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的白山樣本

2018-08-27 13:49:34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原題:紅色是白山的底色,傳承紅色精神是白山振興發展的源動力。如何實現紅色教育與紅色産業、紅色事業的融合發展?如何為地方發展注入澎湃的紅色動力? 紅星照耀白山——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的白山樣本

  吉林日報8月27日訊(記者 陶連飛):“東北抗聯”主戰場、“四保臨江”大本營、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志願軍供給線……

  白山,這個豐饒秀美的關東重鎮,記錄並見證了紅色中國的光榮與夢想。近年來,白山市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紅色教育品牌,收穫喜人,成績亮眼。

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的白山樣本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的白山樣本

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

  7月30日至8月3日,跟隨白山市“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集中採訪活動的腳步,記者踏上了探訪白山紅色資源的旅途。5天的行程,採訪團先後到白山市靖宇縣、江源區、渾江區、臨江市、撫松縣、長白縣,實地考察了楊靖宇將軍殉國地、民族記憶拍攝地、楊靖宇紀念館。考察參觀了江源區松花石博物館、石人血淚山、“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中朝國際鴨綠江大橋、陳雲舊居、陳雲公園等紅色教育目的地。隨著行程的深入,一幅獨具白山特色的紅色長卷在眼前徐徐鋪開。

  “一線三地一體驗” 構建黨性教育新模式

  從“14年抗戰”概念的全面普及,到承載著東北抗聯戰鬥記憶的白山市靖宇縣被認定為全國第三家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今天,長白山抗戰史已走進更多人的視線,隱藏在時光深處的東北抗聯鬥爭史開始綻放新的光芒。

  驕陽似火,這是和平年代裏尋常的盛夏午後。在位於靖宇縣的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講解員肅立在楊靖宇將軍犧牲的大樹下,一字一句講述將軍捨身殉國的悲壯歷史。前來參觀的幹部群眾圍成半圈,靜靜聆聽。

  當講到“日軍西谷喜代人試圖勸降,楊靖宇將軍凜然回答‘不必多説,開槍吧’”時,52歲的趙先生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今天我深受震撼,語言描述不出的感動,我再給將軍鞠個躬吧!”説罷,對著高大的紀念碑,趙先生端端正正深鞠一躬。

  過去的一段時間裏,上面的場景無數次在白山市上演。將本地紅色歷史資源系統整合,打造黨性教育基地,是白山市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著眼于提高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白山市建立完善了“一線三地一體驗”幹部教育培訓新模式。

  “一線”,即突出黨性教育主線,貫穿“4+1”幹部教育培訓體系;“三地”指突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三個時期,對東北抗聯事跡和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四保臨江戰役和陳雲紀念館、當代優秀共産黨員柏連福先進事蹟等進行整合,分別建立抗日戰爭時期黨性教育基地、解放戰爭時期黨性教育基地、改革開放時期黨性教育基地。以三個基地為依託,打造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四同體驗”模式,促進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基礎夯實,規劃到位,實施落地。依託改革開放時期黨性教育基地,白山市開設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黃家崴子村教育路線,研發設計吉林省優秀精品課程《血沃濛江》,相繼打造了《幸福生活領路人——走近“貼心書記”柏連福》等多門黨性教育精品課程,注重發揮社會各方力量,通過邀請全國勞動模範等先進典型和英雄的後代開展宣講會、選派優秀年輕機關幹部到黨性教育基地進行鍛鍊、鼓勵各級領導幹部上講臺進行專題授課等方式,成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黨性教育師資隊伍,保障了當地紅色教育工作能夠形成機制,長久地發揮實效。

  “1+5”新思維 開闢教育培訓新思路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紅色精神引領的教育培訓工作更當如此。依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將紅色教育與綠色生態教育、地質科普教育、邊疆國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冰雪運動教育創造性地嵌套融合,是白山的又一創新之舉。

  2017年5月,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等一行到白山進行了專題調研,對設立基地事宜給予了精心指導,並提出“1+5”教育培訓新模式,即統籌全域紅色教育,兼顧綠色生態教育、地質科普教育、邊疆國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冰雪運動教育。2017年12月,團中央正式批復成立“全國青少年長白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白山成為繼井岡山、延安之後第三家全國性的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所在地。

  在撫松縣仙人橋鎮黃家崴子村,記者見到了複合型紅色教育目的地的現實版本。水泥村路平坦整潔,村路盡頭是蒼翠大山,雕窩蓋子等多處綠色景觀帶和無公害果蔬的現代觀光農業齊整漂亮。以理想信念教育展館、抗聯紀念館(廣場)、抗聯路(密營地)等5大功能板塊為主體的撫松縣共産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在蒼松疊翠中靜靜迎接來客。

  據仙人橋鎮黨委副書記王剛介紹,黃家崴子村依託本地特有的生態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全力打造“一綠一白一紅”交相輝映的旅遊産業新格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旅遊,將長白山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俗風情融入到鄉村休閒旅遊中,突出發展冰雪遊。現在,撫松縣共産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已經開始運轉,截至目前,共承辦省市縣各級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訓近百場,4000余人次參加。接待各級領導幹部、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團體參觀訪問兩萬餘人次,日接待量最高達500余人次。

  據介紹,目前,白山市“1+5”教育培訓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承接省內外各級各類教育培訓,特別是在大中小師生社會實踐中影響力不斷增強。2017年以來,已經累計接待培訓班次達340余期,培訓學員逾1.6萬人次。

  “三大平臺”建設 轉型騰飛正當時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今天,紅星照耀下的白山,正邁步走向升級發展的新征程。

  依託既有基礎,圍繞全面振興。近年來,白山市著力打造了大生態、大旅遊、大健康、大服務、大文化融合互動發展的綠色産業體系,魯能、廣澤、山東水務等百億級項目紛紛落地,吉視傳媒長白山文化産業園、香港中展長白山雪村、農夫山泉200萬噸天然泉水、東北抗聯教育基地等大項目加快建設。

  今天的白山,交通、資金、人才瓶頸正在破解,“五高速、兩高鐵、三機場”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北京鼎典、東方資本等百億級産業基金的設立有力助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百所高校進白山”活動顯著提升了白山知名度,“院士專家白山行”帶來了人才支撐,鴨綠江400多公里開發開放經濟帶建設,構建了“綠色轉型振興、改革開放創新、興邊富民固防”三大平臺。

  新時期的白山故事裏,有傳承與發展,有堅守和創新,今天,這座紅星照耀下的城市,正在書寫新的時代篇章。(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