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東遼縣:耕地變林地 “糧農”變“樹農”

2019-04-10 08:49:0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耕地變林地 “糧農”變“樹農” 東遼縣水源涵養林生態富農

  吉林日報4月10日訊(記者隋二龍 龐智源 通訊員 李洪波):隨著天氣漸暖,東遼河泛起層層漣漪。在德忠段東遼河緩衝帶上,東遼縣白泉林場職工正在栽植水源涵養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東遼縣守著楊木水庫、聚龍潭、二龍水庫、金滿水庫、八一水庫等5個水源地,生態保護責任重大。如何讓百姓吃上“生態飯”?

  與過度“勞累”造成土壤貧瘠産出能力下降相比,森林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製造氧氣、吸收有毒氣體、過濾塵埃,更重要的是森林還蘊藏著無盡的財富和創造的可能。

  經過調研、諮詢、論證,東遼縣決定,栽種水源涵養林,主要以柞樹為主。

  選擇柞樹作為水源涵養林的主要樹種,是因為東遼縣要在充分發揮涵養水源作用的同時,利用區域優勢,大力發展柞蠶業,並將其打造成為東遼跨越發展的支柱産業。

  生態環保與強縣富民是生態東遼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利用5年時間,東遼縣將完成水源涵養林栽種面積38320公頃,相當於將全縣五分之二的耕地變成林地。

  為了保障涉地農民的利益,縣政府每年每畝給予333元種植補償資金,連續補償5年,同時繼續享有土地相關政策。水源涵養林前5年(含第5年)可以進行林糧間作,栽植大豆坡地每畝每年補貼300元,平地每畝每年補貼350元。

  5年補貼到期後,所栽植柞林開始放養柞蠶。農民可以自主經營或以村、組為單位成立柞蠶養殖合作社進行統一經營,以自家柞林入股,參與分紅;也可以將自家的經濟林承包給經營大戶和其他經濟組織收取承包費;對不能自主經營又無法承包柞林的,統一由政府進行“兜底”,即農戶的柞林按市價統一流轉給政府。

  有了“致富經”,水源涵養林的落實也就有了“時間軸”。

  3月15日,東遼縣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動員會召開,明確了建設水源涵養林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範圍目標、建設內容、建設主體、相關政策、保障措施,並同時出臺了《東遼縣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指導意見》。3月17日,雲頂鎮工作隊走進東溝村,宣傳講解水源涵養林建設的意義、涉地農民能夠享受的相關待遇,並和村民商討了退耕種樹事宜。3月19日,金州鄉大度村已經有78戶涉地村民與村裏簽署了《水源涵養林栽植合同書》,村民實現了由“糧農”到“樹農、蠶農”的轉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