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品味朝鮮族獨特的藝術馨香 歌舞劇《長白山阿裏郎》起舞江城
吉林日報9月20日訊(記者 祖維晨):巍巍長白,幽幽碧水。9月18日,吉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延邊州代表團安圖縣文化館帶來的歌舞劇《長白山阿裏郎》在吉林市人民大劇院翩翩起舞。設計精美、色彩炫麗的舞蹈服裝,舞美、燈光的完美配合,呈現出“境外之境”“意外之意”的清遠藝術境界。
《長白山阿裏郎》是根據長白山下流傳千年的愛情神話傳説《仙女與樵夫》改編而成。歌舞劇通過全新的藝術視角,揭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弘揚了善良的人性之美。據介紹,《長白山阿裏郎》是中國第一部匯集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民族歌舞劇,是傳承中國朝鮮族文化精髓的華美篇章。它巧妙融合了“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朝鮮族鶴舞”“朝鮮族牙拍舞”“朝鮮族甩袖舞”“朝鮮族假面舞”“朝鮮族長鼓舞”等15項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使歌舞劇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該歌舞劇導演智貞鮮説:“充分發掘朝鮮族民族文化資源,將眾多非遺項目展現給觀眾,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次,我們帶著深深的誠意,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朝鮮族的風俗,了解朝鮮族文化。”
“用汗水裝點的鮮花最美麗”。安圖縣文化館經過兩年的籌劃,創作完成了這部大型原創歌舞劇。每次演出,安圖縣文化館全體演職人員都用最飽滿的精神來演繹這部作品。
記者在後臺看到很多演員身上都貼著膏藥。該歌舞劇演員弓琳告訴記者:“加班加點排練,扭傷和跌打傷是常事。我們能夠參加全省文藝會演,非常榮幸和激動,身體上的疼痛,不算什麼。”安圖縣文化館館長宋哲吉作為團隊領頭人,一直陪伴著演職人員,燈光、舞美、道具等每個細節都親自把關。宋哲吉説:“演員是少數民族文化服務事業的生力軍,參加這次全省會演,力求呈現一場精彩的演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演出贏得台下觀眾一致認可。“今後,我們會更精細打磨《長白山阿裏郎》,將它帶到全國乃至更大的舞臺,為攜手譜寫新時代民族文藝發展的新篇章貢獻自己的力量。”宋哲吉堅定地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