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1月14日,長春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長春市代市長劉忻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長春六方面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石頭口門、新立城兩大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現全封閉管理
中國吉林網1月14日訊(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小野):1月14日上午,長春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長春市代市長劉忻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長春振興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報告中,劉忻首先回顧了2018年工作。
報告透露,長春市2018年有六方面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經濟總量邁上7000億元臺階,石頭口門、新立城兩大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現全封閉管理,幸福長春行動計劃確定的98件實事全部兌現……
經濟邁上7000億元臺階
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以上,總量邁上7000億元臺階,佔全吉林省經濟比重達到45%,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478億元,增長6.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
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206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28億元,增長7%。
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奧迪Q工廠、中糧聚乳酸等11個投資超10億元工業項目竣工投産。
成功舉辦汽博會、農博會、電影節等重要展會,會展業交易額增長11%。
全年接待遊客8900萬人次,增長15%。
龍嘉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1.2%。
歐亞匯集等4個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
5家域外金融機構落戶長春。
新建高標準農田73.2萬畝,推廣保護性耕作381萬畝。
穩步實施長春公主嶺同城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3個工作日,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到15個工作日,97%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全年新登記民營企業3.6萬戶,總量達到19.7萬戶,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到51%。
以長春新區為核心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獲批國家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落實“人才新政”20條,7.8萬名高校畢業生留長創業就業,增長23.8%。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紐倫堡樞紐及海外倉正式啟用,長春獲批設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新引進央企和國內500強企業14戶,實際利用內資、直接利用外資分別增長16%和9%。
穩步實施長吉一體化、長春公主嶺同城化。
長春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啟動建設
歷時三年的舊城改造提升工程順利完成,三環以內166平方公里城區舊貌換新顏。
伊通河中段“五島十園”景觀、22座驛站、33公里綠道建成開放。
水文化生態園、道臺衙門博物館、奧林匹克公園投入使用,侵華日軍“第一○○部隊”遺址園完成搶救加固並對外開放。
新植街路58條,新建大宗綠地58塊,植樹造林4972公頃。
地鐵2號線、輕軌北湖線載客運營,軌道交通三期規劃正式獲批。
龍嘉機場T2航站樓、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及火車站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投入使用。
提升改造維修路橋68條(座),“兩橫三縱”快速路部分續建工程竣工通車,長春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啟動建設。
深入開展“走遍長春”專項行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穩步提升。
石頭口門、新立城兩大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現全封閉管理
深入落實河(湖)長制,提標改造9座污水處理廠,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全部關閉搬遷,伊通河、飲馬河水質改善向好。
建成區75處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長春獲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石頭口門、新立城兩大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現全封閉管理。
“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通過國家驗收。
淘汰20噸以下燃煤鍋爐2435台,430所農村學校完成火爐取暖替代改造,堅決禁止禁燒區秸稈露天焚燒。
從嚴整治工業煙粉塵、建築工地揚塵、汽車尾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上年增加46天。
幸福長春行動計劃確定的98件實事全部兌現
努力增加民生投入,幸福長春行動計劃確定的98件實事全部兌現。
啟動實施産業扶貧項目155個,新建改造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01處,改造貧困戶危房2934戶,貧困村光纖、4G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15個貧困村出列、1535戶貧困戶脫貧。
繼續實施城鄉居民增收“暖流計劃”,受益群眾人均增收524元。
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分別提高6%和18%,失業保險金提高20.5%,工傷待遇標準提高5%。
上調低保對象基本醫療住院救助比例。
為5.1萬名殘疾人提供精準康復服務,“三無一靠”成年重度殘疾人補貼標準提高1.5倍。
為9752名特殊和困難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城區居民基本殯葬費用全部免除。
改造棚戶區住宅1.02萬套,安置超期回遷居民2202戶,完成“無籍房”確權登記12.9萬戶、1137萬平方米。
115個老舊小區物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深入創建“公交都市”,新增更新公交車輛400台。
新增義務教育學校6所、普惠性幼兒園18所。
小學生課後免費託管服務“蓓蕾計劃”被中央改革辦作為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雪亮工程”如期竣工
提高局長接待日、市長公開電話工作水準。
積極開展“電視問政”,聚焦舊城改造提升、農村水利、河(湖)長制、文明城創建,又解決了138件關乎民生發展的突出問題。
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命案破案率100%,重大有影響案件全部告破,在全國358個地級以上城市群眾安全感排名前移至第16位。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雪亮工程”如期竣工。
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後監管、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新模式以及九台區秸稈綜合利用新樣板等方面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