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在歷史上有過許多不同的名字,歷代有過多次改易。滿語“波濤洶湧的大河”,金時稱之為“益褪水”,元、明時稱“一禿河”,到了清代晚期,固定河名為“伊通河”,一直沿用到現在。
關於伊通河的歷史,長春市地方誌早有收錄。其中一篇《話説伊通河》,對伊通河進行了詳細記載。
傳統的説法,伊通河發源於青頂子山,有兩源。東南方的一源在伊通縣南境、青頂子山的北麓,屬伊通縣河源鎮大醬缸村。源頭有多處涌泉,最南端的一個在103省道(長春至白山)91~92公里間的路西。此處原味沼澤,但現在百年前的濕地早已化為水田,原始的天然面貌早在半個世紀前開始變化,迄今已消失殆盡。
這一源頭是歷來所稱的正源,河道長于另一源頭,水量也較大。另一河源來自西南,仍在河源鎮境內,流經大草皮溝和小草皮溝兩個村落,在河源鎮南郊與前述的正源匯合,形成伊通河最上游的幹流。
伊通河是飲馬河的最大支流,屬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從源頭起,由東南流向西北,到伊通鎮北改向北流。進入今長春市區以後,大體上是由南向北流,直到進人農安縣中部。流經農安鎮東,折向東北,直到在農安縣靠山鎮東注入飲馬河。
伊通河河道屈曲甚多,局部河道的流向變化無常,尤其中下游地形較為平坦開闊的地方尤甚。在這樣的地方河曲很發達,雖然總的流向是由南向北,但並非在任何地方都是左岸就是西岸,或右岸就是東岸。
對於伊通河干流的劃分,通常以新立城水庫攔河壩以上為上游,以新立城水庫攔河壩至新凱河注入伊通河處為中游,由此至伊通河注入飲馬河處為下游。
伊通河最主要的支流是新凱河和伊丹河。
歷史上的伊通河水勢浩蕩,曾承擔重大航運任務。在17世紀,遠在烏拉爾山脈以西的俄羅斯,趁中國明清政權交替之際,向亞洲東部擴張並侵入中國北方的黑龍江上游。為阻止俄國的長驅直入,清廷選派各地的隊伍並調集裝備,開往雅克薩前線禦敵。為通過航運向前線運送軍糧、裝備,康熙皇帝命令盛京刑部侍郎噶爾圖和寧古塔副都統瓦裏虎察看東遼河與伊通河的水勢。
傳説噶爾圖和瓦裏虎等乘小船在伊通河上驗看水勢時,“時值盛夏,大雨傾盆,白浪滔天,小船在波濤中顛簸起伏。人們蜷縮艙中任其順流而下。小船漂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清晨,才在一道土嶺上停住。”死裏逃生的噶爾圖上岸後謝天謝地,還命名這道今農安縣新農鄉的岸邊土嶺為“歡喜嶺”。
傳説中的情節很簡單,但是現在看見伊通河下游寬達幾千米的河谷,讀到歷史上河水氾濫、一片汪洋、淹沒沿河兩岸田園廬捨得記載,可以相信民間的傳説絕非無稽之談。(文 姜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