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赤眼蜂推廣應用項目3年使農民純增收益21.75億元

2019-01-08 09:15:0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原題:在黑土地上播種希望——吉林農業大學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探秘

赤眼蜂推廣應用項目3年使農民純增收益21.75億元

  吉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席岫峰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等檢查玉木耳項目。 (資料圖片)

  吉林日報1月7日訊(通訊員 李有寶 王清博 記者 張力軍):2018年年終歲尾,一個喜訊傳遍了吉林農業大學校園——

  農大榮獲首批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單位獎),這體現了農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就,更體現了農大人對吉林省農業農村科技進步的擔當。

  農大黨委書記席岫峰告訴記者,2018年,學校累計轉讓科技成果35項,合同金額1255萬元,其中,15項成果實現集成轉讓,合同金額1000萬元,創學校單筆轉讓金額最高。3年來,學校累計承擔企事業單位委託橫向項目219項,轉讓專利、植物新品種等48項,到位經費10290萬元。

  創新體制機制 激發轉化熱情

  科研成果如何轉化為現實生産力,長期以來是個難題。如何化解呢?

  近年來,吉林農大制定、修訂了《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橫向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管理辦法》《科研工作績效管理辦法》《科教興農(企)管理辦法》《教職工離崗創業以及校外任職和兼職管理規定》和《教師(科研)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條件》等管理制度,建立了清晰明瞭、可操作性強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從而化解了難題,找到了新的路徑。

  在收益分配方面,規定轉讓所得凈收益的70%獎勵成果完成人。橫向科研項目所得收入可以列支小于等於30%的科研績效,在職稱評聘中給予認定;

  在科研工作績效方面,學校對開展成果轉化和橫向項目的項目完成人按照可支配經費5%的比例進行獎勵;

  在風險防控方面,實行公示公告、逐級審批、成果備案等制度;

  在成果評估評價方面,實行協議定價、市場掛牌等多種定價方式;

  在職稱評定方面,評定教學研究型教授科研成果轉讓需累計到位經費30萬元以上,科研創新型和推廣型教授需達到500萬元以上,單獨設立科技成果轉化突出貢獻個人;

  在科教興農(企)方面,對參與成果轉化和科教興農工作的教師實行政治上鼓勵、經濟上獎勵、職稱上激勵的“三勵”政策,教師開展科技服務每天按照3個學時計算教學工作量。

  “一水激活萬水流”。政策制定與政策解讀同步起草、同步發佈、同步宣講的“三同步”制度,為成果轉化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極大地激發了科教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熱情。

  打造科創平臺 構建運營體系

  怎樣才能創造更多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又怎麼能高效進行轉化?農大人是這樣做的:

  加快資源整合,發揮集聚效應。

  把學校現有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人參新品種選育與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動物生産及産品品質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參茸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等78個國家和省部委級科研平臺整合起來,積極承擔國家的科研項目。“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415項,科研經費達到10.08億元。

  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4項,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和品質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首位,現有有效授權專利410項、植物新品種100余個、專有技術及新産品1000余個。

  與此同時,農大擁有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吉林省技術轉移試點單位,擁有教育部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科技部“星創天地”、科技部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吉林省首家“吉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吉林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吉林省雙創示範基地、東北農業生物科技國際孵化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等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臺。這些平臺能夠為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提供全程服務,成為知識和技術流動、擴散與轉移的橋梁,科技與應用、生産的紐帶。

  設立科技推廣中心,具體負責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橫向項目、科技培訓及科技推廣等相關管理工作。

  成立了吉林農業大學資産經營公司和科技開發公司,兩個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學校所投資企業的股權和經營性資産,促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科技企業,推進學校科技成果産業化工作。

  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科技推廣中心制定了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與吉林省科技大市場、吉林省科技投資公司、社會化仲介機構等20余家科技服務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開展了知識産權運營、成果孵化、商業推介、産學研合作、投融資對接、知識産權評估等多項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3年來,累計開展推介活動70余場(次),獲得風險投資500余萬元,發放資料20余萬份,與政府、企業合作對接120余次,接受“12316”“12582”等新農村熱線電話諮詢5000余次,開展廣播、電視講座100余次。

  科技花開處處 轉化碩果纍纍

  農大校長馮江説:“‘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學校老校長李玉提出的辦學之路,學校一貫堅持走此特色辦學之路,我們構建了覆蓋全省,部分領域輻射全國,逐步向國際延展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網絡。近年來,學校積極對接新疆阿勒泰地區開展科技援疆,精準扶貧助力洮南市那金鎮好田村實現整村脫貧,科技成果落地陜西、雲南、貴州等地,乃至科技推廣走出國門落地非洲贊比亞,探索了‘專家團隊+示範基地+農技推廣員+企業+農戶’的成果快速轉移轉化模式,形成了技術示範、技術培訓、信息傳播等三大技術成果擴散體系。”

  通過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技術掛牌交易和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形式實現了科技成果的多途徑快速轉化,3年來,累計獲得省科技進步獎58項,其中,一等獎11項,二等獎34項,轉讓專利、專利申請權、植物新品種等48項,學校取得的新品種和産業化新技術已在省內外大範圍推廣應用,産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新增産值逾100億元。

  阮長春研究員主持的“赤眼蜂高效利用與生産關鍵技術研究及其大面積推廣應用”項目實施,極大提升了赤眼蜂工廠化生産的機械化水準,促進了赤眼蜂産業的發展,赤眼蜂的推廣應用,促進了我國生物防治事業的快速發展。3年內共計防治玉米螟面積2960萬畝,為農民挽回玉米損失11.73億公斤,扣除防治投入,使農民純增收益21.75億元。

  呂文發教授主持的“奶牛健康養殖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連續多年在我省、山東省等地區142個奶牛場推廣應用,技術覆蓋面達12萬頭奶牛,提高了奶牛産奶量、降低了疾病發生率,合理利用地區飼料資源,降低奶牛養殖成本,3年內累計新增經濟效益2.88億元。

  劉景聖教授主持的“玉米主食工業化生産關鍵技術研發與産業化示範”項目成果開發了6種玉米麵制主食産品,研製了3台(套)玉米主食化加工關鍵設備,建成了玉米重組米、玉米麵饅頭和玉米焙烤食品3條示範生産線,近3年實現累計銷售收入1.22億元,為企業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高潔教授主持的“人參主要有害生物安全防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成果對於吉林省人參産業的發展和中藥現代化進程具有積極的重要推動作用。已在我省14個人參種植市縣廣泛推廣應用,建立有害生物安全防控示範基地6個,3年累計推廣面積4390萬平方米,産品順利出口至韓國、日本等國,累計增加人參産值2.05億元。

  還有“中國食用菌南菇北移、北耳南擴關鍵技術創新與生産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牛主要呼吸系統疾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以預保護模式提高仔豬免疫力健康養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免疫增強型抗感染微生態製劑創制及在健康養殖中的應用”項目,“玉米葉斑病流行規律及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項目,“優質、高産水稻新品種吉農大878、吉隆868選育與推廣”項目……都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了農民致富、農村發展、農企盈利,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