推進婚姻歷史數據補錄工作,婚姻登記數據信息超過700余萬條。全省婚姻登記實行網上預約,並與省政務大廳、各級住房公積金等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八、民政綜合能力建設得到提升
法治化建設深入實施。出臺《全省民政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等4個規範性文件,修訂《吉林省民政廳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建立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完成6項重大事項諮詢服務。
標準化工作紮實開展。發佈地方標準4項,完成立項及審定地方標準4項。開展了全省三級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試點。完成江源區農村社區標準化試點工作,建立了農村社區治理服務3個層次、17個方面、45項管理規範的標準體系。
社會化水準不斷提升。吉林省投入1.2億元,開展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民政服務項目89個,累計受益387萬人。動員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派出優秀企業家擔任扶貧村“榮譽村主任”。全省民辦養老機構達到763家,佔養老機構總數55.2%。長春市引進社會組織開展臨時救助績效評價試點和長春市綠園區利用第三方力量開展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吉林省投入資金1.07億元,實施信息化項目42個。啟動了吉林“數字民政”工程一期建設。打通了低保、優撫、婚姻等9個業務應用系統,實現了與公安等6個部門9項業務數據信息的共享。
安全監管工作水準穩步提升。開展5次整治活動,關停存在安全隱患的民政服務機構800余家。2017年,吉林省民政服務機構共組織應急疏散演練4000余次,培訓各級各類人員600余名。
(供稿 吉林省民政廳 編輯 姜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