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2018-05-22 09:07:03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吉林日報5月22日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中辦發〔2018〕5號)、《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吉發〔2018〕1號)精神,結合《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四年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吉政辦發〔2017〕38號)實施情況,為推進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準,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科學規劃,廣泛動員,整合資源,強化措施,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規劃引導、務實推進。按照尊重傳統、突出特色的要求,科學編制各類專項規劃,合理安排整治任務和建設時序,採用符合實際的工作路徑和技術模式,切實防止一哄而上、脫離實際,堅決杜絕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試點先行、點面結合。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堅持先易後難,先示範後推開。通過試點示範,先點後面、點面結合,探索符合本地實際、易於操作的整治模式,逐步推開各項整治工作。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東、中、西三大板塊戰略定位,科學確定整治目標任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做到乾淨整潔有序。確定實施易地搬遷的村莊、擬調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範圍。

  ——注重保護、留住鄉愁。保護農村田園風貌,注重鄉土味道,突出地域文化特點,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護鄉情美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體、激發動力。充分尊重村民意願,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建立政府、村集體、村民等各方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保障村民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發揮村規民約作用,著力提升村民環境衛生意識。

  ——建管並重、長效運行。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合理確定投融資模式和運行管護方式,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建管用”長效運營管護機制,確保各類設施建成並長期穩定運行。

  ——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強化市縣黨委和政府責任,省負總責、市級統籌、縣抓落實,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監督考核激勵,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

  二、目標任務

  (一)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推進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村莊和道路清掃保潔長效機制。鼓勵實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縣域生活垃圾統一處理。推進撫松縣、東遼縣等國家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縣建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村建設。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建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工作臺賬並實行滾動銷號制度,解決農村垃圾亂堆亂倒、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等問題。到2020年,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

  (二)大力實施廁所改造,開展廁所糞污治理。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原則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重點推進城市(含縣城)近郊區、水源地保護區、污染較嚴重流域以及民俗旅遊村改廁和糞污治理。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衛生廁所。300戶以上村莊,規劃建設公共廁所或村委會廁所向群眾開放。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和集中連片發展鄉村旅遊的村(屯)應建設旅遊廁所。開展廁所糞污、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到2020年,新改造80萬戶農村衛生廁所。同步推進既有衛生廁所提標,改善衛生條件。

  (三)改善農村水環境,梯次推進污水治理。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建設,總結經驗,發揮引導帶動作用。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採用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污水處理模式和處理工藝。鼓勵城市管網向周邊農村延伸。著力推進重點鎮、遼河等重點流域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穩定運行。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恢復水生態。到2020年,全省114個重點鎮和重點流域常住人口1萬人以上鄉鎮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四)改善村容村貌,創建美麗宜居村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技術標準和路面結構類型建設農村公路。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治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開展美麗鄉村和乾淨人家評選。加強農村建築風貌管控。加大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開展濕地恢復,推進村莊綠化,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衛生縣城、衛生鄉鎮等衛生創建工作。到2020年,自然屯通硬化路率達到80%,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五)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加強規劃實施管理。按照“多規合一”理念,開展縣域鄉村建設規劃、村莊規劃編制或修編工作,強化規劃組織實施,有效指導管控各類建設活動。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行政村有村莊整治安排、生産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建立政府組織引導、村委會為主體、村民參與決策、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應納入村規民約。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查處機制。到2020年,基本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和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或修編任務,行政村規劃管理覆蓋率達到80%左右。

  (六)落實建設管護責任,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各地要把建立健全人居環境建設和管護長效機制擺在首要位置,努力做到建設管理有制度、整治實施有標準、日常運行有隊伍、建設管護有經費、工作落實有督查,保證農村人居環境持續、穩步提升。在有條件的市縣推行城鄉垃圾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積極推廣專業化、市場化的建設運營管護機制。實行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健全服務績效評價考核機制。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審批和招投標程式,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村“工匠”帶頭人等承接村內環境整治、村內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涉農工程項目。

  三、實施步驟

  (一)2018年:試點示範,穩步啟動。重點抓好各專項任務規劃編制和試點示範,以梅河口市、和龍市為示範縣(市),有序啟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到2018年年底,完成23個縣(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達標驗收,完成30%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完成20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啟動30個鄉鎮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自然屯通硬化率達到78%。完成8個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編制1633個村實用性村莊規劃。

  (二)2019年:積極推進,深入實施。總結試點縣(市)經驗,形成可複製、易推廣的建設和運行管護機制。完成19個縣(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達標驗收,完成70%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完成30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啟動40個鄉鎮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自然屯通硬化率達到79%。完成12個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編制2455個村實用性村莊規劃。

  (三)2020年:鞏固成效,完善提高。農村衛生廁所階段性改造任務基本完成,生活垃圾治理水準總體提升,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基本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建設和管護運行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在此基礎上,查漏補缺,鞏固成果,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建設。

  四、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市縣為主、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的政府投入體系,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保障機制。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各類相關專項資金支持。落實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各相關渠道資金要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傾斜,並加大對經濟困難縣(市)資金支持力度。縣(市)政府要統籌整合各類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安排。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規使用政府債券籌集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所獲土地增值收益,按相關規定用於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村莊整治增加耕地獲得的佔補平衡指標收益,通過支出預算統籌安排支持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府投入資金可以採取直接投資、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財政貼息、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爭取金融支持。嚴格落實國家金融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商業銀行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推動涉農企業上市、掛牌、發債等多渠道融資。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積極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建設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各地要根據國家政策規定,按市場化原則,通過改造或新建途徑建立新型投資運營性公司,積極承接國家金融支持,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資金需求。

  (三)引導社會參與。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規範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污水和糞污處理項目。有條件的地區要將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特色産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有機結合,實現農村産業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依法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空閒農房及宅基地等途徑,多渠道籌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引導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個人通過捐資捐物、結對幫扶等形式,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倡導新鄉賢文化,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四)強化技術和人才支撐。建立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家委員會,指導農村水環境治理、垃圾處理、投融資機制設計、適用技術選擇、標準規範制訂等工作。鼓勵高校、職業院校、科研單位、企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研發。加強技術培訓,培養一批鄉村工匠、鄉村規劃設計、項目建設運行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分類分級制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技術指南,編制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指南,開展典型設計,優化技術方案。選派規劃設計等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指導,組織開展企業與縣、鄉、村對接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和裝備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行“省負總責、市級統籌、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委、省政府對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負總責,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任務、加強監督管理。市(州)黨委和政府負責上下銜接、域內協調和督促檢查等工作。縣級黨委、政府是責任主體,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指揮部,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對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做好統籌規劃、項目落地、組織實施、資金安排、建立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等工作,對實施效果負責。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加強機構建設和人員配置,安排專職人員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二)落實部門責任。省直各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圍繞目標任務,出臺支持政策,制訂工作標準,加強監督指導。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推動形成統一目標、統一計劃、統一行動、統籌資金的工作合力。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要發揮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導落實作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政策制定、綜合指導、組織推動、監督檢查等工作。省住建廳負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理信息系統,抓好農村衛生廁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處理、危房改造、鄉村規劃編制等工作;省委宣傳部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輿論宣傳等工作;省發改委負責有關項目國家投資爭取等工作;省財政廳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相關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落實工作;省環保廳負責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等工作;省交通廳負責推動農村道路建設等工作;省水利廳負責農村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省農委負責新農村建設等相關工作;省衛計委會同省住建廳抓好農村改廁等工作;省審計廳負責對各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審計等工作;省林業廳負責推進綠色生態村莊建設和綠化、美化等工作;省旅發委負責旅遊廁所建設等工作;省物價局負責相關收費政策制定等工作;省愛衛辦負責衛生鄉鎮創建等工作。

  (三)發揮基層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強化黨員意識、標杆意識,帶領群眾改進生活方式。充分運用“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權益。把人居環境整治的各項標準納入村規民約,建立農民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庭院內部、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由農民自己負責;村內公共空間整治要以村民自治組織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主要由農民投工投勞解決。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農民健康意識,鼓勵群眾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亂貼等不文明行為,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使優美的生活環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農民內在的自覺要求。

  (四)強化考核督導。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制、省級環保督察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納入各級黨政幹部政績考核。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以本方案為依據,把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市),制定考核細則。建立定期調度、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機制,按季度統計調度、通報各項任務完成情況。會同有關部門每年開展一到兩次督導評估,評估結果向省委、省政府報告,通報各市縣,並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佈。每年年底按照考核細則進行年度工作檢查驗收,對工作開展不力、成效不明顯的提出批評,問題嚴重的跟蹤問責。

  (五)形成工作合力。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強大合力。健全治理標準和法治保障,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法制化、規範化。加大宣傳力度,講好吉林鄉村振興故事,宣傳各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豐富實踐,總結推廣先進典型,振奮幹部群眾精神,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各市縣要依據本方案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方案中要對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作出規劃,明確責任部門、資金籌措方案、農民群眾參與機制、考核驗收標準辦法和時間表、路線圖。市縣工作方案要在省方案印發後一個月內報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發改委和省農委備案核準。方案中的工作目標、建設任務、體制機制創新等將作為督導評估和安排省以上財政補助的重要依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