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工商年底前85%涉企事項“只跑一次”

2018-03-01 09:47:01  |  來源:長春晚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長春工商全面落實“只跑一次”和“證照分離”改革  年底前85%涉企事項“只跑一次”

  長春晚報3月1日訊(記者 祝微):2017年,長春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萬戶,同比增長18.6%,在吉林省佔比近四成,在東北四城市位居第一。新登記市場主體日均登記608戶,日均産生企業超過100戶。2月28日,長春晚報記者從2018年長春市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獲悉,為了持續釋放改革紅利,2018年長春市全面落實“只跑一次”,3月末“只跑一次”辦事事項要達到40%,6月末達到70%,年底達到85%。

  2017年平均每日産生企業超100戶

  2017年,長春市市場準入環境更加高效,為5.6萬戶市場主體辦理“先照後證”註冊登記,90%以上新登記企業通過“工商網上登記大廳”實現電子化登記,2872戶企業利用簡易登出程式順利退市。名稱審批事權全面下放,網上核名一次性通過率99.2%。“卡位註冊”“工位註冊”“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放寬登記條件舉措,使超過10萬戶小微企業和“雙創”企業受益。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去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5.3萬戶,同比增長24.9%,工作日日均登記608戶,日均産生企業超過100戶。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萬戶,同比增長18.6%,在全省佔比近四成,在東北四城市位居第一。嚴格規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將5.99萬戶市場主體列入異常名錄或標注為異常狀態,依法移出或取消異常標注4.16萬戶。全市註冊商標總量達5.7萬件,同比增長21.3%,佔全省總量的45.3%。利用工商“三大融資平臺”幫助中小企業融資535億元。嚴格規範服務領域消費侵權行為,全市162家大中型商業零售企業實行經營者首問負責和賠償先付制度。全系統受理消費諮詢投訴3.75萬件,立案查處“訴轉案”案件32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55萬元。立案查辦各類經濟違法處罰案件1446件,收繳罰沒款3626.6萬元,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率100%。

  年底85%涉企事項“只跑一次”

  據悉,2018年長春工商將著力抓好“證照分離”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消費維權及信息化建設四項重點任務。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只跑一次”和“證照分離”改革。3月末“只跑一次”辦事事項要達到40%、6月末達到70%、年底達到85%。3月份在長春新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下半年在全市推開。快推進與全市“一門式、一張網”系統有效銜接,推行身份證實名認證登記制,更大程度惠企便民,年底前全面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推動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應用及管理,使之成為“互聯網+”環境下市場主體的唯一網絡身份認證和管理標識,實現企業“一照走天下”。

  對提供虛假住所等“失聯”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虛假註冊等違法失信企業的強制出清制度,有效釋放市場空間。

  跨部門聯合抽查比例不低於10%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體系。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跨部門聯合抽查比例不低於10%的目標。確保年報率不低於省局提出的企業90%、個體工商戶70%、農民專業合作社60%的目標要求,絕不允許代替市場主體履行年報主體責任。

  開展“僵屍”企業清理吊銷和個體戶強制登出工作,探索對未年報企業懲戒措施。開展失信企業聯合懲戒試點,在招投標、政府採購、個人信貸等更大範圍實施對失信企業的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積極推動“信用長春”建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