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10月吉林省未發生重污染天氣 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6%

2018-11-08 09:24:06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10月全省未發生重污染天氣 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6% 抬頭可見藍藍的天

  吉林日報11月8日訊(記者劉姍姍 通訊員 呂俊):對於10月東北來説,生態環境變好了,百姓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抬頭可見藍藍的天!

  11月5日,“吉林發佈”發佈信息:長春市連續91天空氣環境品質優良——“無霾”!

  所謂“無霾”其實是一種比喻。東北地區秋冬季節供暖期開始,燃煤污染物排放增加,加上秸稈焚燒難控以及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原本常常“霧霾蔽日”的天,今年卻持續“藍天在線”——

  10月,吉林省未發生重污染天氣,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

  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在這個初冬越來越強。

  合力治霾——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待

  打好藍天保衛戰對於吉林的領導班子來説絕不是一句空話。

  8次吉林省委常委會議、1次吉林省委常委擴大會議、2次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8次吉林省政府常務會議、8次吉林省政府黨組會議、105次吉林省政府各類專題會議……從年初到現在,吉林省專題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的會議多達132次;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解決好工業、燃煤、汽車尾氣、秸稈露天焚燒等污染問題,促進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隨即,吉林省政府印發《吉林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大力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吉林省上下一心,不斷前行。

  今年1月至9月,吉林省地級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05%,同比增加4.7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

  一串串反映環境治理成效的數字,瀰漫在清新空氣中,化作藍天白雲,蘊藏在吉林綠色發展的版圖裏……

  鐵腕治霾——向秋冬季“霾兇”説不

  在吉林省的大氣污染治理中,秋冬季“霧霾”治理無疑是重中之重,而燃煤治理和秸稈禁燒則是重點中的難點。

  摸準了“污染”脈門,因“病”施治,才能讓天真正藍起來。

  10月15日,雙遼市那木鄉雙城村和遼東街金良村的黨支部書記王二臣和王奎被免職,原因是其管轄的村域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今年,針對秸稈禁燒,吉林省出臺了《吉林省2018年秋冬季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範(試行)》《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確立了網格化監管、五級包保、秸稈離田、縣級檢查、市級巡查、省級督查、定期通報、預警約談、聯合執法、量化問責等10項禁燒工作機制,形成全鏈條管理。10月,衛星遙感共監測到吉林省15個熱異常火點,經核實,其中4個為秸稈焚燒火點,較去年同期的774個大幅降低。

  不僅如此,吉林省大力整治煤煙型污染。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印發了《吉林省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及工作方案,分解落實總量控制目標,嚴格控制高耗煤項目建設。組織開展燃煤鍋爐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對吉林省1101台20蒸噸以上非電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整治,截至10月底,已整治1028台,完成率達到93.4%。不僅如此,深入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將淘汰範圍擴大至縣級城市建成區,累計淘汰縣級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318台;退出煤炭産能215萬噸,取締2家“地條鋼”企業,過剩産能行業新增産能項目實現零受理。

  科學治霾——保衛藍天吉林一直在努力

  實地督導、獎懲考核,機制保障……“霧霾”在白山松水間被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出來。

  秸稈露天焚燒,開創“兩區管理”模式。將秸稈禁燒工作劃分禁燒區和限燒區,進一步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制定錯峰啟爐方案,合理調控供熱運行時間,採用隔時分批起爐方式,防止集中起爐造成大氣污染;

  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産,所有水泥熟料生産線要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間全面停産,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冬季燃煤供熱騰出容量;

  進一步明確了重污染天氣控制目標和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期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要求,組織各地制定完善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和“一廠一策”應急響應方案,打通應急管控措施的最後一公里。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就是幸福。

  接下來,吉林省的藍天保衛戰還將有哪些“大招”,請拭目以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