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四平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部署2019年工作

2019-01-15 11:27:03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原題:部署2019年高品質發展工作——解放思想 克難奮進 全力攻堅六項重點任務

  吉林日報1月15日訊(記者 崔維利):四平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部署2019年工作,提出解放思想、克難奮進,全力攻堅高品質發展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記總書記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的殷切囑託,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吉林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思想大解放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主軸,縱深推進“五市聯動”,全力打好新時代四平發展“四場戰役”,加快建設新時代“美麗四平、幸福家園”。

  具體工作中,要抓好六個方面重點任務。

  六項重點任務之一——

  加快創新轉型,夯實産業發展堅實支撐

  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以“數字四平”建設為引領,一手抓保運行穩增長、一手抓上層次增效益,加快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要做強工業經濟。落實市級領導包保重點産業責任制,探索實行“駐企服務員”“聯企服務員”做法,紮實推進處置“僵屍企業”、破解遺留問題、向總部爭取産能等重點任務,積極盤活四平昊華、天威電化等停産企業,確保工業經濟穩定健康增長。要做精創新引擎。聚焦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智慧化製造和“數字化+傳統産業”提升工程,開展“兩化”融合貫標和“兩業”結合服務試點,大力推進年産10萬套汽車智慧轉向柱總成等數字化項目,全面提升智慧製造整體水準。要健全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用好院士專家四平行等創新平臺,紮實推進精細化工頭孢辛酸系列産品搬遷改造等技改項目,搶佔新一輪産業競爭制高點。要做優産業結構。立足四平實際,練好內功、揚長補短,做大做強農産品加工、裝備製造、基礎化工、冶金建材“老四樣”,培育壯大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現代物流、綠色包裝“新四樣”,加快構建具有四平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要加快服務業躍升攻堅,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滿族文化特色旅遊、冰雪旅遊,充分釋放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壯大、優化升級。要做硬項目支撐。深入落實吉林省“三抓”“三早”部署,大力開展精準招商,落實好土地、資金和環境等緊缺要素,加快推進60萬噸燃料乙醇等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突破帶動轉型升級、以優質增量加快動能轉換。要做大民營經濟。落實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全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支持民營企業改造升級、智慧製造、存量釋放、市場開拓,大力培育“個轉企”“小升規”企業,打造振興發展新的增長點。

  六項重點任務之二——

  深化改革開放,釋放全面振興動力活力

  改革開放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打破制約發展瓶頸障礙,拓展開放發展深度廣度,激發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不竭動力。要充分釋放深化改革“強動能”。以黨政機構改革為引領,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將能夠由縣區、開發區實施的行政審批權和公共服務事項管理權全面下放,持續深化“只跑一次”改革,降低營商成本,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打一場重塑環境的攻堅戰。要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建設和發展運營模式,每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至少新開工3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要統籌推進紀律檢查和監察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國家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等重點任務,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強大活力。要持續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吉林省“一主六雙”“長春經濟圈”等戰略佈局,加快建設四平內陸港和臨港工業區,全面提升經濟發展外向度。深化與金華等友好城市務實合作,探索以“飛地經濟”模式實施園區共建,開展好“對口合作深化年”等活動,積極推進華統集團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金融小鎮等項目,推動更多合作成果落地落實。

  六項重點任務之三——

  堅持常抓常嚴,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四平

  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遼河流域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突破口,堅決打好新時代四平生態治理戰役,為振興發展築牢堅固基石。要打好水體攻堅戰。深入落實“河長制”,堅持“一河一策”,推進點源、面源、內源“三源同治”,大力開展“清河行動”,加快重點鄉鎮污水處理廠、南北河截流幹管改造等項目建設,高標準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加快還東遼河一片碧水清波。要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重點工業企業監管,加快推進燃煤電廠、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年底前基本淘汰縣級及以上建成區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狠抓秸稈禁燒,推進秸稈“五料化”綜合利用,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持續改善大氣環境品質。要打好垃圾殲滅戰。加快清理市區230萬立“垃圾山”,持續推動市區垃圾填埋場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廣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全面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城鄉。要打好生態修復戰。持續開展“造林綠化三年攻堅”,以“四邊”植樹為總抓手,加快推進全域造林綠化,全年完成造林任務50萬畝。加快水岸同治,推進山門、下三台水庫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確保水源地環境凈化好轉。深化“走遍四平”,壓實拆除違建、整治“臟亂差”等任務,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六項重點任務之四——

  推進“農業立市”,縱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力做好“治河、種樹、修路、脫貧、興業”五篇文章,不斷開創四平“三農”工作新局面。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自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任務,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全面落實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抓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創建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強化農業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與集成配套應用,努力在全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要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標準推進梨樹縣100萬畝玉米、雙遼市20萬畝雜糧雜豆國家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創建任務,大力發展品牌農業,不斷提升糧食生産品質效益。要做大做強棚膜經濟,加快打造“五城七線百園”棚膜經濟發展格局。要大力推動三産融合,積極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富民産業,推動一二三産緊密銜接、互促並進。要加快改革創新步伐。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探索實施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積極構建“三支柱一市場”農村新型普惠融資服務體系,為農業農村發展打通金融血脈。要加快社會治理創新。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整合優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加快構建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大力開展“四平好人”評選等活動,引導形成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道德風尚,培育營造鄉村文明新風尚。

  六項重點任務之五——

  合力攻城拔寨,堅決完成脫貧政治任務

  牢牢扛起脫貧攻堅政治使命,深入貫徹“六個精準”要求,堅持把提高脫貧品質擺上首位,確保實現2019年現行標準下全部貧困人口脫貧、全部貧困村退出和雙遼市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片區縣摘帽任務。要貫徹精準脫貧要求。做足“繡花”功夫,實行建檔立卡貧困戶分類管理,“一戶一策”量身打造幫扶措施,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假脫貧、突擊脫貧,確保扶貧開發成效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從貧困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做起,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突破口,高質高效完成危房改造、飲用水鞏固提升等重點工程,真正讓貧困群眾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走上通暢路。要全面提升造血功能。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優先在貧困地區延伸佈局,加快建設一批引領帶動能力強的扶貧項目。要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壯大棚膜經濟、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富民産業,加大村集體項目扶持力度,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要構建全民扶貧格局。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強化貧困群眾務工經商等技能培訓,做到“村有産業、戶有項目、人有技能”,引導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通過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六項重點任務之六——

  持續改善民生,推動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解民憂、辦實事,用黨員幹部“辛苦指數”提升百姓“幸福指數”。要全力辦好惠民實事。切實抓好自備水源供水小區改造、供熱設備及管網改造提升等重點民生工程,加快推進結核病醫院、市疾控中心、市應急指揮中心等項目,加強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建設,鞏固深化“無籍房”整治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要持續優化就業創業。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實施就業創業三年規劃,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組建創業學院,推動創業擔保貸款改革,持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和創業促就業體系。要不斷織密保障網絡。落實全民參保登記制度,提高職工醫療保險報銷額度,持續提升城鄉低保標準,開展社區智慧養老平臺試點建設,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全力打造平安四平,鞏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持續推進信訪積案化解,大力推進安全生産“雙重預防機制”“五個一”工程,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