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市檔案館首次公佈紅色革命文物 十件館藏精品檔案與公眾見面
中共長春特支第一任書記韓守本同志使用過的公文包。
圍困長春期間,地下黨瓦解敵人的宣傳單。
長春解放後,長期從事反特工作,曾任中共長春市委第一任書記任青遠同志在延安工作時使用的公文包。 攝影 孫建一
長春晚報6月11日訊(記者 趙娟):10日,在長春市檔案館舉行的紅色革命文物首次命名媒體發佈會上,十件承載“新中國記憶”的館藏精品檔案與公眾見面。
據悉,這是長春市檔案館首次開展紅色革命文物認定工作。此項工作的宗旨是讓館藏文物“活起來”,進一步豐富革命遺産,厚植革命文化,以實際行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此次現場公佈的10件革命文物包括:大革命時期,中共長春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中共長春特支第一任書記韓守本同志使用的皮箱;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長春特別市市委書記石磊同志使用過的收音機;長春解放時期地下工作者,革命烈士李真凡的家書;長春解放時期黨的地下工作者手繪的國民黨長春守軍城防圖;長春圍城期間,地下黨瓦解敵人的宣傳單;長春工委關於進城部隊與城工人員紀律;長春解放後,長春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佈的軍字第一號佈告;長春解放後,長春特別市政府發佈的政秘字第一號佈告;長春解放初期,長春特別市政府頒發的護照(通行證);長春解放後,長期從事反特工作,曾任中共長春市委第一書記的任青遠同志在延安工作時使用的公文包。這十件文物經長春市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鑒定,保存完整,傳承有序,斷代清晰,具有極高的革命歷史價值。其中,既有實物、書信,又有佈告、證照,生動再現了長春在新中國創建過程中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貢獻,對進一步挖掘長春紅色革命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靜靜躺在展覽櫃中的文物檔案,其背後承載的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發佈會上,長春市檔案館精心製作的《新中國的記憶——接收長春經驗批轉全國》專題片首映式同步播放。專題片以大量一手檔案再現了長春解放的歷史,以及中共中央領導人高度重視長春解放經驗的歷史,是長春市檔案館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影片,是長春人值得驕傲的紅色記憶。
正如長春市檔案局副局長趙欣在對比“長春解放後,長春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佈的軍字第一號佈告”及“長春特別市政府發佈的政秘字第一號佈告”日期後所介紹的,長春解放比全國解放早一年,從兩份佈告的時間可以看出,當時經歷了很短暫的軍管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很快步入平穩發展期,長春解放的經驗對全國各大城市來説,都有借鑒意義。
此外,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第12個國際檔案日到來之際,長春市檔案館還同步啟動了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春守藏官”,旨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介紹館藏資源,探究長春歷史,讓更多文物、檔案資源“活起來”。