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頻道報道(姜彥艷):5月10日14時許,由長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新聞發佈會在長春市政府新聞發佈廳召開。
《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指標體系》新聞發佈會現場。姜彥艷 攝影
會上,長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于迅來表示,按照長春市委、市政府“立足吉林看長春,放眼全國看長春,走向世界看長春”的總體部署,深入打造五個升級版,實現六個目標,創建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戰略要求;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從外事工作角度出發,以國際化城市創建工作為主要內容,對標國際城市、接軌國際標準,把長春經濟社會發展置於國內外大局中比較和思考,著手研究長春市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標準指標體系。目前,經長春市政府領導同意,指標體系已提交長春市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審議並通過。
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齊國華在會上對《指標體系》的特點、研製過程以及在研製《指標體系》過程中的體會進行了闡述。
長春市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指標體系。長春市外辦 供圖
齊國華介紹,《指標體系》主要涵蓋三個部分,即國際城市基本標準指標、區域中心城市服務功能指標、城市和市民獲得性指標共30個。每個指標又分為三個等級,便於相關部門制定規劃時借鑒參考。《指標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是符合國際城市標準,力爭這些指標實現後,推動長春成為世界公認的國際性城市;二是突出功能性指標設定,力求通過指標體系的設定,凸顯長春作為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務作用、輻射作用和依存作用;三是創造性地設定了獲得性指標,力爭把建設國際城市、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取得的獲得性成果得以表述,以激勵全社會的參與及創建熱情。
齊國華指出,研製《指標體系》過程中學習和積累了很多經驗,對於創建中心城市的提出,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在當今全球化城市發展進程中,城市國際化是城市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儘早確定國際化城市發展路徑,體現了城市決策者的國際視野和對城市科學發展的責任擔當。經過與其他國內外城市的對比、研究,長春既有創建國際化城市的良好基礎,又有為國際區域服務的功能,發展空間廣闊。
齊國華介紹,根據目前出臺的《指標體系》要求,長春市在國際合作交流上已達到初級水準,城市GDP已經進入中級水準,還有一些指標正在向更高一級努力。
《指標體系》中的獲得性指標就是讓百姓在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中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