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3月14日訊(王力立 葉劍波):新時代基層黨建如何作為?白山市渾江區江北街道黨工委以“歲月輾轉不等人”的精神,以迎難而上“誰敢不爭先”的態度創新建設“黨建聯盟”,開創“共商共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推動城市街道社區治理水準實現新提升。
抓好著力點,一帆江上春潮急
在日常工作中,江北街道黨工委書記管麗娜發現,街道和社區黨組織與駐街單位一直靠“單線聯繫”,經常面對統籌協調功能不強的困擾。經過走訪、調查、研究,街道黨工委確定以“聯”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強街道及社區與駐街單位的融合交流,更好地發揮轄區多元治理主體的參與熱情和積極作用。
思路有了,執行需要多努力。黨建聯盟成立之初,在區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對行業主管部門、國有企業和非公企業進行“叩門式”走訪,一家家、一戶戶,闡明理念、述説原由,解釋困難、回答疑問。通過細緻、耐心、反復的交流溝通,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社區黨組織為基礎,構建起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以街道黨工委,下轄四個社區黨組織,N家駐街單位黨組織,4項聯盟工作清單為主要標誌的“1+4+N+4”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黨建聯盟明確由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一把手”或主管黨務、主管業務的副職為黨建聯盟成員,實現了黨建資源的整合共享,從而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由“單打獨鬥”變“齊抓共管”。
打造支撐點,百卉爭香共同春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黨建聯盟的框架搭建起來後,街道黨工委從街道社區和駐街單位的共同需求入手,整合服務資源、挖掘服務需求,全面推行黨建和服務資源清單、黨建和服務需求清單、黨建和服務項目清單、黨建和服務完成清單等“四項清單”制度,把各單位資源力量對接起來,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變“一家獨佔”為“全民共享”。
為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的實際作用,推動原有的黨建聯席會議更加規範,激活聯盟成員單位的作用發揮,黨工委對聯盟成員單位進行精準分類,劃分為經濟發展類、民生保障類、黨建綜合類、文化宣傳類4大類型。同時按照成員單位分類通過網格收集、群眾提議、單位座談、意見徵集等方式,列出資源清單和服務清單,每季度按照成員單位類型召開黨建聯席制度,實現資源和服務有效對接,由駐街單位黨組織認領共駐共建任務,使各成員單位都在區域化黨建中找到“存在感”和“歸屬感”,解決了區域化黨建工作中一度存在的“碎片化”“融合難”等問題。
拓展落腳點,千般紅紫鬥芳菲
“有困難找社區,有問題找聯盟”,青山湖社區書記于慧君對黨建聯盟“點100個讚”。黨建聯盟成立後,她所在的社區可以組織文藝工作者到兄弟社區去開展活動,可以邀請市檢察院、市法院的法律工作者到社區來講課。在不影響辦公的前提下,街道和駐街單位在會議室、活動室、功能室等陣地資源上實現對外開放,發揮陣地資源優勢,提高單位與居民的融合度,提升單位形象,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
各單位主動融入,全轄區成為整體,顯示了黨建聯盟的極大活力。目前,已有市檢察院、市法院、區非公黨建指導中心等10家單位向街道社區及居民開放了活動場所。整合駐街單位公益資源,組建志願者團隊26支,為轄區特困群體、公益項目提供熱情支持和援助。結合重大節日、政策宣傳、文化普及等,實現活動聯創,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形成良好氛圍。
在城市基層黨建區域融合的建設過程中,江北街道“黨建聯盟”的成立和不斷推進,強化了駐街單位“一家人”和“一家親”的理念,實現了把城市基層黨建、行業黨建、機關黨建、高校黨建的有機融合,這是渾江區抓城市基層黨建的一個縮影,也是重視基層黨建的具體體現。把聯盟成員單位各方緊密聯繫起來、各自優勢發揮出來、黨建活力激發出來,使城市基層黨建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