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白山市江源區——弘揚抗聯精神 增強民族凝聚力
吉林日報8月24日訊(記者 呂航):巍巍白山銘將軍英靈常存,濤濤松水頌英雄萬古流芳。
有這樣一位抗聯英雄,九一八事變之後,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日鬥爭中,參與開展了大規模的遊擊戰爭,他創建並率領東北抗聯第二軍轉戰東滿、南滿廣大區域,以足智多謀、英勇果敢、驍勇善戰聞名于抗日戰場,年僅29歲就壯烈犧牲……他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副總司令、第二軍軍長——著名抗日英雄王德泰。現在,他和在解放戰爭“四保臨江”戰役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152名革命烈士一起,被安葬在白山市江源區北部羊臉山山腰上的革命烈士陵園。
在石階兩側挺拔的樹木映襯下,偉岸的王德泰將軍雕像出現在記者的視線裏。“這座雕像于1995年5月由當時的江源縣政府修建,高達10米,用花崗岩雕塑而成,充分展現了革命先烈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在江源區委黨校理論研究室講師王琦看來,王德泰將軍的事跡應該被更多的人了解、傳頌,“他把民族大義、團結抗日和國際主義的精神,始終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更重要的是,他勇於獻身的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抗聯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的生動教材。”
王德泰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創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在領導延吉縣反日遊擊大隊的抗日鬥爭中,由於王德泰屢立戰功,多次粉碎日偽軍的進攻,他所領導的部隊被特委稱讚為“黨領導下的最可寶貴的模範隊”。1934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建立,王德泰任政委。1935年5月,第一獨立師正式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王德泰任軍長。由於多次與敵浴血奮戰的卓越表現,王德泰被稱為“東滿一隻虎”。1936年7月,王德泰任抗聯第一路軍副總司令。在東北人民抗日遊擊戰爭中,王德泰率領的東北抗聯第二軍,轉戰白山松水、鏡泊丹江,威震東滿與南滿,為抗日救國的民族大業立下了不朽功績。
江源區文廣新局主任科員溫雪松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挖掘和編寫王德泰將軍的事跡。“王德泰將軍是東北抗聯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將領,是吉林大地,在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工農出身的將領。他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他這只隊伍有咱們共産黨的軍魂!”
白山市江源區曾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根據地,多位革命先烈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同時,這裡也記載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江源區大石人鎮光環街對面山上,有一座石人血淚山罹難曠工紀念館。血淚山原名“浴淋塔山”,自從日本帝國主義強行在石人開礦以來,被奴役含恨死去的勞苦礦工,均被日寇扔在浴淋塔山,萬餘死難礦工埋葬於此,從此這座美麗的浴淋塔山變成了白骨滿山坡、血淚流成河的“血淚山”。如今,這裡已經成為江源區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自2014年9月份對外重新開館以來,紀念館接待約有20萬人次,每天遊客量在三四百人左右。”白山市江源區石人血淚山罹難曠工紀念館館長許雲介紹,通過對石人血淚山的宣傳,使江源區紅色資源得到了外界的充分了解,這幾年參觀人數逐年增加。
“我們雖然身處和平時代,還是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隨團尋訪的長春工業大學“青馬”工程學生唐銘澤瞻仰完先烈、了解這段苦難史後,更加堅定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信念,“新時代下,我們更應該去學習先烈們勇於抗爭、勇於奮鬥的精神,我們作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探索,為弘揚東北抗聯精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