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光臨!”長春市同志街的一家餐館裏,一位身姿挺拔、有紳士風度的大堂經理對客人説著漢語,其話語吐字清晰,但仍有一點外國人的口音。
他叫尼可(Nick),來自印度,他説,他就是一個來自外國的“店小二”,他説這話時,一臉認真,讓身邊人忍俊不禁。
“長春的冬天嘎嘎冷”
尼可20多歲參加工作,他從一名服務生幹起,幹到領班,到現在,他已經是一名職業餐飲經理人。通過朋友的介紹,他認識了一位中國老闆,並深得對方的賞識,從此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一幹就是十二年。
他最初來中國時,在上海工作,然後先後調至廣州、北京等地。2016年2月初,他來到長春,一下飛機,迎面撲來的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冷風,就令他瑟瑟發抖,儘管他已經全副武裝,仍能感到一陣陣刺骨的寒風。不過,去接他的朋友告訴他,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他就深切領教了中國東北的“冷”。
現在他已經40多歲了。作為一名職業餐飲經理人,他現在在長春負責一家連鎖餐館的管理工作,這家餐廳,以印度菜和泰國菜為主打菜。
“最愛吃長春的麻辣燙”
工作之餘,他會去附近的桂林路轉轉,路邊一家小店做的麻辣燙是他的“心頭好”,他喜歡那個辣得很爽的感覺。“有一些青菜,還有麵條、雞肉丸,滿滿一大碗,特別好吃!”他説。除了自己店裏的印度薄餅、咖喱、冬陰功湯,他吃得最多的就是麻辣燙了。
夏天的時候,他也曾和幾個朋友坐在路邊,和他們一起喝啤酒、擼小串,“那個感覺非常棒,非常有趣!”他説。
對於“擼串”這個詞,他還不太明白,不過,一提羊肉串,他就明白了。剛來中國時,他一句漢語也不會説,鬧了很多笑話。隨著他接觸的客人多了,看他們怎麼説、怎麼發音,並開始模倣他們的口型,很快,漢語水準就突飛猛進了。
“一個敬業的宅男”
儘管來長春快兩年了,但是,他對這座城裏的景點還不太熟悉,也就是説,尼可是一個典型的“宅男”。
更多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店裏,因為店裏的服務員常常不夠,需要他全天守候在店裏。
當被問及聖誕節怎麼過時,這位敬業的職業經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給他們的顧客發微信,祝他們聖誕快樂,同時,也會告訴他們,節日當天飯店會有優惠活動。餐飲經理人的敬業和認真,把大家都逗笑了。
談及未來,他説自己會一直生活在中國,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他希望能在中國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文 于明傑 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