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環路跨伊通河大橋。 張揚 攝
長春日報4月10日訊(記者 趙 雪):4月的長春,冰雪消融,母親河的河水開始流淌。從高空俯瞰,在南四環路至北環城路全長不到20公里的河道上,南四環路跨伊通河大橋、淩波橋、南三環橋、衛星橋、繁榮橋、賽得大橋、自由大橋、公平橋、長春大橋、榮光橋、東大橋、長惠橋、東萊橋、永寧橋、東榮橋、一匡橋、長新橋、四化橋等18座跨伊通河機動車橋猶如一道道彩虹,連接城市東西,繪成一幅神奇、詩意的畫卷。
江河系自然,橋梁成經濟。橋梁是人流和物流的血脈通道,從老長春人耳熟能詳的長春大橋、東大橋,到隨著城市成長而出現的賽得大橋、南三環橋、南四環路跨伊通河大橋……平均不到1.2公里就有一座跨河橋飛架東西兩岸,讓兩岸融為一體。
尤其是最近幾年,淩波橋、一匡橋的竣工通車,讓跨河橋的佈局更加合理。
2017年9月末,隨著南溪濕地公園的開園,在南四環路與南三環路中間,一座嶄新的跨河橋——淩波橋投入使用,讓周邊路網“活”了起來。“以前附近也有路,但是無論怎麼走,要想過伊通河,最近的路只能選擇南三環路,但經常堵車。現在有了這座橋,周邊路網被打通了,再也不用來回繞行了。”家住中海國際社區的陳先生笑著説。
在城市北邊,東榮橋與長新橋之間,一匡橋也在2017年竣工通車,將寬城區的鐵北和二道區的八里堡緊緊連在一起,極大緩解了周邊的交通壓力。
一座座大橋不僅僅是一條條通道,更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城市因橋而靈動,因橋而活潑。隨著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時尚味兒濃郁的自由大橋、復古氣息濃郁的東大橋……在改造中綻放出美麗,令人驚艷。
這些橋中,最具時尚氣息、人氣最旺的要數自由大橋了。從2017年5月31日淩晨那場爆破拆除,到短短幾個月後新的主橋通車,自由大橋在而立之年破繭成蝶。以市花君子蘭為設計原型的橋墩,通過衝壓工藝形成三維曲面的橋梁外立面,讓大橋充滿了現代化氣息。從高空俯瞰,整個橋體造型好似一朵朵盛開的荷花,大橋兩側猶如水面上蕩起的波浪,動感十足。
距自由大橋不遠,承載著眾多長春人記憶的東大橋,也在2018年“重生”了。新橋延續老橋風格,整體造型結構倣上世紀30年代建造的北幅橋梁的造型,防洪能力提升至200年一遇。
18座跨河橋的美不單單是在白天,夜色中更是別具一格。華燈初上,一座座橋在五顏六色的燈光襯托下,倒映水中,格外妖嬈,嫵媚多姿。橋下,水中有月、月中有水;橋上,綵燈璀璨,“串”起美麗的“珠鏈”,勾勒出伊通河的曼妙身姿。
古拙蒼勁的繁榮橋,歐式風格的公平橋,簡約現代的榮光橋,清新自然的東萊橋,舒朗大氣的長新橋……記者一路走一路看,一座座人文厚重、特色鮮明的跨河橋,讓鋼筋水泥有了生命、有了活力,一座座把歷史文化積澱和現代城市發展有機結合的跨河橋,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數,更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切實感受到了“北國春城”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