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2018-10-11 09:34:21  |  來源:長春晚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我市攝影愛好者曬出“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2018長春軌道交通攝影大賽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高興》 孫涵涵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地鐵體驗》 楊智誠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進站背影》 孫建一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指示明顯 容易找》 周特琪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世紀之光 彰顯絢爛長春》 尚天揚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祖孫倆》 王子善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合影》 胡文秀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規範上下車》 李揚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不一樣的注視》 李建業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時刻保持整潔》 展星文 攝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攝影佳作

  《迎接》 張建 攝

  長春晚報10月11日訊(記者 梁闖):萬眾期待的長春市“軌道交通2號線”在8月30日開通試運營,這一天註定會銘記在長春人的記憶深處,長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又收穫一枚果實。自從開通試運營起,市民爭先體驗舒適與快捷的“軌道交通2號線”,這條綠色交通動脈輻射面積大、涉及功能區域多,參與出行的市民範圍更加廣泛。為了更好地展現我市軌道交通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詮釋長春市軌道交通的新速度,日前,由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長春新聞攝影學會、長春晚報社共同主辦的“走進新時代 聚焦新速度”2018長春軌道交通攝影大賽,面向全省攝影工作者、攝影愛好者徵集“軌道交通2號線”主題攝影作品及延時攝影作品。 地鐵對於市民來説更多的是一種城市符號,是美好的追求,也是我們對城市美好的嚮往和自豪。而這背後,不知凝結了建設者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軌道交通2號線”建設歷時4年多、1000多個日日夜夜,來自全國各地的萬餘名建設者的汗水和努力,在這一天修成正果。為了向“軌道交通2號線”的勞動者表達深深的敬意,展現楚楚動人的建設成就,賽事組委會選取了部分參賽作品進行選登,一張張攝影佳作,在歲月的激蕩和洗禮中,為長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煥發出愈發迷人的色彩。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軌道交通建到哪,市民的生活就將延伸到哪。如果説“軌道交通1號線”的開通標誌著長春邁進了地鐵時代,那麼“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試運營則標誌著長春市步入了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0.5公里,橫貫城市東西,穿城而過。18座車站“串”起了百年文脈、市井風情、繁華商貿、創新重鎮……並與“軌道交通1號線”形成打通東西南北的“大十字”骨架,與環狀的軌道交通3、4號線構成長春市軌道交通基本線網。 本次徵集活動得到了吉林省攝影家及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涌現出一批融藝術性和真實性為一體,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攝影佳作。鏡頭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帶著孩子的夫婦,還有身著校服的學生,更有埋頭苦幹,為安全、順利推進地鐵建設和運營揮灑汗水的勞動者……幾百幅攝影佳作,用鏡頭記錄了“軌道交通2號線”週而复始滿載無數乘客,有暖心的笑臉,有落幕時的悲情,更有攻堅克難的時代力量。這一切讓廣大市民感受到了地鐵發展,激發了更多人關注地鐵、親近地鐵,選擇地鐵出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