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從水稻産業之變看舒蘭縣域經濟發展

2018-10-08 09:23:4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小城“稻”路——從水稻産業之變看舒蘭縣域經濟發展

  吉林日報10月5日訊(記者孫翠翠 實習記者 王偉):又是一年秋收季,舒蘭市成片的稻田裏,收割機轟鳴。

  吉米米業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忙著往上海、寧波等地發貨。老客戶們正等著品嘗這一季的舒蘭大米。

  蔡興寶看著女兒蔡雪忙碌的身影,心裏是滿滿的幸福和自豪。自從女兒放棄上海的工作回到公司幫他打理大米生意,公司的“三蓮”大米效益翻了幾番。

  蔡雪是蔡家的第三代種稻人。從牛耕人種到全程機械化,從推車沿街叫賣到手機、互聯網銷售,蔡家的水稻産業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舒蘭盛産水稻,蔡興寶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在生産隊種稻。

  “那個年代,生産力水準低,水稻産量也低。種水稻十分辛苦,受一年累,卻打不了多少糧食,更吃不上幾頓大米飯。”蔡興寶説。

  改革開放之初,種水稻的人家並不多,每斤大米價格在0.4元錢左右。

  土地承包責任制,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水稻種植技術實現了很多創新性突破。種水稻的農民越來越多,水稻種植漸漸在舒蘭有了規模。

  上世紀90年代,舒蘭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機械化推廣加快,農機不僅應用在修翻整地和農田基本改造,還延伸到大豆、玉米、水稻等播種或收穫的一些環節。舒蘭大米已經成為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口口相傳的美食,市場需求激增。

  2003年,蔡興寶建立了水稻加工廠。“當時農民追求産量,哪個品種産量高、抗病強就種哪個品種,農民種什麼品種我們就收購什麼品種。甚至可以説,作為大米加工企業,我們也並不在意品種。”蔡興寶説,這時的舒蘭大米供不應求。

  舒蘭大米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此時的舒蘭,農業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高效植保、深松整地、免耕播種、航空作業等一系列新型機具和耕作方式已經開始應用到生産中。一些有實力的大米企業開始搶佔全國市場。舒蘭大米開始以有機大米、綠色大米、鴨田米、蟹田米等品類迅速佔領高端市場。

  農民綠色意識覺醒,企業逐鹿高端市場,舒蘭市政府整合資源搭建平臺,以綠色發展、優質加工、健康至上、富民強市為理念,把舒蘭大米打造成一張具有地理標誌和關東特色的縣域名片。從種植到加工再到品牌建設,舒蘭水稻産業形成一套完整的産業鏈。

  2008年,舒蘭市被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産基地。

  蔡興寶如魚得水,在舒蘭縣域經濟全面崛起的浪潮裏,率先引進了國際先進設備,提高大米加工工藝,採用“企業+基地+農戶”訂單模式,成立農豐水稻專業合作社,進行有機水稻生態水稻開發和種植。2016年,蔡興寶在水稻生産基地建立了24小時田間監控系統,形成可視化追溯體系。

  近年,舒蘭市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米品牌,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召開舒蘭大米推介會,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舒蘭大米,並實施電商銷售,線上線下同時發力。

  蔡興寶感到大米企業最好的時代來了,為了補齊自己行銷的短板,他勸説女兒蔡雪返鄉創業。

  蔡雪的回鄉,帶來了新理念新思路,借助舒蘭大米發展大勢,建立了互聯網等新的行銷渠道,改變了以往只銷售大米的經營思路,將普通的水稻基地變為旅遊景點,併發展水稻田私人訂制的經營模式……

  記者手記: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普通稻農生産、生活的變化,同樣能夠映射出改革開放後舒蘭水稻産業之變。

  改革開放40年,隨著農業産業體系的不斷調整,農業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和農産品品質的提升,舒蘭大米已發展成國內知名品牌。舒蘭大米産業也成為舒蘭農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統計,2017年舒蘭市大米銷售42.7萬噸,銷售額達到25.1億元。

  舒蘭大米品牌崛起,不僅給農民帶來收益,也加快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生態休閒、田間觀光旅遊等産業融合發展,繪就了舒蘭市“稻花香裏説豐年”的美好景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