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帶著電飯煲現場烹制米飯 “第一書記代言”産品走進 連鎖加盟創業項目展覽會
“第一書記”攜特色農産品走進第12屆連鎖加盟創業項目展覽會。 孫嬌楊 攝
長春晚報5月20日訊(記者 孫嬌楊):醇香的燒酒讓人垂涎、噴香的米飯滿館飄香,自製幹菜、手編鞋、雜糧雜豆……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第12屆連鎖加盟創業項目展覽會上,長春市委組織部選擇的9名駐村“第一書記”攜特色農産品走進展會,以此為平臺,推銷第一書記們“代言”的農産品,進一步拓寬産品的銷售渠道。
産品好不好觀眾自己嘗
作為長春市“第一書記代言”産品進展會系列活動之一,帶著優質農特産品的第一書記們一齣現在連鎖加盟展上,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 在會展中心8號館,榆樹市于家鎮三道村“第一書記”高峰帶來了稻花香、長粒香、秋田小町、黑米、糯米等産品。為了展示大米的特點,高峰還特意帶來了電飯煲,現場烹制了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大米的香味頓時香飄滿館。 “我們帶來的稻花香2號,不僅米粒均勻、色澤光亮,煮熟的飯粒粒綿軟,清淡稍甜,剩飯也不回生,可以説是稻米中的上品,暢銷北京、上海等地。”高峰稱,近年來,三道村依靠優質水稻資源,引進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改變了以往的種植結構,走自己的特色種植之路,發展有機稻米種植,相繼推廣了稻花香2號、長粒香、黑珍珠等水稻品種,成為優質有機稻米生産基地,三道村也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苦菇娘扶貧“苦”中帶“甜”
榆樹市于家鎮長崗村是省級貧困村,村裏1390公頃耕地,全部都是旱田,只能以種植玉米為主。 考慮到村裏耕地的特點,榆樹市于家鎮長崗村第一書記李雲龍在進駐到該村後,開始嘗試種植苦菇娘,因為苦菇娘適合在多種土地上栽種。 “現在村裏一共種植了8公頃的苦菇娘,一公頃可以産3萬斤,農民的純利潤可以達到3萬元,比種植玉米高很多。下一步,我們要積極爭取資金,考慮在村裏蓋上冷庫,進行進一步的苦菇娘深加工。”李雲龍稱,目前,苦菇娘已經加工成多種製品,因為它降血脂、降三高等特點,很受歡迎。
此次參展,李雲龍帶來了很多苦菇娘産品,有酒、果醬等等。李雲龍希望能夠通過展會,把帶來的展品推銷出去,多簽些訂單,壯大村裏的集體經濟,讓村民們越過越富。
基金扶貧幫農民脫貧致富
廣生村地處龍雙公路南部約50公里,全村耕地面積700公頃,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水也豐富而且還富含硒,生産的水稻和農作物也都富含硒。 為實現廣生村農民的脫貧增收,雙陽區齊家鎮廣生村第一書記張天華採取基金扶持等方式,助力貧困戶脫貧。 “廣生村的貧困戶80%都是老弱病殘,沒有勞動能力,所以我們依託該村的農民合作社,升級打造了農業産業園,讓貧困戶跟著分紅。我們還建立了39萬元的棚膜經濟,帶動棚膜發展。”張天華稱,與此同時,他們還在村裏發展小規模的庭院經濟等,如養豬、養雞、種香瓜,這樣的庭院經濟規模小,可以進行就地消化。一系列扶貧措施,可以讓村民平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脫貧不成問題。 此次參展,張天華帶來了大米、雜糧、幹菜,還有主打産品番茄,希望能將這些農産品推廣得更遠,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幫農民脫貧致富。
多部門聯合共譜扶貧曲
據了解, 自2016年以來,長春市委組織部與長春市貿促會多次聯合,利用舉辦展會契機開展扶貧工作,開通展銷綠色通道,多方面對接電商資源,幫扶村企項目合作,並邀請駐村“第一書記”走進展會為其産品代言。 展會上,還有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德惠市惠發街道毛家村、雙陽區齊家鎮廣生村、榆樹市閔家鎮廿家村、德惠市米沙子鎮岫岩村、榆樹市閔家鎮古城村、榆樹市于家鎮三道村等多個貧困村第一書記代言産品受邀參展。 據悉,第12屆連鎖加盟創業項目展覽會為期三天,20日下午閉幕。會展搭臺共譜精準扶貧,社會公益的路也會越來越寬,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