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小山村“變形”記——一個全國生態文化村的産業嬗變之旅
依水而建的小山村,借勢發力,走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 (本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多彩花海,吸引大批遊客前往小山村觀賞遊玩。
吉林日報6月15日訊(記者 陳沫):初夏,清晨的小山村平靜柔美,連綿綠茵間,一間間青瓦白墻的民房依湖而建,清凈中透著溫潤。
史學良早早地出了門。做了8年的村支書的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去村裏轉一圈。
2018年,為發展鄉村旅遊配套基礎設施,村裏的停車場、農産品交易中心、公共廁所陸續開工建設,這讓史學良格外挂心。
這裡屬敦化市雁鳴湖鎮,地處雁鳴湖腹地。幾年前的小山村還是個“落後村”,村容破敗,環境臟、亂、差,人口外流嚴重,收入來源傳統、單一。
面對發展困境,小山村用轉型破局,在産業發展上動腦筋,做起了鄉村旅遊。如今,這個320戶、1000多人口的小山村,已經走出鄉村旅遊的第一步,用轉型書寫著小山村的振興故事。
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鄉村旅遊,首要目標是離土不離鄉,家家有産業
進入雁鳴湖濕地,再前行5公里,車子駛入小山村。
山路蜿蜒,卻也平坦順暢,一水兒的柏油路。同行人員介紹,這也只是近幾年的變化。
“過去村裏垃圾亂扔,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雨天不穿靴子都出不了門。”今年80歲的村民管桂蘭聊起過去的小山村,皺眉又撇嘴。
變化始於2010年。隨著新農村建設在全省鋪開,小山村借助政策的東風,改頭換面。
綠化植樹、廁所改造、種植花海、村路擴建……小山村面貌大變。
村子環境好了,可收入還沒上去。從基礎條件看,小山村的人均耕地不少,依靠傳統種植是主要收入來源;近靠水庫,打魚是另一個收入來源。
傳統農業路子,只能解決溫飽。如何從溫飽到小康,村支書史學良定下了發展目標:離土不離鄉,家家有産業,人人有經營。
尋求産業突破的小山村,迎頭遇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遇上鄉村旅遊興起。
優質的自然生態加之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做鄉村旅遊,既是立足實際的現實之選,又能夠串起一二三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業態。小山村毅然做出選擇。
地理位置的優越讓小山村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緊臨雁鳴湖、牡丹江,碧水環繞,水庫也可泛舟。周邊是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無邊的綠色沁人心脾。漫步村中,順蜿蜒村路,暢遊花海,陶醉愜意。
鄉村旅遊,説起來容易,認知與實踐終究還是兩碼事。“大家都不懂怎麼幹,心裏也沒底,幾個村幹部先開了頭,探探路。”史學良是帶頭的幾個村幹部之一。
2014年,村裏3名村幹部自掏腰包,帶頭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加之村集體出資建設一家,依託農家院,農民經營、農民致富的鄉村旅遊路,在小山村邁出了第一步。旅遊旺季,每戶收入達到兩萬元。
不只是農家樂,玫瑰花茶、玫瑰花餅、野生小魚幹、山野菜,滿足遊人需求的極富地方特色的農副産品也應運而生。
産業轉型,實際上是一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目標就是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實現遊人玩得高興、農民鼓了腰包的雙贏。”史學良説,這樣的轉型才有意義。
追求“土”味兒,既是原汁原味的鄉村,又是全新的鄉村
問及如何定位小山村的鄉村旅遊,史學良説的乾脆:“要有‘土’味兒!”
村容村貌提升,村裏美化綠化,村內公廁改造,不論是建設還是改造,小山村始終保持著農村該有的本色和味道,沒有一味用新代替舊。
“不能讓遊客到這感覺跟城裏沒兩樣兒。”賈宇航是小山村的村支書助理。在小山村工作的這幾年,賈宇航也見證著小山村的變化和成長。“從最開始的四家農家樂到現在的十多家,接待能力逐漸提升,但是鄉村味道一直沒變。”
村民姚久福開了一家鮮魚館,走進院門,幾張餐桌擺放院中,還有獨具農村特色的鐵鍋和灶臺。後院是一棟二層小樓,“我家是住宿餐飲一體,住宿費用一直是50元,飯菜是純正的農家味。”姚久福是村裏最早做起農家樂的一批,在他看來,質樸、誠信、原汁原味是鄉村旅遊長久發展的核心。
鄉村遊火了,怎樣保持吸引力是一個大課題。避免同質化,突出特色,發展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2017年初,《以特色鄉村旅遊推動特色産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在小山村落地並實施。根據方案,小山村的鄉村旅遊建設步步推開。
民宿、餐飲、遊玩、體驗,關鍵是整合周邊自然生態、人文景觀,以形成更好的鄉村旅遊資源。
“在小山村,你可以體驗到正宗的農漁生活,食材大都取自當地、食在當季。住的民宿推開窗戶便能融入自然,挖野菜、打魚、耕田、採摘時令水果蔬菜。”小山村文書韓利君説。
這幾年,村裏變化的不只是環境美化和産業轉型,還有人心的凝聚和生活方式。聽村民講,有的遊客不講衛生,隨手扔的垃圾被村民撿起,扔到垃圾桶裏。“這些年小山村的鄉村旅遊路走得不易,永遠要保持一個學習的狀態。所以,小山村改變的不只是環境、生態、基礎設施,還有村裏人的精氣神。”史學良説。
鄉村振興需要用心人,也要留得住人,更要引得進人
“以前村裏的年輕人出去打工,沒有一個願意回村裏。現在,他們時不時帶著親戚朋友回來,炫耀自家房,炫耀自家的村,一臉的自豪。”村民信艷茹快人快語。
留住人的,不能僅僅在改變鄉容、鄉貌、鄉風上下功夫,還要有能留住人的産業。
2017年,小山村綜合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成立。發展鄉村旅遊,就怕走彎路、走錯路,“成立公司,一是留人,一是引人,聘用年輕人幹管理、搞行銷,讓村裏的旅遊産業既有人氣也更專業。”史學良説。
同樣在2017年,小山村的花海項目正式落地,並成立了小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蔬果採摘、觀賞花海的門票收取。2017年,僅花海這一項門票收入就達到了10萬元。
農家樂、花海、採摘、漁港……這兩年,小山村的收入長了又長,巨變的背後,離不開人的用心實幹。
史學良2010年就任小山村的村支書,這8年,村集體擰成一股繩,都在實心實意為小山村謀發展。
“為了發展,村支書也受了不少氣,挨家挨戶做工作,小山村能成今天這樣,不易!”這是小山村村民對村支書的一致評價。
村民才是鄉村旅遊的主角,提高村民服務意識和素養,要同基礎設施完善同步推進。“得不斷學習,學會和遊客聊天,讓遊客記住你,遊客下次還來!”史學良説話實在。去年,小山村與大型旅行社合作,一方面提升知名度,一方面組織村民進行禮儀、服務的培訓。
如今的小山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生態文明村、休閒農業“十佳”示範單位、省級特色景觀旅遊明村,牌子一塊接一塊。
暮色降臨,一隻水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湖邊的小船浸在夕陽中。遠處,丹霞如畫,近處,村莊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