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挖潛聚合力 外貿“開門紅”
吉林日報2月28日訊(記者 蘇宏梅 通訊員 畢科研):日前,吉林市商務局傳來了“全市外貿進出口實現首月開門紅”的好消息。
消息中列舉的數據是相當有説服力的:1月,吉林市外貿進出口實現7.57億元,同比增長52.4%,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43.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實現5.39億元,同比增長67.2%;進口實現2.18億元,同比增長24.9%。
那麼,江城都有啥東西出口得好,又進口了什麼貨品呢?記者不滿足於看乾巴巴的數字,開始了刨根問底。
進出口統計顯示:吉林市冶金、紡織、化工行業進出口實現增長,特別是紡織業增幅達138.1%。而紡織業的龍頭老大就是吉林化纖!記者於是找到化纖集團,挖到了相關內情。
吉林化纖集團1月生産的人造絲,有三成都出口了。實現出口2037噸,同比增長8.4%,創匯1039萬美元,創歷史新高。除了賣到韓國、意大利等傳統市場外,還開拓了土耳其、摩洛哥等新市場。
人造絲為啥賣得這麼好呢?記者再追問獲知:化纖走差別化路線取得了成功。去年,吉林化纖瞄準高端市場,上了1萬噸、6000噸、6800噸三個差別化連續紡人造絲新項目。它們分別生産“無光連續紡人造絲、高漿産品”;“用瑞典進口木漿作原料的抑菌、柔軟天然纖維”;以及“專供國內外圓編織機使用的人造絲”。這些項目投産後,吉林化纖人造絲産能增加了56%,佔全國的32%。A級品率提高2.3%,AA級品率提高20%以上。其白金馬品牌人造絲以及多孔細旦人造絲在歐洲市場供不應求,完全替代了國際一流的德國恩卡産品。
吉林市一月進出口數據中顯示:“木漿進口實現1.1億元,同比增長4556.2%”。這些木漿,記者也問了,都是吉林化纖採購的。“國有企業進出口實現3.78億元,同比增長173.8%,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9.9%”——國企吉林化纖對這一增長的貢獻也很大。
民營企業進出口額佔全市總額的43%。記者走訪了吉林市民營企業的代表——吉林康乃爾集團。1月,康乃爾出口苯胺5450噸,其中,出口美國3500噸、出口印度1950噸,出口金額4624萬元,出口量同比增長420%。康乃爾方面歸結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形勢好轉,苯胺鏈下游的聚氨酯廠商紛紛提産、擴産,這使得國內苯胺供不應求。
吉林市保稅物流中心也給記者傳來了該中心近日進出口貨流不斷的實時圖片。保稅物流中心負責人説:中心正式投入運行一年來,業務量不斷攀升。現有30家企業在此辦理報關業務。進出口商品有晴綸、橡膠、機械器具、輪胎以及韓國日用品、俄羅斯食品、歐洲紅酒等8大類40項。去年該中心監管貨運量5萬噸,監管貨值6.2億元,徵收稅款5200萬元;助吉化石化、吉林化纖、吉星輪胎等企業實現出口退稅近4000萬元。實現開門紅,吉林海關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保稅物流中心的大股東——吉林市城建集團積極出臺招商政策,為保稅物流業務的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挖掘外貿進出口新優勢、新潛力,吉林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落實包保責任、培育新增長點,確保了這個首月“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