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沸騰的冰雪——透視冰雪産業發展的吉林現象
吉林日報12月21日訊(記者 萬瑋 李樊):縱情馳騁在雪道上、頂著雪花泡溫泉、在夜明珠般的冰屋吃火鍋……遊客們這番奇妙的感受背後是吉林省冰雪産業的強勢崛起。
漫漫嚴冬造就了松遼沃野廣袤無垠的雪景。天然冰雪,這種存在了億萬年的生態資源,是如何從一個季節性資源,化身為吉林省高品質發展“新引擎”的?
忠誠踐行“兩山”理論的吉林旅遊人迎難而上,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心一意謀發展,“冰天雪地”和“綠水青山”在他們手中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成為拉動吉林全省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
“兩山”理念擘畫新藍圖,冰雪産業躍升為轉型升級突破口
吉林要走出一條振興發展新路。那麼,振興中新舊動能轉換、産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何在?
審視吉林省的比較優勢,冰雪産業凸現出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吉林省都是一個冰雪資源大省。吉林地處北緯41度至43度,這個區域是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分佈著世界三大粉雪基地——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和吉林省長白山。降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好、氣候適宜……
2022年,北京冬奧會全球矚目。習近平總書記邀請全世界“相約北京”,向全國發出“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號召。
總書記對吉林冰雪一直寄託著殷殷厚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白雪換白銀了嗎?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吉林要做好雪文章……殷殷厚望就是催徵的號角。
緊緊抓住歷史性機遇,吉林率先扛起建設冰雪産業強省的大旗。省委、省政府作出“做大冰雪産業”戰略部署,把冰雪産業作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決勝之招。
2016年9月,吉林省出臺《關於做大做強冰雪産業的實施意見》,創新提出建設以“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為核心的“3+X”冰雪全産業鏈。這是全國首個專門研究冰雪産業的政策意見,首次構建了冰雪産業的産業架構,首次提出冰雪産業發展的目標體系。
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楊安娣説,從冰雪的産業價值入手,構建冰雪産業體系,謀劃發展冰雪全産業鏈條,發揮冰雪的綜合帶動作用,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擔當”。
高位推動,冰雪産業體制機制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成立了由省長擔任組長的冰雪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為全面推進《冰雪意見》的實施,在工作機制上將旅遊業、冰雪産業一併納入各地、各部門的績效考核。重大旅遊推介活動省主要領導親自參加,為冰雪産業“站臺”。
統籌各個部門職能,打出政策支撐組合拳。土地政策創新突破,出臺國土新政13條,優先安排冰雪産業計劃指標,優化土地供應方式,簡化用地審批環節,實行差別化政策,拓展冰雪産業發展空間;“冰雪交通”明顯改善,大交通可進入性大幅提高,省內5A級旅遊景區基本實現高速公路全覆蓋;教育培訓聯動開展,教育、體育、旅遊和財政部門聯合啟動5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遴選建設工作,全國唯一冰雪旅遊培訓基地落戶吉林省。
找準定位,各地在發展冰雪産業中實現新擔當、新作為。
吉林市把旅遊業作為全市重點發展的六大新興産業之首,建設冰雪名城。做響“霧凇之都、冰雪名城”品牌,打造“九大霧凇觀賞帶”,滾動實施超百億級的冰雪體育核心圈項目。長白山管委會全面推動“長白山+冰雪”戰略實施,打造冰雪産業新的增長極。聯合周邊地區推進“大長白山”産品開發、市場推廣一體化,構建“大長白山旅遊經濟圈”格局。
運籌帷幄,精心佈局。吉林旅遊人把發展冰雪産業戰略落子在都市、在山林、在冰面……
冰雪産業活力奔涌,冰雪成為吉林省新名片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吉林省預售的冰雪度假産品深受消費者青睞:萬科度假區銷售量達1000萬元,同比增長一倍;北大壺“地中海俱樂部”公寓出租率遠高於夏季。
吉林冰雪成為全國冬季旅遊板塊最亮麗的一極,吉林旅遊人直抵人心、獨樹一幟的冰雪行銷無疑是開路“先鋒”。吉林冰雪“聲音入耳、畫面入眼、故事入心”。
10月末的香港,熙熙攘攘的人流聚集在荷裏活廣場“暢玩”吉林冰雪。刁女士穿上格格服、站在霧凇展墻前,笑逐顏開地説:“這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冰雪。”
在北京,明長城、王府井街區下起“吉林雪”,變成吉林冰雪長廊;
西子湖畔,吉林避暑和吉林冰雪共“唱”大戲,為遊客奉上濃烈的關東風情展演……
每一場因“雪”而生的吉林旅遊推廣活動,都帶著遊客感受吉林特有的生活方式,並將吉林省砥礪奮進的新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吉林冰雪行銷提升了吉林的美譽度。“冰雪已經是吉林省最富有感召力的一張新名片。”香港中小旅行社協會會長朱瑞元如是説。
從發展冰雪旅遊到打造冰雪産業體系,吉林全省旅遊系統強力推動冰雪産業做大做強,撬動一場“銀色革命”。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文化三箭齊發,互融共進。
借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東風,吉林省響亮地喊出“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的口號,重塑冰雪旅遊新形象,增強冰雪旅遊體驗性與參與性,多條旅遊線路告別了過去單一的賞雪觀冰模式,吉林全省形成冰雪休閒、溫泉養生、冰雪觀光、冰雪民俗四大産品體系。
全面提升冰雪産業層次和格局。目前,大長白山區域冰雪産業協同發展,以長春、吉林為核心的都市冰雪運動和休閒度假區快速崛起。吉林全省雙核驅動、西冰東雪産業格局已經形成,東部冰雪體驗之旅、西部漁獵文化之旅、南部康體養生之旅各具特色。
吉林冰雪“熱”引來各路投資商,攜重資投資冰雪大項目——投資400億元的大型文旅項目紅星美凱龍文旅小鎮、投資1000億元的恒大冰雪主題公園項目、南京聯創投資100億元建設的北大壺冰雪小鎮項目等紛紛落地。
更為亮眼的是,唯一與冬奧會合作的金融機構——中國銀行與吉林省政府簽署《支持吉林省冰雪産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表示,中國銀行將以冰雪産業為抓手,優化貸款結構,推動東北地區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作為吉林省冰雪旅遊的核心載體,雪場已經從28家增至36家。在全國700余個滑雪場中,萬科、萬達、北大壺三大雪場穩居前五。近日,吉林市再出新招,將閒置的防空洞改建成四季越野滑雪場。
翩躚而至的冰雪深情地注入到吉林振興大局之中,輻射100多個行業的冰雪旅遊業正在帶動其他産業聯袂而行。
鄉村振興必須解決産業“空心化”瓶頸,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重磅推出《大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十七條政策措施》,極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一一落地。
曾經是漫長的“苦寒之冬”,如今“天賜”白雪化作廣袤鄉野裏的第二茬莊稼。“冬季家家農家樂都爆滿,冰天雪地就是咱的‘聚寶盆’啊。”二合雪鄉項目指揮部負責人顏雪興奮地説。
“向前走哎,嘿呦……”在老白山雪村景區4名林業工人合力抬起一段樹樁,踩著厚實的積雪走向遊客。過去的林企伐木小組,如今成為別樣“網紅”。
一業興百業旺。“農、林、水”等越來越多的産業融入到冰雪休閒、溫泉養生、冰雪觀光、冰雪民俗四大産品體系之中。
長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其中增幅最大的正是冬季客座率。去年,吉林省冰雪旅遊實現了接待人次17%、旅遊收入20%以上的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建設冰雪産業強省,發展寒地冰雪經濟還有多少種可能
據專家測算,我國冰雪産業總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1萬億元,中國已迎來冰雪産業的黃金20年。全國各地都大力發展冰雪産業,甚至廣東、海南等無雪省份都建設室內冰雪項目。
形勢喜人亦逼人。
如何搶佔先機,這偌大的蛋糕,吉林省能夠切下多少?
11月中旬,科爾沁大草原迎來首輪低溫天氣。波紋細碎的查幹湖面結上數層薄冰。漁民們頂著雪花為冬捕做準備。
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沒有滿足於近幾年冬捕節帶來的漁業轉型,該開發區副主任趙勇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打造再現“春捺缽”的情景劇,打算在今年冬捕節推出。
吉林省西部地區孕育了遼金時代獨特的“春捺缽”文化歷史,近年來,因“河湖連通”工程重現生態奇跡,遼闊的西部地區呈現出冬日千里冰封的壯觀景象。
再現“春捺缽”,讓塵封的歷史復活在遊客眼前,將是一場怎樣的大戲?深入挖掘、厚植歷史和民俗文化,文旅交融又將裂變出哪些新亮點?令人無限期待與神往。
吉林冰雪裝備製造産業剛剛實現“零”的突破。
日前,記者走進研發生産滑冰鞋的長春百凝盾公司。雖然已經小有名氣並剛搬進新廠區,但百凝盾依然處在小規模生産階段。走訪另外幾家企業,令人深感吉林冰雪裝備製造産業任重道遠。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身為製造業大省,吉林如何聚焦到冰雪裝備製造業上呢?
吉林省物華天寶,農林特産品眾多。歷史上曾經有人參等2400多種“冰上朝貢道”貢品,這些貢品能否與冰雪有機連結?吉林省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0℃的資源在全國獨樹一幟,低溫養生、冰雪醫學、冰雪養生是否可行?
冰雪關聯産品粗放,消費鏈條短,集成度低,特別是旅遊商品開發不足。冰雪狂歡過後,遊客們卻在買點什麼上犯難,如果遊客能把“吉林”帶回家呢?
撬開這些縫隙,一些新産業就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這不正是吉林要走出一條振興發展新路中應有的新突破嗎?
深入求解中,楊安娣告訴記者,時不我待,必須直面競爭。短板就是工作落腳點。他們正在強力推動《全面推進冰雪産業發展的“十大工程”任務清單》落實。聯動發展形成合力,鏈條要拓展,産業要相融,政策要集成。
冰雪“十大工程”包含冰雪體育基礎工程、冰雪旅遊壯大工程、冰雪文化引領工程、冰雪品牌行銷工程、冰雪裝備製造突破工程、冰雪商貿繁榮工程、冰雪交通運輸保障工程、“智慧冰雪”建設工程、冰雪人才培訓工程、政策支持與組織保障等,10個大項共計78條任務。
“十大工程”就是吉林省寒地冰雪經濟發展的路線圖。任務清單上詳盡的“責任狀”和“時刻表”赫然列出,並且具體到事、落實到部門……
持續提升吉林冰雪在全國的産業地位,形成“中國冰雪産業發展看吉林”的態勢,把吉林省建設成為中國冰雪産業大省、冰雪旅遊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
冰天雪地不僅蘊藏著巨大寶藏,也孕育了吉林人百折不回、堅韌不拔的頑強品格,憑藉這樣一股激情與熱情,吉林這列冰雪旅游動車正加速駛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