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4月12日訊(記者王超):為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委文件精神,切實做好2019年吉林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活動,今天,吉林省法學會舉辦了國家安全法學理論研討會,深入研討《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反間諜法》等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促進全社會有效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責任和義務。
研討會上,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海瀅、副教授王軍明,中共吉林省委黨校教授趙連中,北京盈科(長春)律師事務所丁法榮律師,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吳明岩律師等專家學者,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從不同的角度深刻、具體、到位地研討了國家安全法治建設。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從國內外形勢看,現階段的恐怖主義已經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需要我國調整策略積極應對。”李海瀅認為,反恐工作應重點著力於三個方面:一是以大國姿態繼續承擔相適應的國際責任,以自身的影響力逐步引導全球反恐格局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二是繼續通過上合組織等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反恐合作,弱化甚至消弭國際恐怖主義給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加強我國應對恐怖主義活動的防禦力,提升公民的國家安全意識,打造全民反恐、積極預防的良性循環局面。
“打造國家安全共同體,樹立集體安全觀,是當代法律人應當完成的歷史使命,是新時代國家安全觀的宗旨要求。我們應當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安全治理作為基本路徑來維護和保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吳明岩在發言中説。
“社會安全問題存在於包括政治、法律等在內的一切社會生活之中,尤其是涉及到人民安全中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産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的保障,與其他所有安全息息相關,是重要保障之一。”丁法榮認為,黑惡勢力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影響社會安全和國家長治久安,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只有清除“毒瘤”,全國社會治安才能持續好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會不斷增強。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提高了中國共産黨的治國理政能力。”王軍明表示,提出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了中國共産黨統籌發展和安全、現在和將來、國內和國外的能力,體現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在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