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通榆:不嗜辣卻家家種辣椒

2018-10-09 10:13:32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不嗜辣卻家家種辣椒——吉林“國貧縣”通榆秋收見聞

  新華社長春10月7日電(記者 段續):秋收時節,吉林省通榆縣的許多鄉鎮裏一片紅彤彤的喜慶景象,收穫的紅辣椒堆滿了院落和曬場,空氣中瀰漫著辛香,烘托著豐收的喜悅。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火紅的辣椒正成為脫貧的好幫手,讓貧困戶的日子紅火起來。

  “一畝辣椒能收入三四千元,鮮辣椒每年的價格穩定在1元左右,脫貧致富就靠它。”瞻榆鎮農民孟慶榆説。孟慶榆在房前屋後種上紅辣椒,還承包了2公頃土地。他説:“去年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蓋起磚瓦房,從收成看,估摸著今年就能脫貧。”

  東北人並不嗜辣,但為何通榆的鄉鎮裏幾乎家家戶戶種辣椒?

  “通榆縣鹽鹼地多,地廣人稀,氣候乾旱且風沙大,但這樣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剛好適合紅辣椒生長,辣椒口感好。”通榆縣天意農産品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于海娟説,“我們把辣椒加工銷售到全國各地,有的銷售到韓國、日本,製成辣醬,很受歡迎。”

  于海娟是通榆有名的“辣椒王”。她從辣椒種植做起,如今經營著縣裏最大的辣椒收購加工企業。2017年,公司與3830戶貧困戶簽訂了種植合同,貧困戶每畝獲利4500多元。

  “辣椒苗、農資和地膜都有補助資金支持,企業保底收購,咱只要肯幹出力就能脫貧。”鴻興鎮綠化村69歲貧困戶王洪喜説。老王掰著指頭算著賬:除卻1畝地的成本1500元,保守估計也能賺3000多元,“比原來種玉米多賺一倍多”。

  別看通榆家家戶戶種辣椒,可就在十幾年前推廣辣椒種植時,縣裏鄉里遇到了不小的難題。一方面,種玉米是農民多年來的習慣,雖然産量低但省心省力;另一方面,種辣椒需要一定技術,農民們思想保守,開始並不認可。

  “先動員一戶,一戶帶動一村。”綠化村村委會主任李長江説。通榆發動村鎮裏的黨員、致富帶頭人率先種起辣椒,聯合農技和企業對村民進行培訓,在群眾中推廣開來。農民看到了效益,逐漸開始跟上學習、種植。

  産量逐漸上升,通榆利用公司加農戶的措施,政府和企業組織專業隊伍對貧困戶進行栽苗、澆灌、採摘等全過程服務,簽訂購銷合同。對失能和體弱的貧困戶,實行庭院反租、資金補助等辦法,年底按比例分紅。2017年,貧困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除了種地,貧困戶還有勞務收入。紅辣椒加工生産過程中需要將辣椒柄去除,人工費用每斤2角錢左右,每人每天能摘1000斤左右,一天一結賬。“每天收入150元,一個月下來也能賺四千多元,生活更有奔頭!”王洪喜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