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為職工構築抵禦風險的防線——市總工會職工互助保障工作綜述
長春日報9月18日訊(記者周源 通訊員 趙超):唐紹森是一名公交車駕駛員,前不久在住院接受心臟動脈搭橋手術期間,唐紹森得知“像你這種情況,市總工會給予補貼”的好消息,既驚喜又感動。
幫患病職工緩解經濟壓力,讓廣大職工收穫更多的幸福感……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網絡和組織優勢,圍繞廣大職工的醫療保障需求,廣泛開展職工互助保障活動,為職工構築起又一道抵禦風險的防線。
聚焦職工需求
實施“全流程”職工互助保障
“減少發病的幾率,關鍵要重視對疾病的預防……”前不久,一場題為《如何科學防癌》的專題講座在綠園區稅務局舉行。
很多一直忙於工作、忽視自身健康的職工聆聽講座後感到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這場專題講座真是一場及時雨。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市總工會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構建起“病前預防、病中補助、病後救助”的職工互助保障模式。
市總工會著眼病前預防,加強職工健康管理,通過開展健康大講堂,幫助職工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立足病中補助,加強互助保障項目建設,實施“在職職工住院醫療綜合互助保障計劃”等5項互助保障項目,為職工提供住院醫療、意外傷害、重大疾病三重保障;注重病後救助,加強困難會員幫扶,開展困難會員愛心救助活動,使困難會員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
強化服務功能
為困難職工解燃眉之急
“總共近30萬元的醫療費,我個人只承擔了不到6萬元,職工互助保障真是幫我解決了大困難。”
説話的人是畢冬楊。此前,她不幸患上了膿毒血症,住院治療共花去29萬多元,除掉醫保兩次報銷的21萬多元,畢冬楊還需要承擔8萬元的醫藥費。
畢冬楊告訴記者,關鍵時刻,她當初花19.8元參加的市總工會職工互助保障起了作用。
根據政策,她從市總工會得到了2.2萬元的補助。
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市總工會將職工互助保障和幫扶救助緊密結合,拓寬服務職工的渠道。
今年年初以來,全市新增351家單位、3.5萬人參加職工互助保障。市總工會已經為患病或者遭受意外傷害的11304人次職工發放互助金1131萬元;向參加職工互助保障活動的305名困難會員發放“二次救助金”30.5萬元。
提升服務水準
精心打造服務職工品牌
“讓基層滿意、讓職工滿意”。隨著長春市推行政務服務綜合改革的深入,市總工會不斷加強職工互助保障服務窗口建設,通過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手續,營造溫馨辦事環境,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實現了職工辦理業務“零跑動”、基層工會幹部“最多跑一次”。
市總工會全面開展互助金銀行直接給付工作,依託工會會員服務卡,實現零現金支付,為會員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務。開發應用網絡查詢功能,依託互聯網,使基層工會和職工能夠及時了解自身的互助金給付情況,受到職工的歡迎。
市總工會還不斷完善三級工作體系建設,形成辦事處、代辦站、代辦點三級職工互助保障工作體系,通過強化多層次的業務培訓,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職工互助保障工作隊伍,他們認真為職工辦理業務、申請互助金,及時緩解職工的就醫壓力,使互助保障活動在職工群眾中贏得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