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長春光機所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獲新進展
長春日報1月8日訊(記者 胡曉瓊):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沙特)、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等單位合作在製備基於鈣鈦礦的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過去十年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光伏、光電探測、發光等領域的研究獲得了巨大進展。然而,利用鈣鈦礦材料製備經典的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仍然存在巨大挑戰。基於此,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採用了一種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亞納米表面粗糙度和極低表面缺陷的甲基銨鹵化鉛鈣鈦礦MAPbX3薄單晶,並採用這些薄單晶製備了高效FET,研究了其載流子傳輸性質。這項工作證明了通過垂直限域技術生長鹵化物鈣鈦礦薄單晶並利用其製備FET器件的可行性,使得雜化鈣鈦礦成為一個可行的平臺印刷材料和透明電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