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走出特色路 激活新動能——我省代表委員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和“三農”工作統籌推進
吉林日報3月13日訊(特派記者 任勝章 李抑嬙):大勢謀發展,春日正當時。
將“三農”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兩會上,這樣的“三農”利好消息令人驚喜和期待。
作為産糧大省,吉林的特色和優勢在農業,發展的重頭在農村,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做好“三農”工作,對於吉林省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是吉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省“三農”工作穩中有進的一年。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要乘勢而上,讓吉林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走出“特色”路 激活“三農”工作新動能
潔凈的村道,清澈的河流,金色的稻田,清新的空氣……一幅吉林新時代新農村的畫卷徐徐展開。
伊通縣建國村,曾經因窮聞名,如今卻是一派産業發展的新格局新氣象;鎮賚架其村閒了幾十年的小庭院,如今有了大作為,“庭院經濟”呈現一派生機;柳河稻香的品牌帶動力,成為激活農村稻米産業發展的引擎……吉林省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各地“三農”發展正在實現新跨越。
“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全國人大代表、四平市委書記韓福春説,四平作為吉林省農業大市,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使命。四平市正通過做好治河、種樹、修路、脫貧、興業5篇文章,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特色路。
韓福春代表説,推進鄉村振興和做好“三農”工作:第一要做好“治河”文章,築牢鄉村振興生態基石,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第二是做好“種樹”文章,打造鄉村振興綠色空間。要堅持綠色發展,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第三是做好“修路”文章,鑄造鄉村振興的強健筋骨。四平將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徹底解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問題;第四則要做好“脫貧”文章,這是強化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第五要做好“興業”文章,點燃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發揮“綠色”優勢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松原作為全國著名的糧食主産區,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市。近年來,松原市積極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特別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松原發展很有潛力”的殷殷厚望,以建設全國知名綠色農業城為目標,啟動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走出了一條向農業強市轉變的振興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松原市市長王子聯説,松原耕地面積佔全省近五分之一,水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因此,松原致力於“爭當全省農業現代化的領頭羊”,牢牢牽住“産業興旺”這個“牛鼻子”,以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著力點,在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上做文章,從根本上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松原始終注重打好“生態牌”。未來一個時期,松原將大力實施農田防護林網修復完善工程和農村綠網工程,全面推進“廁所革命”、農村公路建設等重點工程,“屯屯有美景、村村有鄉愁”將成為松原農村的新常態。
培養新型農民 走品質興農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
住吉全國政協委員王欣説:“實施品質興農戰略,教育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職業教育是連接和融通教育與農業、教育與農村、教育與農民的樞紐,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主要途徑,在品質興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品質興農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補齊農村職教發展的短板,培養全面發展的品質興農高素質農業人才隊伍。”
“鄉村振興需要新型農民,這很契合我們延邊州的實際。”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州州長金壽浩説:“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加快産業轉型升級,需要建設新農村,也需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從長遠看,實現這些目標都需要依託青壯年農民。而延邊州地處東北邊陲,青壯年勞動力很多都出國打工,必須想辦法把青壯年吸引回來,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作用。”
品質興農,産業富農。目前,吉林省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做好“三農”工作方面,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2018年,吉林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産量達到726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以“吉林大米”為代表的農産品品牌建設加快推進,實現了品質、價格、效益的同步提升;鄉村建設邁出新步伐,新改建“四好農村公路”2097公里,農村教育、醫療、養老條件不斷改善。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建設改造農村衛生廁所20萬戶,扶持建設新農村重點村431個,建成美麗鄉村50個,創建“美麗庭院”和“乾淨人家”10萬戶,“三農”工作保持了持續向好發展勢頭……
春無遺勤,秋有厚冀。
我們期待豐收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