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消息(姜彥艷):改革開放40年來,長春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住房制度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房地産市場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棚戶區改造、老舊住宅區改造等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百姓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住房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自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以來,長春市房地産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從2012年到2017年,商品房登記面積由13083.69萬平方米增加至17882.43萬平方米,增長36.68%。房地産業增加值佔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由2.6%增加到5.4%。2017年,長春市房地産業稅收達到130.97億元,佔全口徑地稅收入的12%,成為長春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長春市通過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條件。從2012年到2017年末,長春市累計投入改造資金約544億元,完成改造棚戶區地塊66塊,拆除各類房屋建築面積約664萬平方米,搬遷居民6.4萬戶、工企單位240家。原址新建小區56個,已有近20萬居民改善了住房條件。2018年,預計完成10000戶改造任務。
長春市住房保障工作抓住政策體系建設、房源規劃建設、後期分配管理等重點環節,逐步形成了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廉價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租賃住房補貼等多種保障方式並存的住房保障體系。
從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進入規範管理軌道後,長春市累計購買、建設保障房小區10個,涉及保障性住房近1.6萬套、85.28萬平方米,分配保障房近2.5套,累計對在市場上租賃房屋的4.1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2.97億元。2018年,長春市有5315戶保障家庭入住公租房,長春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同時,長春市推行的保障房小區政府完全産權,用配建商業用房的租金補貼小區物業管理和維修的自給自足管理模式,得到了住建部的認可。
長春市老舊小區專項改造工作從2011年啟動,到2017年年底,長春市三環內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區全部整治完畢。2016年至2017年,長春市共完成316個老舊住宅區的綜合整治工作,128萬人從中受益。
2018年,長春市積極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目前,長春市已經初步搭建起了以市場為主體保證中高端住房需求,以政府為主體保障中等偏低收入群眾住房需要求,以住房租賃市場為主解決夾心層住房需求齊頭並進、協調發展,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