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免耕懶作”代替“精耕細作” 促進黑土地資源永續利用
中國吉林網2月2日訊(吉網 吉刻APP訊 記者 李忠鑫):吉林省梨樹縣地處“黃金玉米帶”,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和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正常年景下糧食産量始終保持在50億斤以上,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但同時也面臨著黑土地越種越薄、地力減退問題。近年來,該縣致力於恢復改良黑土地,積極推進耕作制度改革,創建了以“免耕懶作”代替“精耕細作”、農作物秸稈就地還田培肥地力的保護性耕作模式,有力促進了黑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
明確改革路徑 回答“未來的地怎麼種”
為解決長期以來連作種植和風蝕水蝕導致的地力透支、土壤退化問題,梨樹縣按照“未來的地”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思路,把推進耕作制度改革作為恢復改良黑土地的治本之策,明確提出“緊盯一個目標、把握三個環節、做到四個到位”的改革路徑。緊盯一個目標,即通過改良耕作模式,實現黑土地資源永續利用;把握三個環節,即抓好技術研發、示範推廣和服務保障工作,推進耕作制度改革;做到四個到位,即組織保障到位、政策制定到位、群眾動員到位、部門配合到位,保證改革創新舉措落地見效。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深改辦、農業、農機、農經、財政等11個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為成員的耕作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改革工作、及時解決改革中的問題。梨樹縣委、縣政府連續三年出臺了《耕作制度改革推進方案》,確定了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書,為實施改革提供依據、夯實基礎。
堅持科技引領 創建“梨樹保護性耕作模式”
梨樹縣把技術研發作為耕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主動對接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域內建立保護性耕作研發基地、院士工作站、實驗站等科研平臺,借助其人才和技術優勢,開展科研攻關,成功研發了寬窄行、均勻行平作、均勻行壟作3種條帶休耕栽培技術,破解了農作物秸稈無處消化、土壤基礎地力不斷下降的難題。同時,協調農機生産企業對接科研平臺,研製了適用於新型栽培技術的免耕播種機,滿足了秸稈覆蓋還田和不整地作業要求,實現了一次作業即可完成清理秸稈、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形成了以“秸稈覆蓋、條帶休耕、機械化種植”為主要內容的“梨樹保護性耕作模式”。根據測定,實施該耕作模式後,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增加40%,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土壤流失減少80%,化肥使用量減少20%,節約生産成本10%以上,糧食增産約8%;農作物秸稈“變廢為肥”,有效解決了農民焚燒秸稈衍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抓好農技推廣 追求“輻射效應最大化”
為了使新型耕作模式得到推廣和應用,梨樹縣搭建了3個農技推廣平臺。一是實施“333”農技推廣工程。在縣域內啟動建設30個科技示範園區、300個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培訓3000個科技示範戶,通過樹立示範樣板,讓農民目睹技術應用過程及效果,引導其學著去做。今年全縣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已達200余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二是組建“黑土地保護利用聯盟”。 組織省內種植、農機專業合作社法人實地觀摩,倡導有意向的法人組建“黑土地保護利用聯盟”,在應用新型耕作模式的同時,負責向其他合作社推廣。截至目前,已有24家大中型合作社加入到該聯盟,帶動省內合作社2400多家。三是舉辦“梨樹黑土地論壇”年會。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保護黑土地、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等課題開展學術交流,集中展示“梨樹保護性耕作模式”成果,在學術界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加速了其推廣步伐。
完善保障機制 確保“推進改革有力度”
為提高科研技術人員、專業合作社法人和農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梨樹縣在研發投入、政策補貼、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強了相應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建立了研發資金投入機制,劃撥財政資金6000萬元,與中國農業大學共同建成了指導、服務東北四省區農業科技的綜合實驗站。積極爭取省農機局的支持,將免耕播種機納入省農機購置補貼目錄,補貼額為單機銷售價格的30%。建立農業專家入戶培訓機制,涉農部門組織域內農業專家駐村入戶,免費為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幫助其掌握新型耕作模式,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另外,將耕作制度改革任務納入到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年度績效考核體系,由縣委組織部負責督促考核,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