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市民對供熱不滿意可撥打12319投訴

2018-10-23 10:20:41  |  來源:中國吉林網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供熱第三天 對供熱單位服務不滿意可撥打12319投訴

  中國吉林網10月22日訊(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曹逸群):法定開栓後,中國吉林網接連接到市民各類反饋,放風閥打不開、管道漏水等一系列供熱問題也接踵而至,為了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吉網幫您聯繫處理。

  供熱企業開通24小時服務電話

  目前,長春市共有40余家供熱單位。為了提供更好服務,這些供熱單位都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市民李女士説,目前的供熱單位服務逐年在改善,接線員態度特別好。因為採暖期剛剛開始,各家採暖設備情況參差不齊,

長春市民對供熱不滿意可撥打12319投訴

  問題比較集中體現出來,一時忙不過來,也都能理解。李女士撥打客服電話後,技術工作人員在兩個小時登門。“我們剛處理一個漏水的緊急情況,請您理解。”工作人員向李女士解釋。

  據了解,每年供熱初期,都是客服熱線最為繁忙的階段。供熱面積排在前十位的供熱單位,每天要接到近萬個諮詢服務電話。48個小時內,無論什麼情況,都將給予用戶明確答覆。

  提前5天供熱 三分之一諮詢電話問繳費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各供熱單位有三分之一的電話是諮詢繳費問題的。“因為今年較去年提前5天供熱,很多家庭沒有提前繳費,為此,我們延長了繳費時間到本月25日。”客服人員介紹。除此之外,還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電話是反映家裏不熱和報修的。

  據介紹,為了應對開栓後的大量問題,各供熱單位提前做好了準備。客服人員全員上崗,技術維修人員24小時在崗,隨時準備到達用戶家裏。還有一些供熱單位,採用了現場巡查方式,到用戶家進行走訪。

  在長春市供熱集團服務範圍內,熱電聯産區域內有700萬供熱面積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樓,“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每天不停有報修用戶。長春市供熱集團承諾用戶距離近的十分鐘之內到達現場解決問題。

  轄區市民張先生82歲的母親一個人在家,發現家裏暖氣漏水,趕緊撥打客服電話。技術維修人員5分鐘趕到現場,及時處理完漏水情況後,還幫助老人把家裏打掃了一下。

  如果對技術維修人員不滿意可做評價

  在採訪中吉網記者發現,有一部分是用戶自家原因導致不熱。技術維修人員到達用戶家排查時,經常發現很多用戶沒有繳費或者沒有打開閥門。供熱單位的工作人員也提示用戶,首先要確認是否繳費,再看看自己家的閥門是否打開。

  “開始供熱時,都需要一個循環的過程。”技術維修人員説,也請用戶多多理解他們的工作,他們也希望能夠安全、穩定地為各家供熱。但是,供熱面積這麼大,用戶這麼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們和客服人員會盡最大的努力保障供熱。

  在服務工作中,各供熱單位也採取了很多措施,約束技術維修人員。比如戴牌入戶,用戶可以根據名牌知道維修技術人員的信息,可以對服務滿意度隨時進行反饋。同鑫熱力的技術維修人員胸前佩戴二維碼,用戶是否滿意服務,隨時可以立即掃碼評價,反饋給供熱單位。“我們是服務單位,每一位員工都看重用戶的評價,公司也會對我們進行獎罰。”同鑫熱力負責人介紹。

  對供熱單位服務不滿意可撥打12319投訴

  據了解,很多用戶家裏的供暖設備管線老化和改變原有供熱形式,導致家裏溫度不達標。也有因為左右鄰居沒有供熱,形成冷山影響室內溫度。還有的家庭窗戶和門封閉不好,導致熱量流失。有技術維修人員建議,視供熱情況,最好摸一下進戶管道的溫度。如果進戶管道沒有溫度或者溫度低,就證明供熱單位沒供熱或者沒按要求供熱。如果進戶管道溫度可以,就要尋找一下其他原因。這些問題,都可以撥打客服電話反映給供熱單位,請專業人士進行檢查解答。

  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外網維修,導致供熱單位沒有及時供熱。還有一些因為小區內其他家庭供熱管道或供水管等設備爆裂,導致小區內暫時處於維修狀態,不能及時供熱。這些問題,供熱單位都會儘快維修解決。如果用戶發現家裏或者鄰居有爆裂情況,應及時報修,技術維修人員儘快到現場解決問題,儘快恢復供熱。也有供熱單位出現電廠調峰等情況,導致用戶供熱達不到標準。供熱單位都會提前通知用戶,做好防護準備,並協調電廠儘快恢復供熱。供熱單位為了儘快告知用戶維修情況,會採取短信通知、張貼公告、媒體發佈刊登公告等方式,通知用戶。

  也有個別供熱單位存在不按要求供熱的情況,用戶與供熱單位溝通不順暢時,可以通過撥打12319長春市供熱投訴電話向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反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