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從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巨變看吉林省農村發展之路

2018-07-19 08:59:57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鄉村振興 足音鏗鏘——從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巨變看我省農村發展之路

  從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巨變看吉林省農村發展之路

延邊州和龍市光東村以水稻為依託,走産業振興之路。短短三年,光東村已然成為集民俗旅遊、觀光體驗、風味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AA級現代農村田園旅遊新區,將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産業振興的新道路。吉林日報記者 錢文波 攝

  吉林日報7月19日訊(記者 孫翠翠):7月,吉林大地如緞似錦,新時代農業發展氣象萬千。

  7月,吉林鄉村絢爛壯闊,新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三年前,同樣是7月,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吉林的殷切希望,來到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為吉林農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注入了動力。

  高屋建瓴的思想與吉林人民的樸實勤奮,形成了一種歷史的相遇,構成了吉林鄉村振興最細膩也最磅薄的起筆。

  三年回顧,從光東村到延邊州再到整個吉林大地,奮進的激情與力量正升騰,從促進糧食增産到打造糧食品牌,從補農村短板到揚鄉村長處,從“廁所革命”的“小民情”到實現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吉林,正為鄉村振興拓路開山,為經濟騰飛提供堅實支點。

  變中求新,蹚出農村發展新道路

  時代出卷,人民閱卷。農業大省吉林,始終走在“趕考”的路上。

  昔日,隱于延邊州西南角的光東村,平凡又貧窮。全村301戶858口人中,在村人口僅180人,且多為老人、孩子。

  位置偏遠,勞動力流失,産業缺失……

  如何富?怎樣富?成為一道歷史的難題。

  思變!尋變!變中求新!這是吉林省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動力源。

  三年來,光東村勇於求變、積極轉變、務實謀變,找到破解發展難題的方法,開闢改革發展的新路,不斷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琵岩山下舞姿美,海蘭江畔稻花香。

  短短三年,光東村已然成為“百度”裏的名星村。民俗旅遊、觀光體驗、風味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AA級現代農村田園旅遊新區,將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産業振興的新道路。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光東村順應時代潮流,鼓起改革的勇氣、激發創新的智慧,出新招、實招、硬招,突破“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困境,奮力闖出新路子、開拓新境界。

  如今的光東村,天高雲淡、稻花飄香,一排排筆直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民居民宅,處處皆景,處處怡情。農民的生活環境改善了。

  嶄新的圍墻、寬敞的文化廣場、專業的門球場、多樣的體育健身器材……原本就能歌善舞的光東村農民,擁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鄉村呈現出更加文明的新氣象。

  求新者勝,思變者通!

  光東村村幹部的幹勁兒足了,村民的思想“通”了。

  新農村建設因地制宜,堅持規劃先行,注重鄉土味道和民族風情,補齊農村短板,發揚鄉村長處。

  25戶農戶將自家庭院改建成別具特色的農家旅館。朝鮮族民俗旅遊公司成功入駐,100余家旅行社簽訂旅遊用餐合同。農民們自發組織了舞蹈隊,為遊客提供歌舞表演。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村集體經濟上升到20余萬元。

  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民俗風情成為致富錦囊。

  光東村的“變中求新”僅僅是吉林農業農村發展的小小縮影。

  三年來,吉林省的公路通村率達到100%,1000多萬人及70多萬農村教師及學生飲水安全得到解決。農村電網解決低壓“卡脖子”問題。改造農村泥草房76.4萬戶、危房24.8萬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社區及農村文化廣場等農村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美麗鄉村建設水準不斷提升,重點村建設水準不斷提高,有效助推貧困村脫貧。吉林省新農村面貌正煥然一新。

  吉林,正永葆改革精神,激發創新活力,推動“三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交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嶄新答卷。

  變中求進,釋放農業發展新動能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如何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是吉林迫切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發展課題。

  三年前,總書記踏上光東村的田埂時,這裡還是一片普通的水稻田,農民以世代相傳的農耕方式種田。

  如今,就在總書記站過的田埂周圍,一幅美麗的稻田畫呼應著碧水藍天。“新時代”“不忘初心”“鄉村振興”三排彩色的水稻畫,書寫著光東村農民的心聲和決心。

  曾經“單打獨鬥”的農民,聯合起來成立了合作社。

  曾經傳統的種稻方式,變成“稻田養蟹”“鴨稻共生”的新模式,實現零農藥零化肥的有機生産。

  遵照總書記“細化增産技術措施,爭取秋糧豐收”的囑託,光東村在水田中設置了田間氣象、蟲害檢測儀,將全村171公頃水田全部納入質檢系統,24小時全方位監控水稻生長環境。農業科技正改變著農村的生産方式。

  “糧食要打出品牌,確保價格好,效益好,提高農産品附加值,實現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齊頭並進。”

  曾經的“嗎西達”大米加工廠由一排破舊平房變成氣派的樓房;由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發展成為現代化大米加工企業;“嗎西達”由“一種好吃的大米”變成全國知名的大米品牌,價格由每斤4元漲到幾十元。企業負責人金君也由一名普通的年輕創業者,成長為帶動全村致富的“領頭雁”。

  光東村正以水稻為依託,走出一條産業振興之路,正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為解決産業缺失的問題,光東村結合自身優勢,多途徑招商引資。生産有機肥料的農業科技公司、開發當地民俗風情的旅遊公司,一個個企業正落戶村莊。

  知微而見著。

  吉林省變中求進,釋放農業發展新動能。正緊緊圍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積極謀劃,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開啟新一輪加快設施園藝發展熱潮。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打造玉米、水稻、雜糧三大糧食優勢産區,保障糧食總産穩定在700億斤水準上,並全力打造“吉林大米”等糧食品牌,實現“價格好、效益好”促進農民增收。

  變中突破,實現鄉村振興新跨越

  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對於吉林來説,鄉村振興是一場硬仗,更是一場持久戰!

  面對農村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複雜問題和困難,吉林人民靠著敢闖、實幹的勁頭和勇氣,迎難而上,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刀,在瓶頸與矛盾集中處尋求突破。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農村廁所是鄉村生態振興中的短板,也是體現文明進步的尺度。

  在吉林延邊考察調研時,習總書記要求將“廁所革命”推廣到廣大農村地區。

  幾個月後,光東村村民崔昌海家用上了室內水衝廁所。很快,全村210戶家庭全部完成了自家的“廁所革命”。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革命”的浪潮在吉林大地掀起。經過2016年和2017年的改造工程,吉林省已經有25萬戶農民用上了室內衛生廁所,衛生、科學、綜合利用的廁改模式正在改善吉林農村的面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業農村的發展需要堅實的基層組織。

  2015年以來,光東村建起了集一站式辦公大廳、多功能廳、文體活動等為一體的標準化村部。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著力抓“班子”建設、管理、服務、發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立傳習所等工作,鄉村治理開闢了新境界。

  三年來,從全省到村鎮廣泛動員,各級黨委推動各方力量向鄉村治理聚集,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激活農村自治的“內生力”,加固鄉村法治的“穩定力”,強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形成了統一統籌、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得到農民的稱讚與擁護,黨心民心得到極大提振。

  三年砥礪奮進,三年輝煌成就!在東北廣袤的鄉村熱土上,吉林,不忘初心,勠力前行,正以妙筆丹青書寫出更多氣勢磅薄的現代化篇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