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聚力強區夢 揚帆啟新航——長春市二道區召開教育大會加速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側記
二道區召開教育大會,推動全區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二道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從2013年的30%提高至現在的60%
金色八里城幼兒園手工創意泥實踐活動。
一零八學校教師為全省美術特崗教師作國培示範課。
赫行小學“六一主題隊日”藝術社團風采展示。
吉林日報5月21日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這不僅是一個美好的教育願景,更是一個響亮的教育號令,也是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首次提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把教育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落實大會精神,最核心的一條就是把教育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一直以來,長春市二道區始終把教育事業發展擺在優先位置,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抓改革、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狠抓優質均衡,突出內涵發展,打造特色品牌,在做強區域、引領全市、示範全省、影響全國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我們看到,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潮在二道大地澎湃展開。
“教育發展,要優先擺位;教育優質,是第一目標”……5月20日,二道區召開教育大會,吹響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的奮進號角。二道區委書記黃憲昱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要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標,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著力建設“均衡普惠、優質特色、開放多元、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強區,為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黃憲昱表示,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關鍵要靠改革。要聚焦更加公平更有品質兩大核心問題,全面推進教育領域改革創新,加快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全區上下將正視差距和不足,切實解決好突出問題,從更寬的視野、更廣的維度思考、謀劃、推動二道教育事業發展,努力使二道教育事業向更加公平、更有品質、更高層次邁進。
大會振奮人心,精神落地生根。這次大會不僅開啟了全區創造二道品質、打造二道標準、形成二道模式的新征程,更加快鋪就一條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道路。
看二道,謀創新求突破,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品質;建機制激活力,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水準;強黨建重落實,進一步形成教育發展合力……全區上下,整裝待發。
看二道,創新集優化辦學模式改革,集中解決了校際差距明顯的問題,打造了一批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在全省率先使用大學區專遞課堂,成為吉林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的領頭雁;教育教學品質全面提升,全區有長春市學區新優質學校24所,在全區學校中佔比92.3%。長春市三星素質特色學校17所,在全區學校中佔比65.4%,實現“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長”的發展格局……一路走來,二道教育的每一個決策、每一項行動,鑄就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基石;每一次嘗試、每一份付出,詮釋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內涵。
看二道,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面對新時代的發展機遇,今天的二道區乘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勁風,將繼續深化教育發展戰略,著眼于打造更高品質的教育,把二道教育水準推向更高層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公平優質教育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今天的二道人將解放思想、擔當作為,加快推進二道教育現代化,辦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全力建設基礎教育強區,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壯闊二道譜寫幸福
不斷創造二道品質
二道改革,始終瞄準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方向。一系列均衡優質教育的改革部署,打通二道高品質發展的經脈,助力全區向著幸福美好新二道的藍圖闊步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二道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提升品質、大力促進公平,在實現區域教育跨越式發展進程中,形成二道教育特色發展品牌,在做強區域、引領全市、示範全省、影響全國的進程中,邁出堅實的步伐。
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持續加強。構建“全域大黨建”體系,組建5個學區黨委,構建“教育局黨組+集團黨委+學校支部”創新引擎模式;推進23個學校與社區黨組織聯建項目;推進一零八學校、長拖幼教集團等非公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68所民辦幼兒園和37所培訓學校配備黨建指導員,中組部、教育部、省市委組織部均給予高度評價。
打通二道學前教育普惠路。發力瞄準“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率先開展學前教育普惠資源創新供給改革,建立公益普惠成本分擔機制,認定5所普惠性資源創新供給試點幼兒園,出臺關於推進“學前普惠性資源創新供給實驗區”類別文件9個。
智慧督導再展錦繡華章。全區劃分5個督學責任區,選聘專職督學、專職責任督學、兼職責任督學、駐校督學、特聘督學和家長義工督學124人;招募家長評議員1085人;制定21項掛牌督導管理制度……2018年,二道區督導機制全面創新,架構“專職+兼職+駐校+特聘+家長義工”多督學聯動模式,實施“十百千工程”,形成了“全覆蓋、無縫隙、信息化”督導工作體系,高標準通過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評估。
素質教育成績凸顯。創新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模式,評價系統在全省及全國20余個省份推廣應用;率先試點“蓓蕾計劃”,學生參與率達95%,開設社團566個,探索形成“三位一體、兩態融合、多元整合”模式,在全國德育年會上介紹經驗。
教育綜合品質全面提升。實施集優化辦學模式改革,創建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改實驗區,建立與東北師大合作發展科研共同體,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實踐榮獲吉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長春市新優質學校達24所,佔全區中小學校總數92.3%。集優化辦學創新實踐,開啟均衡發展新篇章。
教師隊伍整體加強。通過“強師計劃”“區管校聘”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補充教師318人,教師區域內交流388人。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培養各級骨幹教師709人。與浙江大學簽訂校長教師培養戰略合作協議,先後選派441名骨幹教師、校長共7個批次赴浙江大學進行理論學習、跟崗實踐。
平安校園建設形成新模式。創建“平安校園”新生態“五融合”創新體系,實現了轄區內學校(幼兒園)安全“零事故”目標。成功召開東北三省生命與安全教育高峰論壇並作專題經驗分享;率先完成市政法委“平安建設”示範項目-市教育系統“示範點”建設;成功舉辦市“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活動;全區500余名教師從不同角度參與生命安全相關課題研究,立項350余個,26人被評為吉林省首批生命安全教育骨幹教師。
教育保障持續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投入26.36億元,年均增長5.9%。實施了一系列教育重大項目,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二道區作為吉林省基礎教育唯一代表先後受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副部長朱之文和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攻堅組高度肯定。
改革大發展,二道要爭先。今天召開的教育大會,更是再一次將二道“辦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擺上重要課題,勤勞智慧的二道人,迎難而上,破冰前行,一場全面教育改革的攻堅戰,在這裡悄然打響;破體制,破機制,找出路,謀未來,一場迫在眉睫的優質均衡教育發展大幕,又一次徐徐拉開。
奮進二道揚帆起航
重點聚焦六大方面
均衡優質教育全面發展,二道相繼推出一系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改革舉措,教育深化改革沿著既定方向蹄疾步穩、一往無前。
聚焦六大方面,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置身新時代,站位新起點,二道區紮實向前。
加強黨的建設 聚焦固本強基
二道區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堅定不移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高標構建“全域化”黨建體系,以“1+5+X”縱向層級管理到支部、“區校聯建”橫向聯合到社區、“三級融合”黨帶團建到少隊、“公辦帶民辦”黨的建設全覆蓋四維體系構建“全域化”黨建。著力助推校區黨組織聯合共建,整合黨建資源,優化組織活動,規範運行機制,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建共建”的全域黨建新格局。並將全力實施“頭雁引領”培養工程,不斷充實全區後備幹部“人才儲備庫”,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幹部隊伍。
提升綜合素質 聚焦立德樹人
二道區將堅持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實行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充分利用東盛、遠達兩所學校孔子學堂開展“國學劇進校園”啟動儀式及系列活動。投入420萬元,積極打造“蓓蕾雲”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15所學校280個託管班級的信息化管理。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基地,即二道區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諮詢服務中心、東北師大傳媒學院戲劇教育美育基地、二道區家庭教育勞動實踐基地,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形成區域聯合育人格局。
提高教育品質 聚焦全面發展
二道區將致力於深化集優化辦學模式改革,有效推進UGS合作共同體建設,通過“兩會一集”“兩到一堂”“雙名工作坊”“卓越學校、優質課例、優秀課題評選”等舉措,破解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瓶頸問題,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穩定機制和集優化辦學新格局。並以“雙評雙促”為載體,即通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小學教育品質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個體成長品質和學校教育品質全面提升。
發展學前教育 聚焦公益普惠
二道區大膽瞄準“入園難”“入園貴”這一廣大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核心問題,在全市率先啟動了普惠資源創新供給改革,走出了一條民辦幼兒園回歸公益的普惠性改革新路。試點推動僅1年時間,新增普惠學位1800個,學前教育普惠學位覆蓋率從38%提高到60%,市區兩級獎補資金共648萬元,改革惠及的家庭每月僅需花800元就能將孩子送到家門口的一流幼兒園。全區將通過兩年時間再新增普惠學位3000個,確保在2020年前完成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和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這兩個任務。
增強師資力量 聚焦人才保障
二道區將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出臺教師需求五年計劃,運用區管校聘、公開招聘等方式,解決結構性缺編問題。完善教育培養機制,深入實施《二道區教育系統隊伍建設三年培養規劃(2017年-2019年)》,落實與浙江大學簽訂的幹部教師培養戰略合作協議,培養一批名校長和名教師;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探索一線教師分學科、分領域考核辦法,激發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
營造安全環境 聚焦生命安全
近年來二道區運用“互聯網+校園安全”協同創新的理念,構建了“五環聯動同促五化”的全息式校園安全管理體系。先後榮獲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優秀案例”,承辦全國首屆中小學“互聯網+校園安全協同創新”研討會、“東北三省生命與安全教育高峰論壇暨骨幹教師培訓現場會”,入選《改革開放40年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創新求索》優秀成果。
今年,全區校園安全將做到“五環聯動”抓落實,規範化責任落實環,構築平安校園建設大格局;智慧化監管預警環,搭建平安校園信息大平臺;常態化排查整改環,建設平安校園聯動大環境;特色化教育培訓環,打造平安校園文化大品牌;自動化評價分析環,匯集平安校園分析大數據。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基礎教育強區……追夢二道,鏗鏘前行。
追夢二道戰鼓擂擂
凝心聚力再次出發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一直以來,二道區始終踐行十九大報告中這句溫暖人心的話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謀劃教育事業改革發展。5月20日,二道再出發。
在當天召開的教育大會上,全區上下相關部門一致表態,將以此次教育大會為契機,以敢想敢為的精神、敢作敢當的意識、敢闖敢試的鬥志,在偉大時代中深度融合、劈浪前行,在偉大事業中勤勉盡責、同頻奮鬥,為二道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凝聚磅薄力量,奮力譜寫教育新華章。
鼓舞人心,振奮前行。
加快推進二道教育高品質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教育系統實施“奮進之筆”的重要時期,也是二道教育向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二道區深知篤行。
二道區教育局局長表示:“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我們將聚焦初心使命,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聚焦立德樹人,全面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聚焦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基礎教育品質;聚焦資源統籌,全面加快新增教育網點建設;聚焦人才保障,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水準,我們要一步步有力推動二道教育事業更加公平、更有品質、更高層次發展。”
“萬物得其本者生”。面對區域百姓對優質教育的迫切期待與熱望,二道教育堅持百姓的需要就是教育發展的重點,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全區將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提高教育服務供給的數量、品質,補齊資源不足的短板,深化學前教育綜合改革,探索小區配套幼兒園納入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加強無資質幼兒園分類治理,形成嚴密監管網絡。
——全區將提高教育教學品質,把德育擺在首要位置,把“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解決好,著力構建中小幼一體化的德育體系、核心素養培養體系以及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體系,突出立德樹人,全面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全區將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化教育評價制度改革,以“雙評雙促”為載體,深入實施學校品質提升、教育綜合評價、減負增效攻堅等工程,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品牌學校集群發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全區將進一步做好區管校聘、交流輪崗相關工作,加大教育培養、激勵保障力度,全面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把愛教育、懂教育、善管理的人才選拔到校長崗位上來,努力提高教學管理水準。
——加快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服務和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落實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提高教育信息化水準。
五十二赫行實驗學校負責人談到:“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攻城拔寨的決心。我們要全力構建優質教育殿堂,創辦人民滿意教育。”
東盛小學負責人表示:“要發展更高品質、更加公平的教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品質的教育公平成為時代的新標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已經成為了我們教育發展的必然追求。現在,我們要更加專注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探索學校內涵提升模式。”
二道區居民王亮談到,“作為老百姓,我們太感謝區委、區政府想我們之所想。自從長青小學成為108教育集團的一所新優質學校,我們這裡的居民就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了,真心為二道區點讚。”
二道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談到,站在推進教育現代化新的歷史坐標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二道教育改革發展的奮鬥者、見證者、開創者。我們將以此次全區教育大會為標誌,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瞄準建設基礎教育強區目標,全面掀起教育工作熱潮,攻堅克難,奮進拼搏,不斷開創二道教育發展新局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加快二道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戰鼓擂響,奮進前行。二道區徵收辦、英俊鎮、東盛街道等部門負責人一致表示,將立足各自職責,發揮職能優勢,各司其職,通力協作,採取多種措施,為學校排憂解難,推動形成“上下聯動、部門互動、協同配合、整體推進”的強大合力。一定不辱使命,有所作為,以優異的成績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乘著新時代浩蕩春風,追夢二道,踏上新征程,攜手創未來。
撰稿:王煥照 韓旭 范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