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梨樹棚膜:四季瓜菜香飄萬里
吉林日報10月30日訊(記者 曾慶偉):南有壽光,是全國蔬菜集散地;北有梨樹,把四季棚膜瓜菜銷往東北乃至全國各地……
近年來,梨樹縣棚膜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生力軍。
千名用工者的背後
天剛放亮,在梨樹縣高家村生活了13年、如今當上村環衛主管的打工者高文軍,便與今年較大一批大棚打工者見了面。
梨樹縣鄉村振興先導區管委會設在高家村。管委會樓前聚集了近千名打工者,他們有的來自村內租住戶,有的是5公里的外縣城居民,還有附近用工集散地的村民。10多年前,高文軍也是其中一員。
為啥有這麼多人來村裏打工?因為這裡的村民頭腦活絡,接觸棚膜早,越幹越有經驗,不到一畝地的棚膜,收入好幾萬。
村裏每個組都有10多家有大棚的,最多的達到20棟。每棟大棚雇人經營的收益是2萬元,大戶每年都有20萬元-40萬元收入。在開春用工旺季,1000多名打工者全被雇走,每天支付雇工費10余萬元。
據了解,高家村已建大棚960棟,戶均3棟,棚膜總面積發展到310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2016年,全村總收入達到4500萬元,人均棚膜收入達1.57萬元,佔人均純收入的75%。在高家村的輻射帶動下,周邊多個鄉(鎮)也陸續發展棚膜經濟,現已形成以高家村為核心的超大型棚膜核心區,全縣大棚總量發展到3.27萬棟,瓜菜總産量達到39萬噸,在全省首屈一指。
端住瓜菜産業的“金飯碗”
在暖棚裏出菜的宋廉忠,忙著把賣菜的錢數記在記錄本上。3年前,是他建暖棚的第一年,第一茬種番茄産值達5萬元,第二茬種黃瓜趕上春節上市,每斤賣到5元。
宋廉忠是喇嘛甸鎮王家園子村書記王彥帶出去的40名學員之一。他們一起到遼寧學習後,回村從農民手裏流轉了13公頃地,每棟暖棚投入15萬元。一期建的21棟大棚,如今已回本見利。“自打成立園區後,縣園藝特産站工作人員經常來指導。縣裏更是把這裡作為棚膜主産區來打造,加大獎補力度,做大做強綠色品牌。去年園區又擴建土堆式溫室31棟。”宋廉忠説。
王家園子村的614戶村民,從第一戶棚室起步,從木棚、鋼骨架棚到土堆式溫室,實現了三級跳,實現了一畝菜田種出十畝大田的收益。
園區採取統一串地、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分散管理模式。為了加快園區建設,喇嘛甸鎮黨委和王家園區子村委會積極幫助協調解決串地、打井、上電等實際問題,確保園區建設順利推進。
“白色浪潮”下的市場思維
“目前正在提升棚菜品牌的含金量,原來棚菜量很大,但是很粗放,現在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九月青豆角等品牌,確保農戶持續增收。”縣農業局局長盛天説。
為使“白色浪潮”奔涌不息,梨樹縣通過打造先導區、園區,引進龍頭企業帶動,請來專家團隊傳技術,為棚膜經濟發展營造有利條件。
梨樹縣的發展目標是依託國家政策,形成東北蔬菜集散地,為此他們請來中國農大專家,為棚膜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針對棚菜中豆角經濟效益可觀這一突出特點,集中打造九月青豆角品牌。
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貴滿在農業領域工作了35年,他説:“目前變化最大的是我們的種植技術越來越簡單化,有些技術發生了顛覆性改變。現在我們建議農民從大肥大水,向半自動化水肥管理轉變。突破原來的面積、規模等局限,從農民自身角度出發,實現管理簡單化,從而實現規模化發展。”他告訴記者,過去所有的環節都是農民自己完成,現在真正的園藝大戶不用在一線工作,而是研究苗從哪來、化肥從哪來,變成了小老闆兒。需要引導他們的是:把産品看成商品,要有市場思維,研究産品如何賣出去……
梨樹縣的棚膜經濟,正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創造新的奇跡!
記者手記:
推廣棚膜經濟,經濟效益最有説服力。梨樹縣的棚膜經濟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高家村最初有村民侍弄大棚,收益頗豐,其他村民見勢爭相仿傚,成就了高家村棚膜經濟的紅火。見到高家村的發展,周邊村屯爭相學習,於是有了以高家村為核心的超大型棚膜核心區。記者相信,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他們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好,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