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近日,吉林省教育廳發佈《吉林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綜合素質評價分A、B、C、D四個等級 從2018年初一新生開始全省同步實施
中國吉林網2月15日訊(吉網 吉刻app記者 劉曉宇):為全面貫徹落實《吉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深入推進吉林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吉林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更好地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現全省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效銜接,促進初中學生健康、全面成長,吉林省教育廳發佈了《吉林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
據了解,此意見從2018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省同步實施。
關注一:評價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水準等五方面列入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際,依據《吉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從以下五個方面評價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查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學生道德認知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情況。
(二)學業水準。主要考查學生平時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情況。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查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修習、體育運動方面的特長髮展和心理品質的發展水準等情況。
(四)藝術素養。主要考查學生音樂與美術課程的修習、在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方面的發展、藝術特長的發展水準等情況。
(五)社會實踐。主要考查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動表現及活動成果、科技創新活動及成果等方面的情況。
關注二:評價活動
建議各地設計以下8個評價活動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設置多樣化的評價活動,以這些評價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充分參與,完成對上述內容的評價。為滿足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對學生評價的現實需求和實現評價服務學生發展的作用,建議各地應設計以下評價活動,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一)成長計劃:立足於自主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規劃、自我激勵、自主發展。由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並對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二)寫實記錄: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價活動,用典型事實材料和有代表性的活動記錄反映學生發展情況,更好地發揮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促進功能。
(三)民主評價: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等評價活動,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即關注自我發展,也關注同伴發展,更關注合作發展。
(四)日常學習與活動表現:考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學習與活動表現是評價的重點工作。此項評價活動在思想品德方面主要進行日常行為表現評價,在學業水準方面為日常學習表現評價,在其他三個方面為日常活動表現評價。
(五)學業測試成績:此項評價活動是學業水準評價的重要內容,主要記載學生平時成績、期中期末測試成績、學業水準考試成績。
(六)共同體評價:此項評價是集體評價活動,包括學校對班集體的評價,班級對小組的評價。要通過集體評價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凝聚力,強化共同體的相互促進功能。
(七)獲獎認定:每學期末,由學校統一組織審核與認定學生的獲獎情況,並根據獲獎內容在相應方面進行評價。
(八)學校自主評價:由學校根據本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發展需要,自主設計評價活動。
關注三:評價方法
評價等級分為A、B、C、D四等
按初一佔30%、初二佔30%、初三佔40%權重求加權平均值將積分換算成等級
根據吉林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採取活動積分的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前要設置每項活動的評價分值,把具體評價活動對應在評價內容五個方面中的某一方面,評價後在此方面進行積分。各項評價活動的分值可由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教育局和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教育局統一設定,也可由各學校結合實際自行設定。
學期評價採取分項評價方式進行,學期末生成學期評價結果。評價結果以積分形式記錄,以等級形式呈現,評價等級建議分為A、B、C、D四等。每學期結束前,由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生在五大方面的評價數據匯總,並將各個方面的積分換算成等級形式呈現。各等級的比例和等級演算法由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教育局和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教育局設定。
畢業評價採取分項認定的方式進行,生成畢業分項認定結果。學生畢業前,由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生在五大方面的評價數據分別按照初中一年級佔30%、初中二年級佔30%、初中三年級佔40%的權重求加權平均值,並將各個方面的積分換算成等級。各等級的比例和等級演算法由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教育局和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教育局設定。
關注四:評價程式
第一步:建立評價檔案
各初中學校依據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的相關信息,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上為每一名學生建立電子賬號,設立電子成長檔案,以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發展狀況。
第二步:評價信息採集
在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時,應根據評價活動的內容和特點,確定信息採集週期,保證信息的及時錄入。寫實記錄、日常學習與活動表現等評價要即時採集信息;民主評價、獲獎認定、成長計劃等評價要定期採集信息;學業測試、共同體評價等要做到活動結束後立即採集信息。
第三步:評價數據處理
每學期結束前,各初中學校在評價信息採集結束後要及時進行評價信息處理工作,包括:評價信息的整理、遴選與審核,五個方面分項積分與等級的生成。
第四步:評價結果公示
學期評價結果和畢業評價結果,必須在班級、年級和學校範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公示期滿後,由學校進行審核認定。同時,對評定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仲裁和處理。
第五步:評價報告生成
每學期末評價結果公示結束後,由系統生成學生個人的評價報告,並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上公佈。報告的主要內容有:成長計劃的內容與完成情況、遴選後的寫實記錄內容、獲獎信息、學業成績、體測結果、學生成長感言、家長寄語及教師評語等內容。
第六步:評價結果備案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實行市(州)、縣(市、區)及學校三級管理,以確保評價工作的規範性和嚴肅性。學校每學期對公示無異議的評價結果進行備案,並將評價結果上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學期進行一次備案,市(州)教育局、長白山管委會教育局對初中學段終結性評價結果進行備案。各學校要指定專門人員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錄入與備案,做好過程性評價結果的積累。
關注五: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咋使用?
綜合素質評價學期報告是學生成長過程的真實記錄和階段總結,初中學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期報告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學期分項認定結果作為學生在校期間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初中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畢業分項認定結果作為學生初中畢業擇優推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