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百花爭艷俏枝頭——白山市創新創業典型走筆
渾江四方山紅葉谷
以省級創業先鋒徐建友為董事長的白山市林源春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依託長白山野生資源,集北五味子、刺五加、藍莓、山野菜等良種繁育、種植、加工、貿易、連鎖加盟經營及相關技術服務、科研開發為一體的吉林省農業産業化先進龍頭企業。目前,公司産品12大系列158個品種,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白山市眾科玫瑰種植園鮮花飄香。
白山市亨泰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在董事長魏金生的帶領下,12年來,企業由弱到強,現日産15萬隻玻璃瓶,吸納當地就業100余人。
位於臨江市葦沙河鎮錯草村的天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返鄉創業大學生魏樹波理事長的帶領下打拼16年,形成創業基地佔地面積2920公頃,紅松果林1200畝、林下參500畝、五味子100畝,長白山森林黑豬500余頭,笨雞2000多只,黃牛20余頭,年凈利潤200多萬元的産業規模,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吉林日報記者 王春寶 張俊增 洪銘潞
寫在前面
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強調,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産業加快發展,儘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強調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經濟發展活力之源,是當前推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白山轉型升級之道。
創業成就夢想,創新引領未來。近一段時間來,白山市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被列為全市“十大工程(戰役)”之一,大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環境,全市上下齊心協力,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品、開拓新領域,培育新興産業,點燃廣大創業者的激情,呈現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喜人景象。
創業落地,創新添力。白山這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雙創”隨著時代的腳步鏗鏘前行。環保無污染的新型材料、100%被人體吸收的人參肽……新時代,創新創業的“萌芽”連軸轉動,在白山這塊“雙創”熱土上,在陽光雨露的溫潤下,更多創新創業的種子在此落地生根、盛放如花。
連日來,記者深入白山城鄉,實地走近了20余位創新創業典型人物,踏訪“雙創”成果,聆聽“雙創”故事。
“頭雁”引領 鋪就致富路
金秋時節,走進臨江市六道溝鎮夾皮溝村。山崗下,千余架金黃的煙葉吊挂在一排一排架子上,淡淡的煙草芳香瀰漫山間。
“今年黃煙大豐收,再有1個月,這批煙葉就曬好了,肯定會賣個好價錢。”致富領路人、52歲的村支書周宗霖邊説邊把手裏“排隊站好”的煙葉湊得更緊更密。
當記者問到:“夾皮溝村咋與黃煙結的緣?”
“我是土生土長的夾皮溝人,上世紀80年代初走出了夾皮溝,去外地闖蕩了20幾年,最後還是想回到老家,為百姓鄉親做點兒實事。”周宗霖打開了話匣子。
“2010年,我回到了村裏並擔任了村委會主任一職,就是想著帶領鄉親們發展産業致富,因為夾皮溝有近百年種植黃煙的歷史,形成了很多獨具香型特色的黃煙産品,最終選擇發展擴大傳統黃煙産業。”
項目選好,説幹就幹。在他的帶領下,8年時間裏夾皮溝村黃煙種植由原來的150畝,發展到現在2200畝,從業人員達1000多人。
為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渠道,2010年他開始創建夾皮溝村黃煙栽培農民合作社和黃煙協會,把全村380戶村民吸納為社員,並帶動貧困戶18戶43人脫貧,通過網絡等多渠道的銷售摸式,産品銷往全國。
截至目前,夾皮溝黃煙産業産值達20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2萬多元,18戶貧困戶提前脫貧,帶動全村1000多人就業。如今的夾皮溝村,在周宗霖的帶領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返鄉創業,帶民致富。夾皮溝村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大陽岔村也緊跟時代步伐,而他們的主打産業卻是“仙草”——靈芝。
來到江源區大陽岔鎮大陽岔村,一棟棟靈芝大棚如顆顆珍珠灑落於此,大陽岔村黨支部書記江雪生正忙碌地指揮著村民熱火朝天地勞作著。
談起自己的創業致富路,江雪生坦言:是村民們的信任,讓他挑起了帶頭致富的重擔。“2010年、2016年,村委會兩次換屆選舉,村民們都投了我的票,我不能辜負大家對咱的信任,必須想方設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要致富,上項目。經過多次考察,他發現靈芝種植是一個好項目,有了發展方向,江雪生並沒有立即著手去做,而是帶領村幹部、村民代表及老黨員多次前往撫松、琿春等地參觀學習。通過反復考察,江雪生不僅學會了種植靈芝的方法,更掌握了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
有了這些保障,江雪生滿懷信心地組織村民開始了靈芝種植。2017年,投入資金80萬元,建成20棟大棚,當年收穫靈芝袍子粉1.5噸,靈芝4噸,銷售收入達30余萬元,還帶動貧困戶10戶15人,每人增收1500元。
今年8月末,江雪生又新建了2棟新大棚,據估算,今年預計出産靈芝5噸,靈芝孢子粉2噸,總體收入將超過去年。
群雁高飛頭雁領,一花先放眾花隨。帶動村民創業致富,特色種植外聯市場內接地氣,鄉村振興動力強勁。
內外兼修 激發內生力
産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在白山大地有這樣一些民營企業——依託地域資源優勢,通過持續創新研發,産品叫響市場。
走進白山市東北亞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實木複合地板生産線、紙面石膏板生産線、光觸媒硅藻泥板生産線……多條設備都在滿負荷運轉。
“你看,這個光觸媒硅藻泥輕質高強板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新産品,具有清除甲醛、呼吸調濕、壽命超長、隔熱阻燃等優點,其生産工藝技術在全國同行業裏都是處於領先地位。”東北亞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長髮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眼下,白山市東北亞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正積極研發創新型材料:預計年産硅藻母粒100萬噸,30萬噸的鉀鈣鎂硅肥項目正在研發生産。總經理潘長髮還介紹,2個項目成功投産後,預計産值將達60多億元。
利用地域特色資源,創新發展綠色建材、創建綠色建材企業,潘長髮帶領他的團隊,立志為白山綠色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唯有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華山一條路”,這在國藥肽谷成為明證。
在撫松縣工業園區內,國藥肽谷有限公司名揚中外,這是一家專業致力於膠原蛋白肽、植物肽為原料、功能食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于一體化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公司生産的人參肽定位為‘功能性食品’,是全國唯一擁有SC認證的人參肽原料供應商,是世界肽科技的旗艦型企業。”公司總經理石豐驕傲地説。
今年9月10日,國藥肽谷有限公司受邀參加2018第五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並榮獲“傑出貢獻獎”。
“你看,8月7日國家興奮劑檢測研究中心剛下來的檢測報告,檢測的200多項結果都是合格的,也就是説國家運動員都可以食用,安全性問題可以讓消費者百分百放心。”
現在,他們的技術可達1000道爾頓以下,人體可以100%吸收小分子肽。人參肽系列産品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緩解慢性咽炎等。
“中國人參看吉林,吉林人參看白山。”可以100%為人體吸收的人參肽、擁有12項全球領先的肽相關專利,石豐率領他的國藥肽谷團隊已經走出人參産業原料生産及粗加工的尷尬境地,向著人參産業精深加工邁出堅實腳步。
百花齊放 唱響“創”字訣
白山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徵,農業大面積發展受此瓶頸制約,勤勞的白山人在農業轉型創業歷程中,瞄準了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
來到渾江區六道江鎮白山市眾科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在100畝的玫瑰花園內,程少軍正與合作社員工們忙著採摘玫瑰花,待剪枝、包裝後發往白山和通化兩地的鮮花市場。
今年,是程少軍創業的第5個年頭,2013年,程少軍不顧父母的不解和反對,在六道江鎮東村承包8棟溫室大棚,創立了白山市眾科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幸的是,他的創業激情剛剛開始就被一場病蟲害澆涼了心。
“創業初期由於不會選花苗,技術也不熟練,又遭遇了病蟲害。當時,很多花苗都病死了,産量很低,不僅沒賺到錢,還賠了不少,這也正是家人所擔心的。”創業初期的失利,並沒有打倒程少軍,用他的話説“選定的路,再難也要走下去”。
2014年,程少軍背起行囊,遠赴昆明學習玫瑰花種植技術。因為掌握了專業技能,一年後,程少軍的玫瑰種植切花已經形成規模,他自己也根據東北特有的氣候和土壤,研究出一套適應本地的玫瑰切花簡易棚膜越冬技藝。
通過幾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合作社玫瑰種植面積已達106畝,年産玫瑰切花600萬枝至700萬枝,玫瑰品種也從最初的3種擴展到現在的21種,産品銷往北京、大連、長春等地,每年僅玫瑰花一項就可實現産值180多萬元,同時還帶動貧困戶、殘疾人等種植戶40多戶致富。
眼下,程少軍正設想著把合作社打造成以種植為依託,集花卉規模化生産、觀光旅遊、採摘、會展博覽等相關産業于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型、創新型産業綜合體,在進行農業生産經營的同時展示農業文化和新農村形象。
植得花香四溢,自有蜂蝶艷舞。
走進群山環抱的長白縣新房子鎮老人溝村,雖至仲秋,仍見青山蒼翠,百花綻放,成千上萬隻蜜蜂飛舞,忙著採花釀蜜。
創業致富女強人于麗梅有著15年的養蜂經歷,從創業之初的10群意蜂發展到如今的100多箱,她把“甜蜜事業”做得紅紅火火,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蜂能人。
“剛開始養蜂只是想有一個營生,幹到今天養蜂對於我來説,已經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個愛好。”于麗梅告訴記者,她養蜂的秘訣就是“人不離蜂,蜂不離花”,目前于麗梅養殖意蜂100余箱,年産蜜能達6000多斤,收入達10萬餘元。
于麗梅説,養蜂15年,雖然蜂産品很有市場,但常常是買家找不到賣家,而賣家又找不到買家。一家一戶的散養模式,已跟不上市場的需求,蜂産品只能銷在本地,外地的客戶找不到養蜂人。於是,于麗梅就有了和大家一起幹的想法。
2009年春,在鎮政府的支持下,長綠養蜂合作社成立了,于麗梅與社員們積極探索養蜂技術,採取“合作社+散養戶”的模式,統一生産,統一銷售,發展社員50多戶,養蜂3000多箱,在養蜂行業開闢了自己的“甜蜜”事業。
談到未來,于麗梅又有了一個新的目標——建立養蜂基地,將養蜂散戶集中起來,統一管理,形成品牌,帶動新房子鎮的養蜂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雙創”之花群爭艷,萬紫千紅滿庭芳。
德藝雙馨,琴瑟和鳴的劉雪佳、王禹霖夫婦,以對文化藝術事業的追求和對孩子的愛心,在靖宇縣創辦佳霖藝校,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
身殘志堅,即使失去十指,依然能在松花石上雕刻出精美圖案的渾江區文財木石雕刻廠廠長喬文財,用刻刀書寫著人生的夢想;
開發朝鮮族特色,打造民俗旅遊,長白縣聖山阿裏郎旅遊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麗善,用匠心打造“聖山阿裏郎”品牌,用恒心傳承朝鮮族文化永流長;
……
一個個創新創業傳奇故事,在白山這塊“雙創”熱土上精彩呈現。
創業氛圍朝氣蓬勃,創新發展蔚然成風,白山市的創新創業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