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英國作曲家尼克向世界推介長春 他創作的交響樂《長春印象》入選音樂專輯《英國慶典2》
長春日報2月28日訊(記者 畢馨月):2月27日,英國作曲家、指揮家尼克·史密斯與記者一見面,就遞上了一張新鮮出爐的音樂專輯——《British Celebration 2》(譯為《英國慶典2》)。在這張僅收錄10位英國作曲家作品的專輯中,史密斯創作的樂曲《長春印象》得以入選。“我來長春不知道多少次了,對這座城市的喜愛與日俱增,所以我要用樂曲向世界推介長春。”尼克動情地説。
音樂結緣讀懂長春
尼克·史密斯的名字在長春交響樂迷圈中早已熟悉不過,從每年夏天長春雕塑公園裏逍遙音樂會的不見不散,到許多大型交響音樂會的喜悅重逢,他向長春市民展示更多的是自己的指揮才華。2014年,一次與長春友人的交談中,尼克獲得靈感,“長春有首市歌叫《我們在長春相遇》,我要為長春創作一首交響樂,為它推開一扇‘世界之窗’。”於是,尼克用近兩個月時間,將自己對長春的“印象”一一融入曲中,創作完成了時長約6分鐘的交響樂《長春印象》。2015年,該曲在長影音樂廳首演,在長春觀眾中掀起熱議與追捧。此後,尼克在北京音樂廳舉辦的音樂會上再度演繹,使得帶有鮮明長春符號的交響樂首次登上國家級舞臺。去年11月底,該曲更被收錄于專輯中,向世界傳遞了“長春故事”。
倒敘創作共鳴長春
即便不理解什麼是“反向主題變奏曲式”,聽過《長春印象》的人也能從曲風流轉中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感。沒錯,在尼克的印象中,長春人寬容大氣,更擁有無處不在的幽默。面對這樣一座“特別的城市”,他選擇用倒敘的手法去創作。“這種靈感來自於在長春雕塑公園的演出。雕塑的特點是遠看一個樣,近看另一個樣,而且角度不同看到的也會不同。我在研究長春歷史的過程中發現它有許多意義不同的時間點,將這些特別的元素倒著串起來,會讓音樂變得更多元。”在《長春印象》中,人們能夠找到電影音樂元素、聽到汽車喇叭聲,甚至聽出了東北二人轉的味道……“能讓人找到共鳴才是最好的創作,我想通過這首樂曲吸引更多外國人産生來長春看看的想法。”尼克説。
一紙一筆寫盡長春
在互聯網時代,尼克仍然堅持用鉛筆和紙來記錄音符,“用電腦創作缺乏即視感,無法及時避免創作中産生的錯誤,我的小鋼琴譜子一般寫得很快,但要為它加入嚴謹的配器可就慢了。”其實折磨人的遠不止為《長春印象》添加長笛、黑管、豎琴等樂器,還有為創作而做的前期準備工作。難怪在為《長春印象》擔綱演奏前,英國一支樂隊指揮會忍不住詢問尼克該曲的寓意。“樂隊感到這樣的曲子很新鮮,他們在錄音之前下了不少功夫,琢磨了樂曲中想要傳遞的情感、講述的故事,進而對長春産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尼克説,這便是他想借由《長春印象》去實現的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