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晚報5月10日訊(記者 于慧):自從《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以來,新的丟垃圾辦法就成為了大家越來越關心的重點。9日上午,記者跟隨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再次到小區踏查了解到,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計劃資金已經納入2019年城維費計劃,各區財政資金也已經落實,正在開展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招標工作。
今年擴大試點
包括261個居民小區
當日,記者從長春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2018年3月出臺了《關於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工作原則、目標任務、實施範圍、分類標準、運行模式、責任分工等內容。本著分步實施的原則,利用3年時間,至2020年基本實現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18年為示範試點階段,確定795家公共機構、9家大型企業、50個居民小區為試點單位。目前,各試點單位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安裝,入戶宣傳和登記已經開始。
2019年為擴大試點階段,確定1224家公共機構、291家大型企業、261個居民小區為試點單位。2020年為推廣實施階段,公共機構覆蓋率達到100%、大型企業覆蓋率達到95%以上、物業管理小區覆蓋率達到60%以上。
2021年至2035年為深化鞏固階段,確保大型企業和物業管理小區覆蓋率逐步達到100%,小餐飲、小商家等小型企業以及開放式居民小區覆蓋率逐年提升。據長春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至2020年基本實現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目前,在居民小區試點內已經配套了四分類垃圾收集車62台、四分類收集桶3092個,公共機構試點已累計投放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桶4.26萬個。
建設完成5座小型
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
在生活垃圾分類當中,很多市民不知道餐廚垃圾分類後該怎麼處理。據了解,長春市現有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4座,其中餐廚垃圾處理中心1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2座,有害垃圾處理中心1座。長春市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已于2017年末竣工,日處理能力200噸,第一季度平均日處理量達到158噸,餐廚垃圾在中心經過“預處理+厭氧發酵”,分離出沼氣、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資源,年餐廚垃圾處理量約7.3萬噸。
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被國家評為東北三省省會城市中唯一一座一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此外還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能力 2000噸/天,危險廢物可實現全市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還將建設小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結合各區居民小區分佈情況及生活垃圾産生量,利用夾餡棚戶區拆除地塊、公共綠地等區域,規劃建設地下或半地下小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實現居民生活垃圾就地就近處置,日處理能力30噸-50噸/座。目前全市已建設完成5座,正在調試運行階段。
試點小區垃圾分類
正確率達50%
當日上午,在長春市2018年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虹館小區內,到處可以看到垃圾分類的宣傳物,居民樓附近都有分類垃圾桶。記者了解到,虹館小區有29棟樓,2000多戶居民,設置兩位一體智慧分類垃圾桶49組。在實際生活中,虹館小區居民只需將垃圾按照標準分類放到正確的分類垃圾桶裏,通過發放的智慧磁卡掃碼開箱投放垃圾,可獲得相應積分,當積分到達一定數量後,可到信息平台中心兌換相應禮品。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目前虹館小區垃圾分類知曉率已達到80%以上,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