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汽開區政務環境建設:公開透明 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2019-04-11 09:58:53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長春汽開區政務環境建設:公開透明 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汽開區政務大廳外景

長春汽開區政務環境建設:公開透明 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汽開區政務中心專門開設一汽服務專區,高效服務一汽。

長春汽開區政務環境建設:公開透明 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創新服務方便企業,汽開區政務中心屢次獲贈錦旗。

長春汽開區政務環境建設:公開透明 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汽開區政務服務大廳。

  長春日報4月11日訊:政府服務好不好,行政效能高不高,決定著城市發展軟環境的優劣,關係著城市發展速度的快慢。

  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是我市環境建設核心內容之一。

  強化改革創新,狠抓行政效率。今年,肩負著“建設世界級汽車研發製造服務基地”、做好“服務一汽、壯大産業、建好城市”三篇文章重任的汽開區,將深入實施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綜合改革,下大力氣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和水準,迅速掀起一場力度空前的“效能革命”。

  審批改革高效化

  讓項目落位更快捷

  優化政務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關鍵。汽開區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千方百計破除障礙,能快則快,創新服務,紮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為抓手,努力營造最優的政務環境。

  為打造更快、更全、更順、更優的政務服務環境,汽開區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重點,完善“一張網、一個窗口、一個平臺”建設,落實“只跑一次”和辦事不出區要求,在行政審批和項目審批上同時推動政務親情化服務,營造了良好軟環境氛圍。

  針對行政審批改革,汽開區創新管理,簡化流程,執行節能審查、節能登記由原備案前置條件,調整至開工前完成,大幅降低企業投資備案難度,方便後續環評、土地等審批手續的辦理,整體縮短項目開工時間。同時,汽開區逐步推進預審諮詢服務和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實現審批和監管的分離。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結時限嚴格按照省市規定的法定時限辦結,公共服務事項的辦結時限嚴格按照入網入庫的時限辦理。

  針對項目審批改革,汽開區有序推進並聯審批。在互聯網開設吉林省投資項目並聯審批辦事平臺,對一些涉及多部門的事項,實行聯辦機制,將“企業來回跑”變為“部門協同辦”,壓縮時間40%以上。向公眾提供投資項目在線申報服務,實行“一口受理、同步辦理、限時辦結、互抄互告、信息公開”的網上聯合審批運行模式,實現吉林省投資項目審批“一網告知、一網受理、一網辦完、一網公開、一網監管”,全程陽光可預期的目標。目前,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已經縮減至5日。

  企業辦事越來越便利,不僅得益於審批制度的改革,更離不開汽開區一直以企業需求為服務導向的理念。

  今年,汽開區千方百計為發展項目提供綠色審批通道,進一步規範審批行為。汽開區開展重點項目領辦服務,並進一步加強項目跟蹤調度工作,政務中心每月對審批項目進行調度,為企業提供預約服務、全程服務、現場服務、跟蹤服務和延時服務。

  汽開區政務中心負責人鄧傑表示,政務中心負責全區399個審批事項,146個服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工作。截至3月22日,兩級大廳共辦理各類事項20743件,其中在辦201件。未來,他們將進一步梳理審批項目,優化審批流程,實施流程再造,壓縮審批時限;規範使用告知單,推進審批事項限時辦理和規範辦理,提速審批效率。

  深化改革永無止境,汽開區將繼續探索創新,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推動放管服改革、證照分離改革、工程建設類項目審批改革等各項工作,為區內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政務環境,為加快汽開區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窗口服務優質化

  讓百姓辦事更暖心

  服務是方向,窗口服務品質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政務環境整體形象。政務大廳作為汽開區為企業和百姓服務的窗口,主要負責區政務大廳管理和3個街道公共服務中心的業務指導工作,目前,共有39個綜合窗口,58名工作人員,接待人員3萬人次,得到群眾各類錦旗和表揚信8件。

  為打造優質服務窗口,今年年初以來,汽開區政務大廳服務窗口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工作著力點,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措施,優化服務品質,改善服務環境,打造高效便民的“菜單式”服務窗口形象。

  嚴明工作紀律是窗口工作機制的重點。汽開區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制定包含事項清單、辦理流程、辦結時限、收費標準和依據、諮詢電話等信息的服務指南,供公眾查閱,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驗。

  全面強化政務環境,既要有制度的保障又要有創新服務的配合。

  聚焦為民取向,積極探索創新。汽開區通過6項創新服務措施把“只跑一次”落到實處。開展無償代理服務措施,幫助有需要的轄區居民全程辦理業務;開展聯審聯辦服務協調服務,縮短證件審核時間,提高效率;落實辦件免費送達服務,實現你辦件我買單;建立容缺受理機制服務,不讓百姓來回跑;完善自助區現場幫辦服務,實現了你不便我來幹服務;建立窗口“午間不間斷服務”機制,實現了政務服務真正的全天候。

  開闢特色窗口是汽開區政務服務窗口的亮點之舉,目前,汽開區在政務大廳特別設立了“一汽項目”審批窗口和一汽集團外籍人員“綠色通道”,既為一汽集團辦事提供了便利,又方便解決一汽集團600多名外籍人員出入境證件等問題。

  政務服務窗口人員直接面向人民群眾,其服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為加大培訓力度,時時提升業務技能,汽開區政務中心圍繞環境建設這一主題,先後開展培訓班和研討會3期,對58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應急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禮儀禮貌問題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工作人員素質,使窗口服務更具有親和力和人性化,讓百姓更具有政務服務體驗感。目前,三個街道公共服務中心也已經形成“比、學、趕、幫”良好工作氛圍。

  提升百姓獲得感,營造良好的辦事環境,既要強調軟環境建設又要強調硬環境建設。

  今年,政務大廳將重點完成4個辦公區域的建設,即諮詢導服區建設實現綜合引導,辦理叫號、出證功能,讓來汽開區辦事人員進到政務大廳的門就能感到“熱起來”;加強大廳文化建設,讓服務事項上墻、黨建思想理論上墻,使百姓走進大廳“亮起來”;完善大廳兩側自助服務區和二樓休閒服務區建設,增加WIFI的使用,讓百姓坐下來即可“樂起來”。

  微笑服務,以人為本。汽開區將繼續從企業和群眾體驗出發,多角度、多層次加大對政務大廳工作人員素質提升,大廳服務標準的提升,打造服務優、素質高、業務精的工作人員隊伍,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打造優質服務窗口,提升政務服務水準工作。

  政務信息公開化

  讓社會監督更透明

  信息公開透明是陽光政府應有之義。

  作為長春市産業集中度高、專業化水準強的國家級開發區,長春汽開區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加強行政服務平臺建設,健全公開辦事制度,打造陽光政務,凡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政務信息都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或其他有效載體向社會公開。

  當下,無論是從構建“陽光政府”、“廉潔政府”、“高效政府”,還是從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視角來看,政府信息公開都是當然之舉。汽開區管委會公開信息之舉,既能夠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又能夠盤活數據資源,促進民眾參與公共決策,提升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

  信息公開絕不是簡單地信息發佈,而應充分考慮發佈主客體之間的平等地位和良性互動。今年,汽開區將建立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公開制度,創新公開載體和形式,提高管委會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信息公開要讓老百姓能看懂,除了改進方式方法,細化制度明確關鍵政務信息的公開目錄、標準和形式等,還要加強行政效能監督,讓政府信息公開名副其實,讓政府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今年,汽開區將定期開展執紀監督,查處管委會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整治服務差、吃拿卡要等問題,加大行政問責力度,規範行政管理行為,不僅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跟蹤,遇到問題及時開領導調度會,並對涉及服務不到位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罰制度管理的責任到人機制,同時,汽開區還將開展軟環境評議活動,拓寬社會評議和投訴渠道,強化社會監督。

  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監督,汽開區管委會將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推動區域環境建設“加速跑”。

  (撰稿、供圖:木易 車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