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市物聯網監測站點:農業生産的“千里眼”和“聽診器”

2018-11-26 09:37:03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葛寧遠

  原題:物聯網監測站點:農業生産的“千里眼”和“聽診器”

  長春日報11月25日訊(記者 張欣禹):20日中午,雙陽區奢嶺街道愛國村現代有機農場辦公室,農場負責人孫國中用手機查看溫室內農作物情況。“現在光照數值過高,溫濕度過低,我用軟體已經把兩組遮光板打開了,把所有風扇都關閉了。”孫國中説,他的2300平方米溫室已實現了物聯網智慧監測,通過設備反饋的數據,能實時看到作物光照、土壤、溫濕度等信息,並計算出作物需要的用水量及用肥量,精準設置每天澆水、施肥的時間和用量。更省心的是,通過360度攝像頭拍攝的影像和監測設備收集的PH值等數據,可以預判作物病情,提前防治。

  物聯網平臺建設是長春市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自2017年以來,長春市已在榆樹、農安、雙陽等地試點建設大田、溫室農業環境監測站50個。今年,長春市又投入2700萬元,建設物聯網監測站點37個。各監測站由小型農業氣象監測站、墑情感測器、苗情災情攝像機、蟲情測報儀、網絡數字攝像機等設施組成,對農作物進行實時監測、遠程診斷與管理。在得到數據、照片和視頻後,由市級專家團隊提供建議和指導,使經營主體在管理農作物時有了“千里眼”和“聽診器”,實現了遠程可監控、可溯源的農業“種養加”新模式。

  據市農業信息中心主任于連軍介紹,2019年至2020年,長春市將在雙陽區和九台區打造特色農業物聯網小鎮,建設農業監測站點60個、畜牧養殖智慧管理監測站點20個、監測畜牧舍棚100棟、現代設施農業生産園區監測站點5個、監測大棚100棟,實現遠程喂食、進水與動物狀態實時數據傳輸。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物聯網服務雲平臺,建設農業監控監測預警視頻中心;建立農業專家資源庫、農學知識庫,使用戶在雲平臺上即可向專家進行遠程技術諮詢;建立符合當地環境的標準化生産管理流程,自動進行任務創建、指導農事與進度跟蹤,經營主體可在手機上收到平臺發佈的任務指令,按要求進行農事操作。

  于連軍介紹,與傳統溫室相比,物聯網智慧監測溫室可節約管理資金50%,用水、施肥量降低10%以上。以信息採集和病蟲害預警信息為例,每個監測站點每月需採集信息10次以上,按100個監測站點計算,每年可節省成本100多萬元,可節約事業性支出400多萬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