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2018-08-10 10:07:27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讓父老鄉親走上“幸福路”——全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四好農村路”發展。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強化品質監管,完善監管體系。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堅持定向施策,著力推動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定制客運服務新模式。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加強公路環境治理,高標準做好路宅分離、路田分離。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開闢農村貨運專線,推動農村物流業發展。王秋菊 攝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管理機構。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加大法規宣傳力度,保護農村公路路産路權。孫瑀歌 攝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強力推進養護規範化、機械化步伐。

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紀實

全面推行“路長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吉林日報8月10日訊(記者 趙赫 通訊員 王田田 張士鵬):建一座小橋,連通致富希望;修一條村路,邁向小康生活。“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這是一個農業大省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奮進腳步,這是吉林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的又一個“走心”工程。

  路通,業興,人和!從一個農戶的脫貧致富,到一個鄉村的繁榮興旺,再到全省農業、農村的振興發展,吉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聚集起農村的人氣、和氣、財氣,為廣大農民兄弟生活得更加幸福,為加快推進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在平原上,在山嶺間,伴著瓜果飄香,向著萬頃稻田,“四好農村路”建設將“鄉村振興戰略”的鐵鉤銀劃刻劃在白山松水之間,將小康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延伸向1178萬農民兄弟的心田。

  十八大以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運作,全力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步伐;省交通運輸廳高質統籌、高效推進,架構起“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市(州)、縣(市、區)各級黨委、政府高點定位、高度協同,全力以赴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勠力同心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到2017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87748公里,其中縣、鄉、村級公路分別達到10686公里、28228公里、48834公里。自然屯通硬化路率達到76.2%,貧困地區達到78.5%;所有鄉、建制村100%通客運班車,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柳河縣、東遼縣獲評首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磐石、德惠、東遼、柳河、通化縣、梅河口、臨江、洮南、大安、雙陽、九台等縣(市)被選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阡陌縱橫、車流交織,“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注入了活力,給農民兄弟帶來了幸福美好生活的新願景——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412.11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1482.12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8598元,增長至2017年的12950元;依託便捷的公路網絡,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5700個,超億元企業發展到280戶,現代農業發展呈現蓬勃生機。

  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

  農業大省的抉擇

  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鄉”之稱,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總面積約1640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86%,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7個百分點。現有耕地面積699.34萬公頃,人均耕地是全國平均的2.18倍。2017年全省糧食總産量達744億斤(3720萬噸),居全國各省市區第4位。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吉林省農業、農村發展也經歷著悄然的變化,到2016年末,全省共有619.09萬農業生産經營人員,5.86萬個農業經營單位,在工商部門註冊的農民合作社總數7.56萬個。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作業、特色農業産業的興起、不斷增長的農村消費需求,都呼喚更完善的公路網絡、更優質的出行體驗、更便捷的運輸保障。

  農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農村美不美?農村公路是前提、是保障。

  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建設的要求,把不斷強化“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動“三農”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來,農村公路被列入省政府惠民工程,“四好農村路”建設被納入對市人民政府的年度績效考核,有力推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主體責任的落實;《吉林省公路條例》《吉林省農村公路條例》《關於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吉林省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等法規、規定相繼出臺,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法制化、規範化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2018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特別強調,要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作為重要基礎保障,繼續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全力提升基礎條件,突出抓好農村公路等五項建設,加強統籌規劃,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抓緊補齊農村公路建設的短板。省長景俊海在與李小鵬部長的工作會談中,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村路網設施,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務實探索建設管理養護運營機制,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建設幸福美好吉林奠定堅實基礎。在其後至省交通運輸廳調研時,再次強調:要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用好國家資金,按照“先近後遠、效益優先”的原則,逐步實現全覆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交通運輸廳以“鄉村振興,交通先行”為己任,十八大以來,全面加強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各項工作,堅持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加強組織保障、資金保障、技術保障和督導考評,加快構建完善行業管理體系、法規制度體系、智慧監管體系、技術保障體系、品質監督體系、督導考評體系,注重發揮規劃、獎補、典型、科技引領作用,持續強化品質安全監管、路政管理、路域整治管理,大力實施聯網連通、養護改善、安全生命防護三項重點工程,推動農村公路實現從量到質跨越式發展。

  做好“四好農村路”頂層設計。2016年報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見》、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實施方案及考評標準,基本構建起以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為主題、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主線、以示範縣創建為抓手、以交通脫貧攻堅為重點的新型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

  以科學規劃為龍頭和綱領。突出城鄉佈局、産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編制《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同時,制定農村公路網規劃調整指導意見,推動縣鄉公路路網調整。

  加快構建組織保障體系。按照2015年9月16日通過的《吉林省農村公路條例》,縣政府為農村公路建管養的責任主體,形成了縣(市)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農村公路工作機制。

  加快構建資金保障體系。制定了“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省投資傾斜政策,縣級公路由每公里68萬元提高到136萬元,重點支持旅遊路、資源路、産業路建設;對“少邊窮”地區通屯硬化路建設由每公里13萬元提高到34萬元。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資金籌措機制,積極爭取政府債券、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和扶貧資金等方式融資用於農村公路建設,五年累計籌措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11億元。

  建立激勵機制引導推動。會同財政廳完善農村公路發展成果與資金分配相互聯動的政策措施,完善農村公路“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將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及督導考核結果與下一年度農村公路項目資金安排有機聯動,與養護資金掛鉤。2016年、2017年,省級共投入獎補資金5700萬元,引領帶動地方投入養護資金4.5億元。

  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監督機制。印發《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管理制度》,推行項目管理公開透明、陽光操作,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將以省“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名義下發《吉林省“四好農村路”督導考評辦法》,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督查和績效考核體系,重點對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情況進行全面督導考評,並建立考評結果與計劃項目、獎補資金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以此強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典型引路。先後推廣柳河縣、東遼縣等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典型,磐石、洮南、梅河口等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典型,輻射帶動其他市縣共同發展。

  目前,吉林省已印發實施《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吉發〔2018〕1號),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發展的實施意見》,站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對“四好農村路”建設進一步加強指導和規範,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的進一步發展再添澎湃動力。

  好鋼用在刀刃上——

  農村公路建設:講求定向施策

  “現在交通方便了,來蘋果園採摘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果園的年收入翻了一番還多;村裏成立了採摘園合作社,還能讓我們村人均增收1000多元……”柳河縣四清村蘋果採摘園園主房利軍算起“致富賬”來滿心喜悅。他的這份喜悅與農村公路建設密不可分。2016年,四清村新修的4.4公里水泥路與國道303線連接起來,採摘園的生意開始日漸紅火。四清村也依託果園成立了柳河縣紅石鎮玫瑰紅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51戶農戶入社,其中就包括該村的30戶貧困戶。2017年,柳河縣交通運輸局又新建了四清村到採摘園的1.8公里水泥路,四清村“甜蜜的事業”正隨著不斷延伸的村路越發興旺紅火。

  吉林省有15個貧困縣、148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70.1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他們是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最關注的群體,也將是受益最直接的群體。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省交通運輸廳堅持定向施策,將交通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聚焦最困難的地方、緊盯最困難的群眾,對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四優先”,即優先納入發展規劃、優先落實年度計劃、優先安排前期工作、優先保障建設資金。

  2016年初,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全省交通脫貧攻堅規劃項目核查的通知》,選派廳直單位15位技術人員與市(州)交通運輸部門一道,用1個月的時間,分別對鎮賚等15個貧困縣(市、區)申報的“十三五”交通脫貧攻堅規劃項目進行全面核查,摸清建制村和自然屯通暢、老舊水泥(瀝青)路、資源路、旅遊路及産業路建設和改造需求情況,完成核查數據審核、匯總,並與15個貧困縣(市、區)進行了脫貧項目對接,建立了交通脫貧攻堅項目數據庫和電子地圖系統。這套數據庫和電子地圖系統,醒目標記了需要交通扶貧的3545個自然屯,真正做到了對扶貧對象情況清、問題清、任務清,有村情檔案、有問題臺賬、有需求清單——保安全,農村現有危橋和鄉級以上公路安全隱患盡可能全部改造;有重點,對鄉村産業、鎮區重點路段的老舊油路盡可能多地實施改造;再延伸,盡可能支持人口較多的貧困地區50戶180人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

  目標既定,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管理局指導各縣(市)編制本地交通扶貧規劃,明確任務、工期和資金籌措渠道,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化規劃、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等規劃相銜接,將建設項目分解落實。最終確定全省農村公路脫貧攻堅任務總量為6045公里。

  為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省交通運輸廳主動調整資金政策和使用方向,向貧困地區傾斜,並指導地方加大財政投入、整合涉農扶貧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僅2017年,即完成投資23.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787公里,實施安防工程1544公里,改造危橋184座,自然屯通硬化路率由69.7%提高到76.2%,新增通客車自然屯373個,屯屯通客車率達86.6%,開闢農村物流線路180條。其中交通脫貧攻堅完成投資17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679公里,實施安防工程360公里,改造危橋52座,自然屯通硬化路率由70.1%提高到78.5%,超額完成農村公路脫貧攻堅70%以上的任務。

  為確保農村公路建設品質,省交通運輸廳按照等級、規模、工程複雜程度對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全面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以及品質責任追究制。在每年銜接和落實計劃時,將品質指標同時落實給各市(州)、縣(市、區),並簽訂責任書加以制約和監督執行。相關單位還組建督導組,定期開展專項督導,重點強化程式和過程管理,嚴把關鍵工程、隱蔽工程等重點部位品質關。

  脫貧致富的路子千萬條,交通條件的改善是最基礎的一條。

  路通了,橋通了,貧困地區賣糧難、上學難、就醫難、進城難的問題都解決了。以柳河縣為例,把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抓手,重點扶貧産業路建設、高速公路連通工程、“通村入戶”硬化工程、農村脫貧安全路工程同步推進。2017年,累計投入資金7223萬元,實施脫貧路108公里,實施安防工程17.4公里,改造和新建危橋4座,圓了農民的增收夢。柳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吳泓江算了這樣一筆賬:11公里的光伏電站項目路,可以助推光伏産業帶動全縣貧困戶人均年增收140元左右;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項目,設置21個農業項目道路暢通工程共49公里,特色農業帶動2600戶貧困戶年增收2200元左右;依託村路、通村客車,全縣加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35個貧困村均設立了電商服務點,2017年農特産品網上銷售額超過400萬元,帶動了全縣1000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因村路的串聯與支撐,柳河縣“産業支撐+光伏保底、低保兜底、政策托底”的多層疊加扶貧體系正式形成。

  農村公路建設促進農民、農業、農村的變化,柳河只是一個縮影。2011年至2017年底,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共投資186.7億元,建設里程達到24375公里。無路的通了路,無橋的通了橋,資源出去了,信息進來了,封閉的村莊開放了,受限的思路打開了,種植養殖、經商辦企、特色産業、鄉村旅遊、現代化農業……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以前車進不來、糧賣不出去,咋能不窮?又哪敢想致富?如今村路通到了家門口,村裏大變樣,我們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柳河縣紅石鎮四清村村民楊俊良坐在熱乎乎的炕上,講述因村路建設而受益的百姓心聲。

  改到位才是真落實——

  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不斷深化

  “我們縣是全省環衛城鄉一體化的試點,2017年,我們鎮引進了康潔保潔公司,專門負責村屯內部和鄉路村路的清潔工作。現在,我們鎮38個村、231個屯,屯屯都達到了垃圾日清日解,每隔一段路程放置兩個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統一清掃、集中堆放,和城裏一個樣!”全國第一批農業生態特色鎮——東遼縣遼河源鎮鎮長郭鴻斌介紹。

  農村公路發展,不能滿足於有了路就行。建好的路沒有人管理,被佔用、被污染、被損壞,其服務農民、農業、農村的功能就不能充分發揮,就背離了建設的初衷。反之,建好的路有人管理,路産路權能得到保護,路域環境能得到治理,不僅能充分實現其功能,而且能扮靚農村面貌,為新農村建設添彩。

  “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這是吉林省20餘年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也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自1996年頒布的《吉林省鄉道管理辦法》(試行)中首次將鄉道養護提上日程;到2005年吉林省農村公路養護進入養護體制全面改革階段、2007年省政府188號令發佈《吉林省農村公路養護和路政管理若干規定》;再到2011年出臺的《吉林省公路條例》、2015年出臺的《吉林省農村公路條例》,農村公路建、管、養的事權與責任越來越明確,農村公路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越來越清晰。

  “十八大”以來,省交通運輸廳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指導各地健全規範縣級、重點是鄉級管理機構及人員編制,推行縣道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鄉村道由農村公路管理站負責的管理模式,加大政策落實力度,逐步做到有路必養。截至目前,吉林省714個鄉(鎮)逐步建立由主管交通的鄉(鎮)領導任站長,交通、鄉企、國土等為成員單位的農村公路管理站,落實專職管理技術人員,農村公路有人管養的局面已經形成。

  在此基礎上,吉林、梅河口等地試點推行“路長制”,縣級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縣域農村公路總路長,鄉級政府、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為轄區農村公路路長,各級路長對所管轄農村公路負總責,並通過各種方式對社會予以公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以吉林市為例,該市制定下發了《吉林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成立了吉林市“路長制”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公安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林業局、水利局、規劃局、農委、人社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在健全管理機制、明確工作目標、落實管理責任的同時,建立了全市統一的“路長制”監管平臺,總平臺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分平臺設在各縣(市)交通運輸局。各級路長、路管員、社會公眾通過下載“吉路通”手機APP,實時發現、拍照、上傳道路問題信息,各級平臺負責按問題分類、分發派遣任務,相關部門負責維護和處理,結果反饋給平臺。總平臺負責城區道路的監管並對全市“路長制”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指導、考核。社會公眾也可以通過12328交通運輸服務電話舉報、投訴反映問題。

  超限運輸繞行農村公路,嚴重破壞農村公路,曾是農村公路最大的“痛”。針對這一問題,省交通運輸廳持續強化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實行縣統一執法、鄉村協助執法的工作模式,初步建立縣有路政員、鄉鎮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政管理體系,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群眾參與、綜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很多村屯還在專業部門的指導下,在重要出入口及節點依法設置限高限寬等防護設施,維護路産路權,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村公路建設成果。

  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是農村環境建設的重要一環。省交通運輸廳與有關部門建立重大問題聯合協商、重大政策聯合製定、重點環節聯合督查的協同推進工作機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與國土、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明顯改善了公路通行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

  路域環境整治,公路用地確權是第一步。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與公安、國土、工商等部門深入整治公路路域環境,對縣、鄉、村公路兩側按照5米、4米、3米進行公路用地界定並及時清回,新建農村公路同步完成公路用地確權工作,目前,東遼、柳河、磐石等縣(市)先後完成公路用地確權8980公里,有力推動和保障了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

  在此基礎上,交通運輸部門“借力”地方政府,將路域環境整治與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及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開展結合起來,形成部門合力,著力打造“實、安、綠、美”的農村公路路域環境。

  “在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的過程中,縣領導、所有相關部門、鄉鎮村都動了起來,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實現了規劃統一、資金整合、標準統一。特別是通過確權,清回的公路用地用於綠美化,栽植各種樹木45萬多株、花卉6000多畝,使路域環境大變樣。”東遼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叢貴傑對該縣堅持以“管”為立足點,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體系完善機制的做法深有感受。

  在農村公路管理中,該縣堅持依法治路、規範管理,制定實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明確縣、鄉、村三級公路分別由縣政府、鄉(鎮)政府、村委會管理,夯實管理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體制。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管理組織,成立農村公路管理所,13個鄉(鎮)成立農村公路交通站,233個行政村成立護路隊,保障路政管理、路産路權維護、道路養護和道路環境整治等工作有效開展。在清回公路用地過程中,縣政府制定《公路用地確權清回實施方案》,建立縣、鄉、村三級幹部責任制,實行“三長攻堅”;宣傳、司法等部門加大宣傳力度,交通、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各鄉(鎮)精心組織,全縣共清回公路用地2萬餘畝。

  “現在村裏不僅戶戶通了水泥路,而且大車軋不著,垃圾有人清,禍害公路有人管,這路被收拾得跟我們自家院子一樣齊整,跑起車來順當、放心,還有啥能比這更讓我們百姓幸福的!”國家級民族特色村——東遼縣安石鎮朝陽村黨支部書記韓麗站在正在建設的朝鮮民俗旅遊度假村前,笑著説。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農村公路養護:著眼通行品質提升

  “我們每天早晨6點至晚上5點在路上工作,清理邊溝,整修路肩,打掃垃圾。春天秋天還要做春整秋整,那是大工程,鄉里村裏都參與。”梅河口市曙光鎮曙光村的李大爺負責村裏一段3公里村路的日常養護工作,每天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風雨無阻,綠意滿滿、整潔乾淨的村路儼然成為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分建設,七分養護。

  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起步較早,十餘年後,很多超期服役的村路破損嚴重,甚至出現“油返砂”而導致“暢返不暢”現象,農村公路養護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為提高農村公路養護品質,2012年至2014年,省公路管理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年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年”活動。縣政府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基本形成了省裏引導、市縣主導、群眾參與的全社會共同推進農村公路發展的良好局面,“有路必養”基本實現,“養必到位”步伐加快。全省各鄉(鎮、街)、村均建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日常養護人員由鄉(鎮、街)人民政府聘用,所有被聘用的員工需經縣農村公路管理部門備案,實行合同制管理,定期組織培訓,做到了“定崗位、定責任、定標準、定工資”。

  針對原有農村公路基礎差、技術標準低的實際,省公路管理局強力推進養護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步伐,注重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農村公路養護生産中的應用,提高農村公路養護品質和水準。組織編制了“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政策、技術標準,推廣應用農村公路“四新”技術和工藝15項,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逐年提升,為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養護久久為功,村路更顯靚麗。2017年,全省共投入資金6.8億元,實施養護改建大中修546公里,全省農村公路優良路率持續保持在60%以上。

  在梅河口市,農村公路養護工程是市政府績效考核的重點工作內容。該市對現有的1752公里農村瀝青(水泥)路進行檢測評定,PQI低於70的達到549公里,針對“暢返不暢”問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改造,提出“三年攻堅、梯次推進”目標,改變以往建設資金鄉(鎮)自籌、省補為輔的籌集模式,養護工程資金全部由梅河口市財政承擔。

  “2016年、2017年,我們累計籌集資金3.22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13公里,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230公里,建成了20條145公里特色産業道路,依託路網整合全市特色産業佈局,為農業機械化、專業化和社會化創造條件。”梅河口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春翔介紹,為保障養護工程品質,梅河口市建立市鄉村聯合包保體系,由市級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包鄉、鄉(鎮)包村、村官包線,按照每年每公里3000元養護資金標準,納入市鄉兩級財政預算,確保每年投入養護和環境整治資金保持在1200萬元的投資水準。在此基礎上,加強施工期、轉序期和竣工期的品質監督及檢測,實施分線路、分段專養、承包養護等多種因地制宜的模式,對養護工程進行全過程管理。同時,加快機械化養護進程,小修保養由鄉鎮委託專業施工隊伍實施,落實經常性、及時性養護措施,做到“根據季節重點養、突出幹線精心養、水毀路段突擊養、區別病害科學養、待建路段不棄養”,並對所有列養路段定期開展回頭看,對大中修工程,精心養管。

  在加強公路安全隱患和環境治理中,該市投資1500多萬元,完成了97公里的縣、鄉公路隱患路段治理;建立鄉、村保潔隊伍327支1093人,新建垃圾處理場和分類式垃圾箱,購置垃圾轉運車,全面清理“三小五堆”,高標準做好路宅分離、路田分離。該市還全力推進綠美化工程,由各鄉(鎮)主導,按照“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觀”的原則,建設育苗基地,突出綠化景觀,打造喬灌結合、花草相宜、梯次相配的千里綠色長廊。2017年,市財政投資2370萬元,對具有旅遊路、産業路性質的六山線、大吉線、吉雞線、海雙線、海福線實施綠美化工程,建成綠美化景觀點67處,道路服務品質明顯提升。

  “和我當村幹部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那時候出門一身灰、一身泥,現在出門水泥路,有花壇、有涼亭,大夥兒也都知道愛護,個人家門口有個垃圾什麼的,隨手就收拾了,美麗鄉村麼!”62歲的梅河口市曙光鎮曙光村原村幹部劉大爺細數著“四好農村路”給村裏帶來的諸多新變化,他身後的紅瓦白墻水泥路,都散發著文明鄉村、美麗庭院的幸福氣息。

  敢吃螃蟹才能嘗到鮮——

  農村客貨運輸:放眼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以前為了趕時間,我總是坐‘黑車’出門,可太不安全,但那時候客車又得到站點,又得等時間,實在是不太方便。現在這班線真是太方便了,打個電話,想啥時候走就啥時候走,想在哪兒停就在哪兒停,服務好,安全又有保障,價錢比‘黑車’還便宜,我現在來回就坐它!”家住梨樹縣萬發鎮的孫大姐逛完商場,就把手裏的大包小裹遞給駕駛員,登上了七座小型客車,係好安全帶,準備出發。農民們從家門口乘坐客車,下了車即到目的地,這一乘坐體驗在梨樹至郭家店、萬發等客運線路試行的“門到門”運輸服務已經實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吉林省所有縣城之間實現二級以上公路連接,縣(市、區)所在地與所轄鄉鎮基本實現三級以上公路連接,重點推進城鎮化的60個城鎮和5萬以上人口城鎮全部通二級以上公路,10萬以上人口城鎮全部通一級以上公路。

  建設是基礎,管理是保障,養護是優化,運營是目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就是要讓農民兄弟受益!

  農民有訴求,交通有舉措。在服務農村客貨運輸的征途上,省交通運輸廳、省運輸管理局一次又一次開拓創新,讓人暢其行、貨暢其流成為現實。2016年,省交通運輸廳在全國率先提出“屯屯通客車”的發展目標,在鞏固建制村通客車100%的基礎下,加快“屯屯通”發展。

  優化服務永無止境。省運輸管理局鼓勵客運經營者結合農村趕集、廟會、購物等實際需求,推廣符合標準和要求的農村客運經濟適用車型,開通周班、月班、定制班車等靈活多樣農村客運班線和公交專線。在梨樹市開展線路專營定制服務試點,先後將梨樹至萬發、梨樹至郭家店農村客運班線改造為線路專營,全部更新7座寶駿商務客車,實現發車時間和日發班次由經營者自行確定、在縣域內開展“門到門”運輸的定制客運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了道路客運的比較優勢,獲得了當地旅客的好評。

  圍繞自駕遊、鄉村遊、短程遊等旅遊熱點産品,大力推動旅遊班線,截至目前,全省159個3A級以上旅遊景區全部實現道路客運全覆蓋。省運輸管理局還逐步引導經營者開通“車票+門票”經營模式,方便遊客出行。延邊州琿春至防川率先開展了一票直達、全程服務的景區直通車,提升服務品質。2015年和2017年,省運輸管理局先後兩次開展了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準評價工作,全省AAA級以上市縣達96%。

  農業強、農民富,離不開農村物流發展。

  省運輸管理局積極開展小件快運及客貨同站試點,引導物流企業開闢農村貨運專線,支持企業發展“互聯網+農村物流”,提供産、運、銷一體化的農村物流供應鏈服務。2013年、2017年,省交通運輸廳先後印發了《關於道路運輸業“現代物流”工程的實施意見》(吉交發〔2013〕23號)、《吉林省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吉交運〔2017〕298號)等文件,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促進農村物流發展中的優勢和作用,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推進交通物流貨運樞紐升級改造,充分發揮農村物流中心功能;逐步對農村客運站開展客貨同站改造,新增倉儲、保管、配載、信息服務、裝卸、理貨等功能;加強部門合作和行業聯動,推動現有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郵政快遞、供銷等網絡設施融合發展。

  服務民生,敢為人先,發展思路不受限!

  松原市建立了小件快運聯盟,起草了客運站小件快貨聯盟協議和客運站之間運輸協議,組織全市二級客運站簽訂了客運站小件快運聯盟公約,組織各客運站之間簽訂了小件快運協議,依託現有客運班線資源和客運站網絡方便、安全、覆蓋面廣的優點,利用“班車捎載”幾乎“零成本”的優勢,提升縣級農村物流網絡服務。2016年至2017年,省內二級以上客運站開展小件快運業務營業額累計達到3000多萬元,年平均增長10%。

  長春上河灣客運站、遼源泉太客運站等10余個農村客運站,增加貨運服務功能,實現“客貨同站”,組織農村客運站及客運企業受理的小型貨物運輸,提升農村物流網絡節點的數量和通達深度。2016年至2017年,共開闢農村物流線路180條,完成約2.1萬件小件貨物運輸。

  公主嶺市積極指導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公主嶺興國農牧産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搭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網絡,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問題。建設了生豬等農牧産品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了信息管理平臺和配送車隊,為生豬養殖戶和客戶提供了運輸便利。配送中心每月可配送生豬15萬頭,年成交額突破20多億元,可為生豬養殖戶增加收入7億多元。

  磐石市指導磐石吉高陸港物流有限公司以農村電商為切入點,建立縣域級物流服務中心1個、鄉鎮級物流服務站14個、村屯級物流服務點92個,實現了該市35.7%的村屯物流覆蓋率。

  集安市鼓勵企業建設綜合性電商平臺,集安市禦品堂創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供銷e家”綜合性電商平臺,既把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産資料供應下去,又把農副産品、再生資源收購上來,實現供給與需求有機對接,著力構建服務“三農”的綜合性、可持續的農村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

  農安縣依託農村客運班車開展了“村巴快遞”試點,利用多而廣的村屯級網點和客運班車,引入速遞公司,服務於“快遞下鄉”運輸鏈的“最後一公里”,發展農村電商,搞活農村經濟,促進貨物流通。目前,企業在農安設立32個村級快遞物流網點,全年累計收發快遞56865件,平均每月4738件。

  柳河縣打造“運營網、物流網、電商網”“三網融合”的公路運輸體系,累積投資近2億元,建設了柳河縣客運總站、採勝物流中心、新能源公交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制村及自然屯通客車率分別達到100%和96%;農村小件物流和快遞同村到戶率達到92%;途經三源浦鎮的3條農村客運班線進行延伸改造後,實現了與民航的無縫對接,為“通化內陸港”建設工程提供了運輸保障。

  “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鞏固的是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好農村路”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農民生活、農業經濟、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全省正逐步形成新的農業産業區、小商品集散地及經濟走廊帶,帶動效益農業、鄉鎮企業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為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效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效促進強基富民固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完成省政府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的各項目標任務!”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振才表示,未來一個時期,將全面規劃好農村公路,切實發揮引領作用;全面建設好農村公路,有效提高通達深度;全面管理好農村公路,確保權責一致、規範運行;全面養護好農村公路,努力提高通行品質;全面運營好農村公路,為鄉村父老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礎,為建設幸福美好吉林提供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闞世儒攝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