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前,違規建築墻體和管道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拆除前,違規建築墻體和管道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違建拆除現場,科學去塵降低環境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環境
違建拆除現場,科學去塵降低環境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環境
違建拆除現場,科學去塵降低環境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環境
吉林日報5月8日訊(記者 遲繼偉 通訊員 冷雪松):按照省裏的相關部署,自4月中旬開始,長春市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市容環境亂象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朝陽區全力組織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迅速行動、重拳出擊。近日,朝陽區重慶街道強力落實市容環境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任務,對西安衚同與建和街交會處,佔地面積1451平方米,建築面積2151平方米(包含地下部分630平方米),總計71處違建組成的違建群展開集中拆除工作。
高度重視 精密排查
在拆除前,城管執法人員通過近兩周的時間走訪調查了解到,該違建群形成始於1989年,共涉及居民56戶、商家11戶,有網吧私蓋的磚瓦結構偏廈、有住宅配建的無證磚混結構倉房、有公寓私接的彩鋼結構門鬥、有飯店私挖的輕鋼結構地下室、有洗浴中心私設的混凝土結構泵房、還有居民私建的磚木結構車庫。
朝陽區重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衛東告訴記者,由於重慶街道多為高樓林立的商圈密集區,給走訪人員排查工作帶來困難。執法人員運用高科技設備代替人眼,啟用無人機對涉及違建範疇區域進行精密排查,保證了走訪排查的嚴謹和準確性。“發現違建後立即上報通知單位進行調檔,對沒有實際産權的違建實行鎖定、上報、立即處理,高質高效完成亂象整治任務。”張衛東説。
多方協調 合理執法
重慶街道積極組織執法中隊、交警、供電、供暖、燃氣、環衛、社區、公證處和施工隊等九個單位,本著安全、環保、快速的原則開展拆除作業。他們利用水車噴水給現場除灰降塵,降低揚塵對環境的污染,對拆除産生的建築垃圾做到隨拆隨清,對周邊環境衛生做到隨臟隨掃,力爭把拆違作業給商家經營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
記者了解到,在拆違過程中,執法人員針對涉及違規建築深入走訪,了解實際出現情況和現狀,對尚未搬出違建的居民予以教育、勸説和安撫,居民十分配合,表示支持工作。居住在重慶街道順風樓一樓的韓阿姨在拆除當天來到現場,告訴記者:“以前對於違建界定不了解,但違建的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左鄰右舍都覺得不方便。拆除違建是一件好事,作為市民,也有責任有義務讓城市變得更美。”説到這兒,韓阿姨笑了,向現場的工作人員連連道謝。
遵循民意 科學善後
拆除違建後的區域將如何妥善處置?針對這個問題,朝陽區重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衛東表示,違建拆除後將再進行民意普查,綜合附近居民意見後上報,將治理區域進一步修復升級為停車場、小公園或綠化等能夠切實優化百姓生活的區域。
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智鵬告訴記者,朝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拆違工作,以市容亂象整治百日行動為契機,4月以來,全速推進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違法建築1864處,拆除總面積為8.77萬平方米;其中規劃認定臺賬內違建1614件,拆除面積7.74萬平方米,完成全區規劃臺賬任務的34%。各街道中重慶街道完成臺賬任務66%,位列全區第一,拆違條件較好的街道爭取在6月初完成本轄區拆違臺賬任務數。
拆違工作即是對居民生活安全的保障,也是對市容市貌環境提升和居民居住幸福感提升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朝陽區將本著陽光拆違的執法原則,繼續對各街道轄區內的違建進行密集拆除,為推動商圈經濟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市民對城市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