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查幹湖漁場生態保護和發展紀實

2018-11-26 09:20:3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葛寧遠

  原題:從白手起家到資産19.3億元——查幹湖漁場生態保護和發展紀實

  吉林日報11月26日訊(記者 張紅玉 程光):歲月更迭,滄海桑田,從一無所有到資産總額19.3億元,國營查幹湖漁場的繁榮發展,都濃縮在了改革開放的40年裏。回望來路,每個查幹湖漁場人都感慨萬千。

  “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説起查幹湖漁場的變化,今年46歲的魚把頭陳立軍感觸特別深。他告訴我們,1991年他剛來漁場參加工作時,漁場的生産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拉小套子、镩冰窟窿,什麼臟活累活他都幹過。

  而在查幹湖漁場場區附近經營超市和飯莊十幾年的張殿峰和王鳳雲夫妻倆,更是見證了查幹湖漁場的變遷,“我們這裡原先全是泥草房,現在生活好了,不但家家戶戶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很多人還買了轎車,去城裏買了樓房。”

  查幹湖漁場黨委書記單軍國告訴記者,查幹湖漁場始建於1960年,當年只是一個20余戶的小漁村,今天資産總額已達19.3億元,有職工857人,魚産品的存量、品質、産量、銷量均居全省同行業之首,經濟實力全省同行業第一,並實現了晉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跨越式飛躍。

  “生産缺工具,住宿無房屋,吃的高粱面,喝的白菜湯,下湖去捕魚,全場船一隻。”説起建場伊始的生産生活條件,老漁場人還記得當年的順口溜。據説,當時連辦公室都是借用鄉親的土房,全年魚産量僅為110噸。

  生産生活條件艱苦,克服一點就行了。但自然條件的改變,卻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去面對。1964年,查幹湖水位開始下降,水質發生變化,魚産量急速下滑。到1966年,由於連年乾旱少雨,查幹湖水源斷流,直至乾涸,裸露的湖底鹼土飛揚,漁場連年虧損,很多職工紛紛調離。

  “不能讓一汪湖水在我們手裏斷了根源。”本著這樣的理念,1976年,前郭縣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引松入查”的重要決策。在幾乎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全縣各族幹部群眾靠手抬肩挑,經過先後兩期、歷時八載的艱苦奮鬥,終於在1984年8月23日挖通了長達53.85公里、佔地面積1077公頃的人工運河——引松渠,為查幹湖注入了新的生機,使查幹湖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也使漁業生産、蘆葦生産和旅遊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

  但隨後幾年,漁業資源的自然增殖逐漸跟不上捕撈生産的速度,查幹湖水庫局領導和場領導又經過反復研究和論證,決定對查幹湖實施大水面開發,堅持“以水養魚”“以魚養水”的生態漁業發展模式,側重於花白鰱、鯽魚、草魚、大白魚的苗種投放,養殖生産過程中不投餌、不使用任何魚藥産品,苗種完全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生長。在捕撈過程中,仍堅持採用傳統的馬拉絞盤的原始捕撈方式作業,避免了機械設備産生的污染。定産定量、抓大放小的捕撈方式,使得湖內魚類資源生生不息,確保了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歷史進入新世紀的初期,前郭縣委、縣政府為提高生態、綠色、旅遊産品的知名度,充分展現以查幹湖旅遊為核心的前郭爾羅斯旅遊形象,決定舉辦“旅遊節”。通過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旅遊資源和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內涵,開發民俗旅遊産品,打造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為一體的旅遊盛會。查幹湖漁場領導班子解放思想,抓住機遇,突破傳統自然漁業的思維定式,決定開發旅遊業,選擇綠色産業這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更新經營理念,在品牌上做文章。

  自2002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16屆的“中國·吉林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使得查幹湖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最後的漁獵部落。

  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為查幹湖漁場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查幹湖冬捕始於遼金,有千年傳承歷史,被譽為“冰湖騰魚”,曾以10.45萬公斤和16.8萬公斤的單網冰下捕撈數量兩創吉尼斯世界紀錄,是“吉林八景”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好水出好魚,查幹湖胖頭魚已經連續15年被權威機構認證為有機食品,被農業部評定為“中國名牌農産品”,查幹湖牌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7年獲全國最具影響力水産品企業品牌、全國有機農業(淡水魚)示範基地、全國“水産養殖示範場”。查幹湖魚場被省政府批准認定為農業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最美漁村;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在中國冰雪旅遊盛典上獲評最具影響力冰雪旅遊節事,獲國家級示範性漁業文化節慶活動、“第二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等獎項。

  為更好地發展旅遊業,查幹湖漁場還先後規劃建成了由關東漁王賓館、漁獵部落、漁情天地、沙灘浴場、遊艇俱樂部組成,集餐飲、住宿、娛樂、休閒、遊玩、乘船、活魚銷售、竹筏、荷花觀賞為一體的查幹湖生態漁業園區;規劃建成了由捺缽廣場、捺缽水上歡樂園、契丹島百花園、野鴨灣濕地公園、漁家樂賓館等組成,集農業觀光、漁業體驗、沙灘浴場、垂釣、觀鳥、賞花等多功能的綜合漁業園區。

  同時,依託查幹湖漁獵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冰雪産業。2017年冬捕期間,在原有冰雪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引進冰雪馬拉松、冰上越野車賽等,開發了冰雪嘉年華、冰雪民俗園、冰雪塔虎城、滑雪場、冰上購魚超市、冰上餐廳、冰雕、雪墻、雪山、景觀小品等,打造了我省最大的冰雪遊樂園,吸引了大量遊客的參與,查幹湖的人氣得到了空前提升。當年年底,全場社會生産總值實現2億元,其中,生産商品魚5300噸,漁業産值7000萬元;農業和養殖業産值2000萬元;旅遊業、個體工商及其它産值1.1億元;職工家庭人均純收入在2.8萬元以上。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幹湖視察時,肯定了查幹湖“生態保護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的發展道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查幹湖漁場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深入開發生態漁業、生態旅遊業,建設更加美麗的查幹湖,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和囑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