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文化春風綠鄉野——我省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巡禮
樺甸市永吉街道大城子文化廣場“標準照”,照明設備、健身器材、文化長廊一應俱全
安圖縣石門鎮
通化縣快大茂鎮第一屆秧歌節高蹺秧歌匯演
榆樹市城郊街道獾洞村廣場活動
扶余市五家站鎮西園子村吳文超文化大院
白城大安市安廣鎮永強村
新建的小廣場令東豐縣橫道河鎮大伙房村的村民們樂開懷
掩映在青山之間的臨江鬧枝鎮黑松樹文化廣場是村民休閒最佳去處
四平市伊通縣黃嶺子迎風村文化小廣場
吉林日報4月16日訊(記者 孟淩雲 通訊員 張海梅 劉少妮):規模大、效果好、廣覆蓋的吉林省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為新時代農村文化繁榮興盛助了力、加了油,連續多年被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春暖花開,走出室外感受春光,在與鄰裡鄉親的聊天中,呼吸清新的空氣;在歡快的廣場舞中,健身休閒,愉悅身心……依託整潔寬敞的小廣場,吉林省廣大農村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各個鄉鎮村屯村風村貌煥然一新,農民精神狀態也更加飽滿樂觀、積極向上。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吉林省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作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了優質的文化平臺,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
小廣場:搭建文娛大平臺搭建文娛大平臺
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讓農民享受發展成果,是吉林省啟動農村文化小廣場項目的初衷。
2014年,在全省農村文化大院建設基本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的基礎上,吉林省啟動了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農村文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
眾所週知,近年來,吉林省農村文化生活面貌有了較大改觀,以農村文化大院為平臺,農民自發建立起了業餘小劇團、文藝演出隊、書畫創作組、圖書室和電影放映點等文化活動組織,廣泛開展各項活動。但活動開展時,卻缺少活動場地,尤其是設施齊全、寬敞整潔的戶外空間。廣場舞和東北秧歌是廣大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然而農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現象卻影響了農民開展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為此,經與省財政廳溝通協調,省文化廳啟動了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項目,每年扶持建設200個,並被列為省政府民生實事加以推動。每個農村文化小廣場省級財政補助10萬元,並要求小廣場砼硬化面積不低於800平方米,並配有健身路徑、照明等輔助設施,備受廣大農民關注的小廣場建設開始走上了規範發展的道路。
小廣場:下大氣力推進建設
找準群眾最需要的,給群眾最想要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
農村文化小廣場雖然面積不大,卻是與廣大農民聯繫緊密的民生項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從2014年起至今,每年200個農村小廣場建設任務均被省政府列入當年民生實事加以推動,2018年還被納入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進行推動。為了切實做好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工作,2015年7月,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體育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部門聯合在松原召開了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經驗交流會,介紹推廣松原市、梅河口市、圖們市等地在推進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為了加快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進度,讓廣大農民儘早共享時代進步和文化發展成果,2017年,省文化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了《吉林省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三年規劃(2017—2019年)》(下稱《規劃》),對小廣場建設進度和建設標準提出具體要求,包括“四個一”的重點建設任務,即在每個行政村建設一個不少於800平方米,以文化娛樂、休閒健身為主要功能,能滿足群眾開展文化活動需求的文化小廣場;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為每個行政村培養一支熱衷文化活動、致力於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化活動隊伍;力爭在每個行政村培育一個當地的文化品牌項目,帶動當地文化建設快速發展;建立一套文化運行機制,包括硬體建設、隊伍培養、活動組織、群眾參與等各方面工作,真正把“送文化”變成“種文化”。《規劃》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省剩餘未補助的2523個農村文化小廣場由省市縣共同承擔建設。省裏補助的農村文化小廣場數量原則上不低於各市縣行政村總數的70%,餘下的30%由各地自建。計劃“十三五”末實現全省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把工作做好。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選址上既統籌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又充分考慮群眾就近就便參與的原則,將建設地點選擇在方便群眾開展活動的地方,既滿足群眾現實需求,也適當預留未來發展空間,避免重復建設。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7年初,省文化廳召開全省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工作會議,同有建設任務的市、縣政府簽訂責任狀。要求各地在建設小廣場過程中,要遵循“統籌規劃、統一工程,整合資源、合力推進,因地制宜、務求實效”的原則,提出了文化小廣場建設的“六有”標準,即有面積達標的硬化場地、有廣場照明燈和音響等設備、有文化宣傳長廊(宣傳墻或宣傳欄)、有健身娛樂器材、有專門管理人員、有文化隊伍開展經常性文化活動。各地在工作中積極探索,狠抓落實,明確小廣場建設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落實責任,有效保證了建設任務的順利推進。
小廣場:助扶貧見實效
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項目啟動以來,省財政廳在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省精神文明辦、省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等部門也積極參與建設。目前,全省累計建設農村文化小廣場6942個,佔全省行政村總數的75%。為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脫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按照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和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本著強弱項、補短板的基本原則,2016年底,省財政廳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向全省國貧縣、省貧縣和少數民族縣下達了1.67億元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專項資金,加上原有建設的,計劃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為確保資金髮揮效益,專款專用。2017年初,省文化廳印發了《全省國貧縣、省貧縣和少數民族縣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的實施方案》,並通過一年強有力的工作推動,2017年底實現了全省國貧縣、省貧縣和少數民族縣行政村農村文化小廣場建設全覆蓋,為促進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建設協調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小廣場:抒寫大文章
農村文化小廣場的建成,為基層群眾開展文化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平時村裏組織的廣場舞、秧歌表演,以及上級有關單位組織的送電影、送戲、科普教育等活動,都會在小廣場上舉行,集成效益發揮明顯。小廣場已成為群眾享受文化大餐、參與文化活動的重要平臺和精神家園,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歡聲笑語,更以其開放性、獨特性等特點,成為群眾休閒娛樂、傳播文明新風和了解國家政策的重要場所,群眾拍手稱讚,産生了很好的綜合社會效應。有村幹部説,文化廣場活躍了群眾的生活,開展的文體活動多了,人們休閒時就有了去處,現在村裏大多數人都會唱兩聲、跳兩下,村裏風氣變好了,鄰裡關係也和睦了,村民也更有精氣神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增強了。
隨著廣場活動的增多,廣大農村涌現出的文化能人也越來越多,他們或是由組織招募,或是自願報名,以文化志願者的身份活躍在百姓中間。他們中的文藝骨幹,不僅帶頭為群眾義務演出,還利用空閒時間,義務輔導一批農村草根藝人。在他們的帶領下,農村的文化活動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百姓正享受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足。
農村文化小廣場既是廣大農民自娛自樂的平臺,也是貫徹落實黨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陣地,2017年8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開展“健康生活·悅動吉林”活動工作方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全民健身、健康保障和營造氛圍的系列活動,形成全民悅動、人人健康、共享快樂的生動景象。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農村文化小廣場等陣地,採取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的措施,通過組織開展“百首‘中國夢’主題歌曲千家傳頌萬人同唱”活動、廣場舞大賽、秧歌大賽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全省形成了建設幸福美好吉林、喜慶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濃厚氛圍。參加“健康生活·悅動吉林”百姓大舞臺——2018吉林省“百姓春晚”廣場舞表演的農民代表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們紛紛表示:“村裏建了小廣場之後,我們就經常去跳廣場舞,水準越來越高,是小廣場讓我們跳上了省城的大舞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繁榮興盛農村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資源要重點向鄉村傾斜”。吉林省傾力為基層群眾打造的農村文化小廣場,必將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保障廣大農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小廣場將繪就惠民樂民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