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消息:3月21日,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與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聯合推出的“技奪天工 藝韻流芳——聯合國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展”在偽滿皇宮博物院開幕。
開幕式剪綵現場 攝影 吳慶年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精心挑選了百餘件珍貴文物參加展覽,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紡輪、傳統黎族紡織用的工具及黎族服飾等。
新石器時代的紡輪 攝影 吳慶年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館長李華權介紹,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的棉紡織染繡技藝之一。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10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李華權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黎族的紡染織繡技藝以民族性而具有世界性。這次展覽中的龍被就是黎族傳統紡織染繡技藝中的精品。”
黎族傳統紡織染繡技藝中精品——龍被 攝影 吳慶年
這次展覽共分“紡織技藝”“多彩黎錦”“傳承與弘揚”三部分,全面展示了黎族獨特的民族風情。據了解,此次展覽是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文物在中國北方地區首次公開展出,展覽將持續至6月10日。
偽滿皇宮博物院副院長趙繼敏説:“這次展覽是偽滿皇宮博物院與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的首次合作。3月29日,《從皇帝到公民——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 大型編年體式歷史人物展將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進行展出。”(文 李珂晗 編輯 姜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