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園藝特産業種出好“錢景”
長春日報11月20日訊(記者 袁 達):初冬時節,在田野上的一棟棟溫室大棚裏,鮮紅的番茄、翠綠的黃瓜、五顏六色的鮮花,讓冬季的北方大地變得色彩斑斕。
這冬日裏的勃勃生機,源於長春市蓬勃發展的園藝特産業。記者日前從長春市農委了解到,在今年長春市農業生産中,園藝特産業成為突出亮點——全市新發展棚膜種植面積5.94萬畝,棚膜建設在全省體量最大、建設最快、成效最突出。據預計,今年全市園藝特産業産值可達230億元,比去年增長4.5%。
園藝特産業是如何種出好“錢景”的?“這得益於長春市多年來的積極培育。”長春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近年來,長春市堅持市場和效益原則,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根據各地農業資源稟賦和特色産業發展基礎,建起了蔬菜、花卉苗木、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産業基地。今年,長春市重點建設了30個規模化棚膜經濟園區,把蔬菜産業打造成帶動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大産業。
同時,各地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發展園藝特産業,為新建改造棚室、規模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資金支持,並做好園區道路建設和“村村通”硬化路項目建設,保證園藝特産及時運出。
長春市還高度重視科技應用,為園藝特産品質保駕護航。長春市以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市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基地化建設、綠色有機品牌認證。園藝特産業園區與科研單位建立協作關係,集成推廣先進種植技術,選送技術人員定期參加培訓,並積極探索産學研合作模式,建設了一批試驗示範基地,建立了産品追溯制度,確保産品品質安全。
銷售,曾經是阻礙園藝特産業發展的短板。為了讓更多的優質園藝特産走出長春,長春市通過樹立品牌、創新銷售模式等方式破解這一難題。打造地域公用品牌、申請農産品地理標誌、對優勢農産品進行商標註冊、參加各類展會、開展特色農産品推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品牌行動”,提高了長春園藝特産的附加值。
在榆樹市五棵樹鎮進步村農産品批發市場,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從這裡駛出,奔向全國各地。“我們已經與10多個省的40多個城市建立了穩定的供銷合作關係。”市場負責人介紹説,這裡年蔬菜交易量超過1億公斤,經營收入超過2億元,直接帶動2000多農戶增收,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
不僅如此,長春市還積極整合優質農産品,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網絡。通過發展和完善特色農業訂單産銷模式,引導生産主體與農産品收儲、加工、銷售企業簽訂購銷合同,按照訂單要求開展標準化生産,提高農産品品質水準,滿足企業對産品的品質和數量需求,讓園藝特産“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